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中国写实油画的当下特点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7-21 21:28:37 | 文章来源: 约书亚的个人空间

中国写实油画的当下特点

中国改革以后进入新时期已近30年,油画达到了空前的兴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写实油画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在与多种新潮相互激荡的作用之下,它仍然是油画的强项。

虽然写实油画再不是独领风骚,可是也没有一蹶不振,而呈现持续性发展势头。社会上对以青年为主力的新潮也采取开放态度以及有所宣扬,但真正的重视却仍然不及对写实方面。这种情况是世界上他国所少有的。究其原因,大约可见三点:

一是中国的文化环境与外国不同,没有西方曾经那样大转折的条件,他们那样的高潮在国外又刚过去;我国比别的非西方国家又更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民族传统综合地作用着。所以整个社会文化舆论,媒体、展览等等,都没有出现人家出现过的现代主义一边倒。

再一个是中国艺术教育的特殊状态。二十多年来所有各派画家的基础专业教育都还是以具象再现体系为始,尽管这样的实施已显露出缺点,但很少人有能把它纠过来,有些改革也是局部性的,有些画家自己画风大变,而在教学中都还只按老谱弹琴。这个问题的是非很值得研究,也许它也是上一点所说文化国情的一种体现。

第三点,中国现时的国内油画市场喜欢写实,牵动了很多人的走向。虽然前卫绘画市场也很可观,却主要不在国内。从中国现代艺术的总形势来说,这样的现象并不见得很好,还是因袭习气多了一点。但也不能指责写实方面,问题在于写实的质量和向现代性发展的努力如何。

二、写实油画本身出现多样探索的积极变化,成果之大令人兴奋,是中国油画家才能潜力的一个方面。

由此说已经进入一个中国的“新写实”阶段还不见得,因为还不具备一种作为“新写实”的主导型特色。要说主导特色的话,那就是以持续成长发育的姿态多元和多样展开。这展开的状态在三十年来既有阶段性的重点趋向,又呈现为同时并起的许多个性追求和集合性的兴趣,都能存活,不断推演出丰富面貌。

对于这种面貌的描述,水天中为《大河上下一一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写作的《成长中的中国油画》一文作了很好的概括,他把各阶段历时性变化和各种特色的共时性出现作了兼顾:

70年代末的主流是乐观赞颂新时期,同时出现的“伤痕绘画”则以质朴手法回顾,反思一段特殊的历史现实和怀念受屈者的形象,与长期泛滥的虚饰成为对比,填补了中国现实主义艺术刺眼的空缺,当时被称为“文革”后的现实主义复归,但后来继起乏人。又有一些青年画家注重于品味被主流文化忽视而他们因下乡而熟悉的乡土生活,作为一种清醒健康的思考,写出艰苦生活条件下普通人的深情与尊严,是为“乡土写实绘画”。后来追随者多,但仿作却往往滑向平庸矫情。

到1985年“黄山会议”,更新观念,追求个性和要求多样形成油画的共识与新起点。这时的“新潮美术”却又观念大于本体,活动重于作品。这对于写实的作用,就是促使画家纷纷从写实的思想与形式出走,以求新变。其中一种区别于以前通俗写实的,是对生活的内心感受作含蓄、间接、多义的表现,类似“无标题音乐”的视觉情境暗示;一种以具象再现方式为基础走向象征性;一种从自然景物中发现有意味的抽象形式因素,又“风筝不断线”,不切断与现实的联系,具象与抽象兼容交汇而成为特有风采。

进入90年代,从宏大叙事转向“精品意识”和“玩世”风气,亢奋激情缺少,画家各追求不同性质与形式上的成功,但“力作”出现很少。对于观察现实,则着重子关注“近距离”的身边人事,以随遇而安的生存状态为主题,实际上也含有社会意义。由于大城市流行文化趣味的时尚的影响,写实绘画也有回音,或以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重负对比,则成为一种强化对现实中的荒谬的思考。在“政治波普”中多有采用具象变形方式进行反讽,在使人惊悚同时又往往引起厌恶,影响主要在海外,从而由于非语境化而自行消解其严酷性。

到世纪之交,对现实问题的关切和对严肃社会题材的重视又重新兴起,居于造型艺术的前沿。

在整个新时期,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吸收水墨画、书法,民间美术于油画中,突破西方写实套路,民族特色的写意性在风景,静物,人物等多种体裁中得到空前广泛的探索,这在各地风景画方面的成果更显著。

运用综合多种媒材(Malti,medium),比外国更多地在写实绘画中使用,从而显出特有的现代丰富性。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