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展览

中国当代雕塑的形态边界与叙事逻辑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0-20 14:42:21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6、倍受瞩目的女性雕塑。虽然说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女性倾向受到了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但中国的女艺术家并不持有那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女性主义立场。她们承认两性世界的差异,但不追求极端的二元对立;她们认同自身的女性身份,但不刻意强化这种身份;她们承认“父权社会”的种种弊端,但并不彻底地拒绝和否定。同时在语言的表达上,她们并不强化作品中潜在的性意识,也尽量回避用男女生殖器的图像符号来表达作品的女性观念,相反,她们注重自我的女性经验,寻求一种女性独有的表达方式。总体来看,女雕塑家的作品(也包括部分装置类的创作),并不强调极端的文化批判,但强调个人化的语言表达。代表性的艺术家有姜杰、施慧、林天苗、尹秀珍、向京、陈妍音等。作为一种代表性的艺术现象,女性雕塑一直贯穿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创作中。

以1993年威尼斯的双年展与1994年的圣保罗双年展为标志,表明中国的当代艺术已逐渐卷入全球化的浪潮中。但是,在雕塑领域,除了极少数雕塑家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雕塑的文化主体意识与文化身份保持着敏感外,大部分雕塑家均没有涉及这方面的话题。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现象是,90年代末期,中国在海外的艺术家如徐冰、蔡国强、黄永砯、谷文达等掀起了一股新的创作浪潮,那就是立足于全球化的语境与多元文化的立场,用一种国际化的当代语言(主要是装置与多媒体)来转译、重构自身的“中国经验”。中国海外军团的异军突起,不仅扩大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影响力,也对国内的艺术创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批艺术家的成功,加速了雕塑与装置边界消失的步伐。

如果说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当代雕塑的叙事逻辑,仍受到了国家至上而下反思的影响,那么,到80年代中后期的时候,当代雕塑已进入一个前现代主义的时期。和此前“去纪念碑性的雕塑”和追求艺术本体的独立的创作方向所不同的是,当代雕塑初步建立起了一种本土vs.西方、传统vs.现代、内容vs.形式的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但是,中国当代雕塑并没有完成自身的现代主义使命。换句话说,当代雕塑在形式革命、文化批判、思想启蒙等方面所呈现出的是一种彼此脱节、破裂、不完整的关系。或许是因为时间太短暂,伴随着1989到1992年之间,中国社会的急速转型与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兴起,因文化情景发生了剧烈的转变,当代雕塑在没有完全进入现代主义阶段的状态下,便快速地滑向了去历史化、消解深度的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语境中。总体来看,90年代当代雕塑的叙事模式,是在全球化的语境、都市化与消费文化的背景下、创作观念的嬗变与革命中,以及对当代文化的反思与建构等话语模式中形成的,其叙事话语同样也呈现出破碎、散点、微观化的特点。

虽然2000以来的当代雕塑与90年代的雕塑创作不存在任何明显的断裂,但对雕塑形态与边界的拓展与追问,对当代艺术整体学术语境与文化现场的思索与介入,对国际当代艺术潮流的对话与回应,对雕塑学科化建设与学院教育模式的拷问与反思……则共同构成了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当代雕塑发展的共时性语境。

不过,2000年的时候,率先引起雕塑界关注的却是当代雕塑与公共艺术的话题。这一年,中国雕塑界的创作十分活跃,展览频繁,学术活动不断。5月,在青岛举行了大型的“当代雕塑邀请展”与“希望之星”展,并举行了20世纪中国雕塑学术研讨会;9月,在杭州举行了“第二回青年雕塑家邀请展”;12月,深圳的何香凝美术馆主办了“第三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殷双喜先生曾这样评价,“这些展览共同透露出一个鲜明的学术趋向,即雕塑家对雕塑在当代环境与公众生活中的存在与意义的关注,中国雕塑在20世纪末对艺术的公共性或者说是对公共艺术有了前所未有的自觉意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