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从“打倒文人画”到“中国元素”的泛化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8-11-12 14:08:03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在许多当代艺术家和批评家眼里,视觉意义上的“中国元素”已经成为当代艺术本土化的标志性内容。“中国元素”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落幕进而成了大众流行的公共话题。在这样一个读图的时代,视觉意义上的“中国元素”的重要性和时尚性几乎不容质疑。

  上世纪初,国人为了改变西方眼中愚昧落后的东方形象,开始全面向西方学习。陈独秀等人也因此提出了改良文人画,倡导西方写实绘画的主张。上世纪80年代,随着革命文艺的退场,一批激进的当代艺术家和批评家一面承接陈独秀的主张,高喊“打倒文人画”的口号,一面以高昂的姿态再次掀起学习西方艺术的浪潮,并逐步发展成为盲目的全盘西化。一些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从西方当代艺术的发生现象和发展轨迹中抽取用以主观虚构中国当代艺术繁荣图景的叙述概念、建构模式和理论依据,并在中国艺术发展的客观现实中寻求与西方当代艺术现象相似的蛛丝马迹,物色、笼络和扶植符合自己预想的艺术家个体,将其各就其位,最终成功地创造出一部酷似西方当代艺术史的中国当代艺术史,并推出了一批“青史留名”的当代艺术家。这些非官方的当代艺术家既没有对西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以及当下前卫艺术的文化背景和发生缘由进行客观地分析,也没有对西方艺术的方法论和美学观作深入探究,而仅仅停留在表象解读、形式复制和情绪发泄的初级阶段,因而完全没有资格和能力与西方当代艺术进行平等对话。由此诞生的“当代艺术”,表面上看,拥有全新的艺术视角、全新的图像模式、全新的视觉效果、全新的艺术流派和全新的艺术文脉,实质上既没有对西方艺术的文化养分进行批判性地吸收,也没有经历与中国传统艺术进行正面的碰撞与磨合,没有直面中国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遭遇的文化问题,并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确立符合当代中国的审美观和价值体系,因而无法代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当代艺术。对西方艺术现象的简单复制和模仿或许对推介和普及西方当代艺术,以及使中国艺术家摆脱“文革”时期艺术观的束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传统审美基因也随之不断流失。代表官方的艺术群体,在告别革命文艺之后,大多仍然沿袭前苏联现实主义或西方古典主义陈旧的思维模式进行创作,或以西方现代艺术既成的语言形式(如点、线、面)或媒材表象(如:肌理)等现代元素来粉饰苍白的画面,或在语言形式层面进行浅层次的中西融合的探索实践,而没有把中国传统艺术(包括民间美术)的精神内涵和艺术气质很好地传承过来。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缺失日益显露。

  中国传统艺术与当代文化生态相脱离变得愈加严重,摇摇欲坠的传统美学体系在西方艺术观念的冲击之下不仅没有被激活,反而面临全盘坍塌的危机。直至上世纪90年代,艺术家对传统艺术的美学价值开始反思,这反映出在埋头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文化过程中被淡化的民族意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强和当代艺术的复兴逐渐苏醒。遭遇多次断流的传统艺术有望被重新关注、挖掘、梳理、研究和传承。然而,由于当前艺术界的学术浮躁和急功近利,许多当代艺术家(也包括一些活跃于海外的艺术家)回避对民族艺术内在文化的关注和挖掘,仅仅借助代表中国文化的汉字、民族服饰、传统建筑的图式符号以展示民族特色或标明在国际艺术界的文化身份。以西式话语方式命名的“中国元素”,其内容的实质是图式化的文化符号,而非艺术的内涵和文化的本质。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结构中,即便真的具备了少量几味中国文化的元素,那也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是仅仅贴上一个漂亮的文化标签。视觉意义上的“中国元素”并不能掩盖民族精神和当代精神缺失的实质。

  当前许多蓄意筹谋的用以招商引资的民间文化节或祭祀活动不也是如此么?大投资、大宣传、大场面,气势恢宏、气氛火爆,充满强烈的视觉刺激并引来众多媒体的聚焦,而那分浓浓的乡土味和传统文化气息却早已烟消云散,尽管其间借用了五花八门民族或民间的外在形式元素,仍然无法召回民族精神之魂,只有从淹没在人群中的那些手捧香烛的朴实老农仁慈的眼神、和善的表情和虔诚的举止中,才能真正感受到一丝民族文化的痕迹。欢欣雀跃的喜庆背后竟然是如此悲凉!

  当代艺术期待从视觉的张扬回归精神的确立!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德国艺术家Alice Dittmar绘画展
· [专稿] 柯克·佩德森个展
· [专稿] 祁海平抽象艺术展
· [专稿] 呼吸“婉约”——徽州邻水风景
· [专稿] 韩国雕塑家崔银卿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