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比格尔艺术体制与艺术史方法研究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0-19 11:06:00 | 文章来源: 艺术国际

二.资产阶级艺术体制的历史化

如果说资产阶级的美学范畴受到历史性制约,对理论的历史化及其范畴的展开有助于我们辩证的认识这样一种美学理论的全貌。那么在宏观领域,作为对资产阶级社会子系统的艺术的考察,要如何展开呢?

如果说,在上一小结我们探讨的问题是资产阶级美学理论是怎样在历史的环境中,不断地推进而展现出全貌,最终通过先锋派的努力,将这样一些范畴上升为一般性的原理的话,那么在对资产阶级艺术这样一个社会的子系统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时,比格尔提出了另外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也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提及的,即对一个已经发展出完全形态的体系作自我批判。自我批判的作用是,通过辩正批判自我的方式,客观发现当下体系的真实面貌及其矛盾的多样性。这样一种方式和对理论范畴的历史化方式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即这样两种批判都是建立在一种衍变出的整体性框架中被理解的。范畴的历史化必须等其上升为一般的理论性高度才能被把握。同样,对于一个社会子系统的艺术而言,对这样一个子系统的自我批判必须以其进化出它自身的,独特性为条件。那么怎样才能对这样一个资产阶级艺术的整体性机制(比格尔称之为“艺术体制”,下文会有详尽的分析)进行理解?比格尔看到了历史先锋艺术的重要性,比格尔认为只有艺术到了历史先锋派的阶段,资产阶级才展开了其对自身的自我批判。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曾经批判了一种错误的历史观,这样的历史观总是把总是把过去的历史看作是向着当前阶段历史发展的前历史,这样的观念很容易使人们陷入对先前历史的片面理解,即认为之前的历史不过是向着当下更高层次的历史阶段发展的铺垫而已。马克思认为,虽然过去的历史确实是现在的史前史,但是这只把握了历史发展的矛盾过程的一个方面而已。想要客观全面的认识历史,只有对当下做自我批判:

“基督教只有在它的自我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所谓在可能范围内准备好时,才有助于对早期神话做客观的理解。同样,资产阶级经济只有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自我批判已经开始时,才能理解封建社会,古代社会和东方社会在资产阶级经济没有把自己神话化而同过去完全等同起来时”。14

自我批判概念的提出,使得客观的把握历史成为了可能,值得注意的是,比格尔在这里去区分自我批判和体制内批判的两个概念:

马克思在自我批判与另外一种所谓的“基督教对异教的批判或者新教对旧教的批判”做了区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P42),比格尔在这里发挥了马克思的观点,并将后者定义为“体系内批判”以区分于“自我批判”。比格尔说:

“体系内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区分可以被移用到艺术领域。体系内批判的例子是法国古典主义理论家对巴洛克喜剧的批判,或者莱辛对德国人模仿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批判。在这里,批判是在一个体制,即戏剧内起作用的。……除此之外还存在于另外一种批判,即对艺术的自我批判:它针对艺术体制本身,因而必然与前者区分开来。自我批判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对于社会子系统来说,他表示对过去发展阶段‘客观理解’可能性的条件。运用到艺术上,这意味着只有当艺术进入自我批判的阶段,对过去艺术发展时期的“客观理解”才是可能的。”15

对于以上引文的理解,我们就不难发现比格尔这样做的目的,将“体系内批判”并与“自我批判”相区分,实际上就是为了区分历史先锋主义和资产阶级艺术。历史先锋派对资产阶级艺术体制的批判,正是在“自我批判”范畴上谈的,它绝不是一种风格对另一种风格的体系内批判。只有历史先锋主义跳出了资产阶级自律艺术的体系之外,我们对资产阶级艺术体制才能够客观整体的理解。

“随着历史上的先锋派运动,艺术作为社会子系统进入自我批判阶段。作为欧洲先锋派中最为激进的运动,达达主义不再批判存在于它之前的流派,而是批判作为体制的艺术,以及它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所采用的发展路线”。

