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绘画

传统的复苏——新文人画与实验水墨画(上)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0-12 13:10:16 | 文章来源: 99艺术网

了庐  《梅石图》  中国画

 

  新文人画


   按照参与者的说法,被称之为“新文人画”的现象开始于80年代中后期。这正是理论界对“传统”进行全面攻击的时候,李小山对中国画的未来令人绝望的结论让大多数新潮艺术家欢欣鼓舞,尽管这个时候他们完全没有对“传统”进行认真和学理上的清理。直至1989年,前卫艺术家与批评家对传统绘画都没有给予充分的注意,至少,大多数年轻艺术家认为用毛笔蘸墨和水在宣纸上作画完全不足以与用油彩以及其他材料进行艺术实践更能够满足内心的需要。


   在趣味上接近传统文人画的“新文人画”能够被自由地谈及和论说,显然是因为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赋予的空间和条件所致。在1976年之前,对传统诗书画印的重新叙述和推崇,很容易被认为是一种腐朽没落的思想的表现,在实际生活中,这类画家很有可能成为人民的敌人,我们在潘天寿的悲剧中能够看到这个基本的事实。改革开放后,画家获得了从事自由创作的可能性,在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上,曾经被批判的“旧”观念——与“雅”、“趣”、“清”、“高”、“逸”、“气”、“孤”、“寂”有关的精神状态——被部分画家本能地翻弄出来,在一个被新潮艺术家搅乱的时期,他们开始玩弄起了笔墨。

魏青吉  《意义的类别No.2》  2003年  水墨  136×68cm  中国私人藏


   借用伯格森的“绵延”这个词汇也许能够表述“新文人画”出现的原因,这是一个有着悠久书画传统的国度,只要有一丝可能性,源自五代两宋的传统肯定会绵延下来。对被归纳进“新文人画”这个队伍的画家的年龄和他们的经历进行判断,我们发现,他们几乎没有经过正规的传统书画和知识系统的训练,从1949年以来的政治与意识形态批判的历史正是“新文人画”画家的共同背景。然而,政治生活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生活仍然无法消泯感觉、探究以及趣味的空隙,一旦可能,那些在身体里流淌着先祖血液的人就会不同程度地找回旧有的感觉与趣味。朱新建提示说,在那个政治斗争的时代,忠孝节义这样一些传统的中国道德标准被废弃了,《四书五经》、《三字经》或者《千字文》这类的经典不再成为阅读的对象。可是,传统文化总是通过社会生活中的细节被继续保留下来,在民间生活的传统中存在着。他在论及齐白石的时候这样说道:


   可能他的画在文脉承传上不够理想。但是恰恰这一点是他的长处,他居然开出另外一条路出来,他主要是靠自己的感觉,而不是笔墨的文脉承传。我自己在痰盂、练习本、铅笔盒上面经常看到齐白石的画,画一个黑咕隆咚的虾子,画一个螃蟹,画点牵牛花什么的,让你感觉到什么三笔两笔也能画一张画,我记得我们小的时候读的那种什么《儿童时代》、《小朋友》、《少年文艺》这一类,封底封面上一般都有比较大的画家的一些作品印在上面,这时候其实也在起一些传递的作用。


   这种受传统文化的星星点点的感染同样是所有“新文人画”画家的基本背景。

1   2   3   下一页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文人画之要素
· 从“打倒文人画”到“中国元素”的泛化
· [评论] 从“打倒文人画”到“中国元素”的泛化
· 诗情主义的文人画——李晓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