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马未都:怎样看待“收藏热” 反对亿元时代说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6-08 08:18:07 | 文章来源: 雅昌

6月4日下午2时许,时隔一年再度来青的著名收藏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现身艾美酒店举办了中国古代陶瓷的讲座,并开门见山地称自己是山东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马未都不仅畅谈了自己苦心经营十余年的观复博物馆在运营制度上的改革和进展,还对当下整个社会的“收藏热”进行了分析。

山东人的面子比天大

记者:观复基金会的口号是“与文化共同远行”。收藏之外,听说您与山东文化的渊源也颇深?

马未都:我出生在北京,祖籍在山东荣成,父母都是地道的山东人。中国人很爱面子,脸有一尺长,面子就得有两尺。山东人也一样,面子比天大。当年我父亲老家来人,谁要是不待见人家,父亲的脸会拉得很长、很难看。我第一次来青岛的时候是1982年,距离现在都快30年了。当时记得高层建筑就是八大关那几个小楼,哪有现在这么高的大楼。当时我还在青岛住了一个多月。

记者:本人前不久去北京,在后海发现了观复博物馆商店,现在经营状况如何?

马未都:博物馆的门票收入,在我们博物馆占的比重是偏低的,其他的一大块收入是服务类型的收入,比如说举办讲座、鉴定、提供场地服务等。走到北京后海开商店是一个尝试,想看看它离开观复博物馆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们当然希望它能走出去,包括青岛,我们希望将来这里也能有这样的商店,将文化变成百姓拥有的一种乐趣。

观复哈尔滨馆将落成

记者:十余年来,您为观复博物馆倾注了很大心血,在成立理事会后,观复基金会也相继成立,目前,这两方面的进展如何?

马未都:一直正常运作着,基金会运用和博物馆理事会实际上还是在摸索一种经验。我们现在涉及到要在哈尔滨建新馆,有很多工作要做,新落成的博物馆由哈尔滨市政府全资拥有,我们是去输出品牌和管理。我主观上是希望新馆能够及早地落成,落成以后对博物馆的有序生存是有好处的。

反对“亿元时代”说

记者:您对现在整个社会的“收藏热”怎么看?最近的春拍中,一些艺术品在拍卖中频频拍出天价,你觉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马未都:首先是全民的精神空间在拉大。我们的物质空间很容易填满,而随着全民精神空间的拉大,人们文化方面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市场就会变得很热。第二,是经济的原因。中国的现象比较特殊,只有艺术品市场是没有投资门槛的,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艺术品市场就有大量投资者拥入。

记者:大量热钱开始涌入艺术品投资市场,在最近的春拍中,一些艺术品在拍卖中频拍天价您认为这种现象正常吗?

马未都:总体上是好事,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艺术 。倒不是说想让人们知道艺术有多么值钱,而是它集结了我们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人文价值等。你能去关注一个文物,说明社会对这件文物的尊重。但我反对艺术品市场进入亿元时代这样的说法。大量的艺术品在当下还是便宜的。我前几天去香港买了几件艺术品,才一万多港币。在内地,请一顿大餐差不多也这个钱。艺术品市场跟现在的饮食文化一样,你可以花上万元吃一顿饭,但花几十元钱吃一顿饭,也能吃得很舒服。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