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全球:与迪德里克·迪德里克森和安森·法兰克对谈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11-27 10:48:17 | 文章来源: 艺术时代  作者:安娜•特谢拉•品脱 吴瑶 译


Stewart Brand (Ed.): Whole Earth Catalog. Access to Tools,Spring 1969 (Backcover)

《全球》(“The Whole Earth”)是迪德里克•迪德里克森(Diedrich Diederichsen)和安森•法兰克(Anselm Franke)基于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的《全球目录》(Whole Earth Catalog)而策划的一个项目,首展于柏林的世界文化宫。1966年,布兰德发动了一场运动,要求公布他认为当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所掌握的有关地球的卫星图像,他相信这些图像将可能成为代表人类共同经历和命运的一个有力符号。就是这样的一张图像被用于目录的封面,并以“蓝色弹珠”一名广为人知;它呈现的是在漆黑的背景下熠熠发光的蓝白色地球。布兰德同时也在为传统上对立的社会组织间架起桥梁方面功不可没,比如说负责航天计划的军方和崭露头角的生态运动。他还为加利福尼亚州反主流文化和控制论、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建立起联盟。

作为“人类一家”(“The Family of Man”)的延续,《全球目录》力证全人类超越一切边界和阶级区分的亲密关系。但是蓝色星球的图像也有其阴暗面。《全球目录》还被用作反苏联的宣传工具,以及引发了生活产业。加州梦是一个脆弱的乌托邦,其本质不过是拒绝承认政治差异以及用反馈代替辩证。控制论因为与马列主义相悖,所以在斯大林的统治下曾一度被宣布为非法。它把热力学的一些假设推广到进化生物学、神经科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热力系统既不受制于辩证张力,也不经历历史变化。它们只是积攒剩余物——一种垃圾,或者说是熵的增加。1960年代,这种垃圾以曼森家族的形态展现出来。现如今,被全球化排斥的人或物依然成为全球反恐战争的关注对象。

——安娜•特谢拉•品脱Ana Texeira Pinto

安娜•特谢拉•品脱(ATP):或许我们可以先来介绍一下“全球”这个概念,它是《全球》(“The Whole Earth”)展览的基础。

安森•法兰克(AF):《全球》是关于地球照片曝光后所出现的各种想法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一个展览。从历史角度来看,全球这个概念也是最后的一个普世主义主张和最后的一个普世主义计划:全球是有可能的范畴内最大的一个框架,据称是整个“人类一家”所共有的。在我们这个项目里,我们选取了从1968年到1998年、以“蓝色星球”为标志的三十年时间。

ATP:当你说到“蓝色星球”,你指的是从外太空看到的地球图像吧?

AF:是的,大约在1968年左右出现的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的图像,最有名的应该是阿波罗8号和阿波罗17号拍摄的。目光回转到地球上象征着一种方向的变换:力图扩张、指示向外的边疆想象做了一次180度的大掉头,折回到其本身。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生活在内化的阶段。今天,关于太空时代的许多记述—尤其是有关阿波罗任务的—充满着各种引言,特别是航天员说过的,他们宣称整出太空竞赛是有意义的,因为“人”获得了有关地球的新图像、有关星球情况的新信息。

迪德里克•迪德里克森(DD):最重要的是,我认为地球的图像为有关合法化和政治推理的论述提供了论据。让我们以颜色为例。从我们这儿也就是地表来看,地球的颜色是褐色、绿色,甚至黑色—总是一种深暗的颜色。但是突然之间,地球是蓝色的。到那时为止,蓝色是象征着远方的颜色—是海洋的颜色、距离的颜色、逃脱地球的颜色。蓝色是地球的反面。突然之间,这两个对立面合二为一。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倒转。忽然的,地球表示“星球”,而非我们脚下的土地。

ATP:“蓝色弹珠”这张图像出自太空计划和首次登月。它是否引起了一次概念上的转变呢?

DD:从那一刻起,地球这个概念在好几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它变的同时既是出发的起点又是终极的目标,既是遥远的地方又是熟悉的场所。它是蓝色的,但依然还是褐色的。它不过是数以百万的星球中的一颗,但同时却也是我们仅有的一颗。地球变的更加宝贵因为它可能被耗尽。所有这些互相对立的概念都由这张图像完美诠释,而这张图像产生于一个具体的历史情况:冷战的巅峰时刻,或者也可以说是冷战结束的序曲。它也产生于一个非物质生产和电子化文化时代的开端。所有这些事物都在那段时间出现。

ATP:“系统”这一概念从控制论和系统理论领域中发展出来,地球也因为是一个自我封闭的整体而开始被呈现为一个系统,这两者之间有着某种相关性。

1   2   3   4   5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