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博报

专访李振华:尊重新媒体艺术的精神价值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2-01 17:54:05 | 文章来源: 李超的博客

李超:请谈谈对中国新媒体艺术的看法?

李振华:中国媒体艺术从媒介的线索出发应该被追述到录像艺术的缘起,也就是1988年张培力先生开始做的《30X30》作为中国媒体艺术的一个起点,这是一般大家的认识,但是这无法说明那些来自非美术线索下的关于DIY文化的现象,也就是如30年代中国开始有的关于无线电联盟组织,这样的形态甚至在文革时期也没有断过,如阿城在70年代书中谈及的“听敌台”和后来每年在各个地区都有的聚会与活动,这些或多或少的都在影响着艺术的创作或者给予艺术创作以另外的一个维度来理解新媒体的整体发展,还有一个维度是来自理工学员,如清华大学等等大学机构在科学方面的种种实验的基础,和后来的新媒体教育现象所即将构成的实验室模式,都可以被看做现在中国新媒体现象的多重维度。

李超:目前国内新媒体艺术的收藏的状况如何?国内收藏新媒体艺术的个人藏家有哪些?

李振华:中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机构在做这样的工作,收藏还很表面,基本上是对物品的追赶,很少有人真正的去发现精神的价值,那么不但是新媒体,其中也包括行为、装置等等收藏也还没有开始,尤其是之前提及的录像艺术在中国本土乃至国际的情况也并不乐观。

李超:一些批评家声称,现在的很多新媒体作品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如何持续收藏将是一个问题,而且,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廉价材料结构如丙烯酸、塑料等,也很难吸引藏家的兴趣,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李振华:这个问题还是因为藏家的层面还是停留在对物品的所有权的界定,这必将涉及针对物品价值所延伸的价值认定体系,那么这就很难让一个对物品的价值有认识的人,转变其认识和购买因为观念或是精神价值的作品,这也是整体艺术收藏的问题。另外这个问题也说明了关于新的艺术媒介作品的保藏问题,这个问题不是要让我们放弃购买的可能,而是应该建设性的思考如何保藏来自当代的价值所附着的物品,作为对某种价值体系的见证的存在关系。

李超:对于相对依赖技术的新媒体艺术,未来的某一天将会有新的科技代替现在的技术,这会对新媒体艺术作品的收藏价值产生影响吗?

李振华:总有新的媒介会出现,所以新媒体应该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艺术方式,而艺术家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和追求这种因为物品、科技进化的现实给艺术带来的可能性。那么收藏也应该考虑这种只有当代的机制和价值观才有的关于时间的有效性和局限所带来的艺术的变革。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对这种价值观的认同感和体会,是否导致收藏?这是对观念的挑战,因为永远这个观念根植太深,我们经常会去尊重那些来自久远年代的物品,而忽略了来自当代的价值,我不能说这是错误的,但是至少这不是平衡的,在认定历史的同时,我们必须也要学会尊重当代的价值。

李超:新媒体艺术作品的价值在那里?给一件新媒体作品订价需要涉及那几方面的因素?

李振华:这个价值的认证体系来自对价值观的认识,如你怎么认识杜尚的小便池的价值呢?所以新媒体和早期的观念艺术、行动艺术一样具有着非凡的价值,但是重要的应该是我们承认首先是这个价值观体系之下的新的媒介的变化,当然媒介本身涉及的成本也是非常实际的考虑价值的部分,如硬件的价格、软件的几个、艺术家作为作者和组织者的费用,还有其中涉及到的种种由更多人来完成的现实作品的成本。如马修巴尼的电影的造价是1,500,000美元,那么他的拷贝有5个(假设)除了这个投入的价值,就应该计算与艺术家和作品相关的方方面面来给出总体的价值测算。

李超:现在国内的新媒体作品价格大都不是很高,可能会成为一些投机者的目标,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李振华:我觉得投机很好啊!这就是这个动态市场自然的反映。但是从另外的角度看任何艺术形态都有着一样的困境,如投机者卷入之后对市场的扰乱和对价格的影响。作为一个当代的个体,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不能认同那些来自我们生存周围的,更加接近我们自身成长关系和生存状态的形式,为什么还一直在考虑艺术所必须要具有的形态(材料)关系。为什么艺术不可以成为日常生存的一种方式和对自然的体认关系,为什么我们总是担心市场的影响,而不是好好的思考是什么让人开始投机而不是购买以后作为生活空间的部分来呈现。那么回答你的这个问题必将导致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之中。但是作为物品存在的艺术品,也必将要经历来自市场、投机者的考验。

李超:影像作品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国际收藏拷贝标准,但是随着新媒体艺术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下载”概念的诞生,您认为会对当下新媒体艺术的版权问题产生什么影响?

李振华:版权问题是非常多样的,尤其针对新媒体艺术家,这个版权的概念并非传统媒介的延续,而是一个动态的价值体系关系,如有些艺术家通过网络出售其作品,伴随着出售的多少来不断的涨价,来完成一个物品在价值体系之中合乎逻辑的关系。还有艺术小组干脆就直接上市,并买卖艺术小组的股票来完成价值的兑现关系。所以艺术本身所应该被启动的动态的、机智的、多样的关系正在面临来自传统艺术价值系统的限制,我们需要从新考虑物品作为商品流通的可能,而不是都挤到一个单线的系统之中。

李超:国内的艺术机构如美术馆、基金会,对新媒体艺术的支持的力度如何?

李振华:支持的非常有限,主要还是来自大学机构的对教育的推进才最有切实意义。

与朋友分享此事: 分享到搜狐微博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下一页在艺术名义下
上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