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

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

时间: 2011-03-25 13:50:02 | 来源: 艺术中国 作者:吴鸿
专题 >

李迪约我写一篇关于他的展览的文章。答应下来之后,我的脑海里第一个跳出来的问题就是“艺术何为?”——这个文言文的句式,如果用现代汉语来说,实际是两个问题:一、“艺术”是什么?二、“艺术”能干什么?在针对某个特定艺术家的作品的时候,套用这么宏大的命题,肯定会有些不妥,但是,在综观李迪的艺术经历之后,我发现,唯有这个命题来作为一个线索,才能进入到他的艺术世界、他的内心……

我一直想有一些设问,但是实际上这些问题是不可能有答案的,因为时间不会重复,历史不能重新再演练一遍。但是即使如此,也并不能说这些设问没有意义。设问一:如果李迪一直沿袭他的成名作的风格,他还会出国吗?设问二:如果李迪在十年前的“海归潮”中就回国了,结局又会是怎么样?


《多思的年华》 1985 油画

 


冷香 1984年 中央美术学院藏

我们按照“问题一”的线索往下走,李迪在1985年参加“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的作品《多思的年华》能够获奖,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情。“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由国际青年中国组织委员会主办,于1985年5月开幕,展出各类作品572件。这个展览实际上是一次与联合国“和平年”有关的活动,正因为它不同于全国美展式的主题的艺术形态化的模式,所以,在这个展览中出现了很多在艺术语言探索上有一定价值的作品,甚至有评论认为,它是揭开85新潮序幕的标志性活动。李迪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多思的年华》这幅作品通过参加这个展览并获奖后的传播效应,在其后对于中国艺术界的影响。高名潞后来在他撰写的《现代绘画简史》中是这样比较李迪、孟禄丁等人的创作与同时期的四川美院81级毕业生为代表的伤痕美术之间的差别:“他们力图超越绘画语言本身的表现力,更不屑于模拟某种情节”。实际上,高名潞在这里试图要说清楚的就是,在这个展览的一些作品出现的一个苗头就是“艺术语言的自觉”。而艺术语言的自觉也是稍后的’85新潮艺术运动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李迪的《多思的年华》所体现出来的平面化、装饰性的写实油画风格,是能够被各方面接受的,甚至在当时就有很多人已经开始模仿了。这显然是一条阳光道,特别是对一个刚刚毕业的年轻学生来说,尤其如此,以至于李迪在放弃了这种绘画风格之后,他的那些中央美院的老师扼腕痛惜。显然,如果李迪沿袭这种绘画风格的话,他会是一个在校园中受人尊敬的老师,也一定会在官方的美协一级的组织中担任什么“艺委会”主任之类的闲职,以体现他个人所代表的学术权威性。出国是“也许”的事情,也许会“出国考察”、“学术交流”之类,但是,断不会再去国外的美术学院中去当学生的。

 

1  2  3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