您的位置: 首页 > 展览

中国漆器的巅峰时代——汉代漆工艺综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9-03 11:34:52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漆画是在复杂的器形上进行的,它比在绢、纸、平板和壁上作画,要困难得多。但是,从现存的汉代漆器绘画来看,绘画的水于是非常高的,如笔法方面,无论是顺笔、倒笔、转折停顿笔、甩笔,都运用自如,生动流畅,丝毫没有凝滞的痕迹,具有高度纯熟的笔功。 其次,漆器上的画面一般都不大,所以汉代漆画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在有限的平面上,不事细致的描绘,而以简炼的线条,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高度的概括和夸张,着重于神态的表现,因而能产生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甘肃武威汉墓漆樽上的舞蹈图,它只寥寥的几笔,就把二个舞者,描绘得栩栩如生,热烈奔放的气氛,强烈的动感,使人感到非常真实而生动。 (二)印花

汉伐漆器上的花纹图案,百分之九十九是手绘的,但也发现个别用模印蘸漆印花的例子,如甘肃武威磨嘴子西汉墓,江苏仪征龙河公社张集西汉墓的漆耳杯,以及江苏扬州市西湖乡胡场村汉墓的漆盘,都有模印同心圆纹,它们一个个大小统一,线条匀整,非常规范。有些凸面上只存半个,又没有一点磨损的痕迹,应是打印时造成的现象。从马王堆汉墓出土大量印花丝绸实物和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青铜印花印模实物,说明漆器上使用印花也是完全可能的。只是在丝绸土印花出现较早,大约西汉初期就有了,而漆器印花较晚,大约到西汉晚期才出现。但漆器一般不宜用印花,故汉代漆器中,除了个别漆器有同心圆纹印花外,就再没有发现别的印花纹样子。 (三)锥画和戗金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随葬晶清单(遣策)记载:“布缯检一锥画”,与随葬实物对照,就是一件“锥画”纹漆奁。

所谓“锥画”,就是用金属锥,在尚未完全干透的漆膜上,镌刻各种图画。由于是用锥尖刻画,所以花纹线条细于游丝,图案格外纤丽。锥画漆器是汉代漆工艺的一大发明,不过,它又是在战国、秦代漆器针刻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们不同之点,就是针刻文字的笔划细而直,并且是深刻,把漆膜几乎完全划破,而锥画,则仅仅划破漆膜的表层,而且线条比针刻文字婉转、柔和,能画出各种精美绝伦的漆画。《西京杂记》记载,汉成帝后宫的昭阳殿,有一漆屏风,“文如蜘蛛丝缕”,这大概就是一件高级的锥画漆屏风。

锥画的主要特点是笔划纤细,它能在很小的画面内,刻画出极丰富的内容,因此,它最适合在小件日用漆器上作画。如江苏邗江一O一号西汉墓出土—件锥画小漆壶,这件高仅七厘米的小小器物上,锥画纹饰就有七层之多,有连续几何纹,斜十字菱形纹、如意云纹和锯齿纹等。层次很分明,繁缛而不乱,表现了汉墓出土的锥画的高超技巧*。又如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锥画漆奁,这件高仅十七厘米,盖径仅二十八厘米的漆器上,锥画的内容,却极其丰富,有青山绿水,舒卷的云彩,天空飞鸟展翅凌云,水底鱼群潜游,地面上小兔奔跑,小耗子在葡匐爬行,此外,还有神人乘豹和一幅极其生动有趣的狩猎图。.狩猎图描绘手执长矛的猎人,正在追赶两头仓惶逃命的梅花鹿:一头撒腿急急逃窜,一头腾空跳跃着奔跑,气氛紧张,动感极强。画面的上下边沿,还有云气纹—;云凤纹和各种几何纹作装饰。锥画在汉代初期发明后,很快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因而大量生产,广为流行。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锥画漆器,就有奁、卮、盒、博具等数十件之多。到西汉后期锥画漆器达到极盛时期,如江苏邗江姚庄西汉晚期墓出士的大量夹伫胎漆器上,全有锥画纹饰。

锥画有时又和彩绘相结合。如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工的漆卮、奁盒和六博等,都是在锥画纹中,加红彩勾点,使画面变得更加醒目和美观。又如江苏邗江姚庄一O一号西汉墓出土一种漆盘,盘内底锥画三神兽,神兽的嘴、眼、足尾等处,均用黄漆点绘,以增加神兽的生气和动感锥画发展到西汉晚期,又有创新,那就是在锥画的花纹中填上金彩。这样,在黑漆地上的图案熠熠生辉,宛如夏夜星空,璀璨美观。目前发现最早的填金彩漆器,是湖北光化五座坟三号西汉中晚期墓出土的锥画流云神仙鸟兽纹漆卮。

汉代这种锥画填金彩的漆器新工艺,为后代所继承发展,发扬光大,并被称之为戗金漆器,还扩展到戗银漆器。 (四)堆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