比格尔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历史先锋主义对资产阶级艺术体制的批判。艺术体制的提出,成为了比格尔先锋派理论的一大贡献,对资产阶级艺术体制的整体性研究,跳出了单个艺术作品和艺术群的单体分析,而对艺术体制背后的艺术所依赖于的决定艺术作品接受的艺术思想、生产和分配机制的宏观把握成为可能。同时,艺术体制的提出也区分出了资产阶级自律艺术和历史先锋派的区别,并使两者之间相互把握,相互促进认识成为了可能。但这一步迈出去是困难的,对一个时期的艺术的整体性把握,本身就需要一个宏观的理论视角。而在资产阶级仍处于上升起的阶段,宣告由资产阶级艺术体制所决定的自律艺术已经发展出了全部自身的,独特的特性。并宣告历史先锋主义对这样一个艺术体制的批判又需要更大的勇气。在这一个章节中,我回顾了比格尔的整体艺术观形成和论证的两条线索,一条是审美范畴历史化的展开,研究一个范畴在历史中展开的过程及其上升为一般性的条件,先锋派的出现使得对历史上的美学理论的把握成为了可能。另一条是作用于社会子系统的资产阶级艺术,如何在历史先锋主义出现之后,通过自我批判而展现出资产阶级自律艺术的矛盾性的。对于资产阶级艺术体制的特点以及这样一个体制如何的进化出全貌而得以被认知,我将在下文中继续论述。

第三章历史先锋派的起点之二:为什么是唯美主义?——再谈唯美主义对历史先锋派的划分的影响

那么现在进入对唯美主义阐释的章节,我为什么把唯美主义单独来拿出来谈?这是因为在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里边,唯美主义对先锋派的划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之所以解决了传统先锋派理论中一直以来没有解决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正是因为比格尔对先锋派的划分具有一种历史的精确性。而这种精确性在之前的先锋派理论——不论是波焦利、卢卡奇、阿多诺等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比格尔的贡献就在于,他从纷繁复杂的19、20世纪美术中,精确了先锋派这样一个领域。而比格尔划分的起点或者说划分的依据,就是唯美主义的出现。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从唯美主义开始,先锋派出现了。还有为什么只有到了唯美主义,资产阶级艺术才完全形成了一种体制而被认知。这都是接下来要到讨论的问题。

那么倒过来,我们首先看一下比格尔对资产阶级艺术史发展的三阶段划分。比格尔在这三个阶段中描绘了三种性质的变化。这三个阶段是,从18、19世纪早期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阶段、之后是现代主义和唯美主义阶段、再之后是先锋派阶段。

在18、19世纪早期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阶段,艺术逐步脱离了宫廷的庇护制,艺术家逐步从供养人关系中走向了独立。在对启蒙运动早期的乐观的狂热时期之后,转向了艺术家自身的自省,并有意开始和现实拉开距离。但是这种自律性并不彻底:“资产阶级的‘高雅文化’就为一种对经济活动的抗议并与之划清界限的内在姿态所决定。这些艺术天才们至少从意识形态上将自己与大众与市场分离开来;艺术在这一阶段独立于社会之外。然而,在这过程中中建立起的艺术自律性至少还没有被认为是一种绝对的分离状态。相反,在18世纪的后期和19世纪的早期,艺术一方面自认为拥有了自律性,一方面又继续对社会作批判性思考。席勒的戏剧就很好的表现了这种倾向:…………这样的文学的目的在于同时达到社会的和审美的效果:它的审美的和心理的力量应在观众和读者那里引起诸如‘感性’与‘道德’间的和谐一类的条件,这些被认为是个人的和心理的,却又是建立在一个理想社会的前提”。16

那么如果说在古典和浪漫主义阶段,艺术一方面具有自律性而另一方面又没有完全否性通过叙事性来影响社会,而到了现代主义和唯美主义阶段,则是艺术逐步脱离影响社会的方向,而走向纯粹的自律。“照比格尔来看,从18世纪艺术自律性,到19世纪后期20世纪早期的唯美主义的发展,是艺术与资产阶级社会的分离日益严重的表现。……他坚持认为,存在于艺术之中朝向艺术独立地位的倾向,既使单个的艺术品,也使'艺术’体制日益走向对自律性的极端强调”。17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