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
2024年,适逢齐白石诞辰160周年,北京画院携手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共同推出“不肯作神仙——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览,于12月12日在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
展览中文题目取自齐白石篆刻的一枚印章,“年高身健不肯作神仙”。老人高寿近百岁,一生堪称传奇。于时代而言,他见证了清朝末年到民国、新中国的变革发展;于个人而言,他从湖南湘潭的田埂出走,先后做过走街串巷的木匠、主顾家里的描容师傅、琉璃厂的刻印画师,直到“衰年变法”艺术大成,终于扬名海外。在百年岁月中,齐白石秉持着赤诚的生命状态,他立志画“亲眼所见、亲身所感”的自然万物,宏如壮丽山河、微若花木鱼虫,都在他笔端唱诵如歌。无怪乎他说“不肯作神仙”——人间瑰景,不羡神仙!借此印文,展览致敬这位大师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本次展览从北京画院院藏2000余幅真迹及手稿中,甄选齐白石精品近50件/套,涵盖人物山水、水族鳞介、工笔草虫等多题材。同时,展览采用场景复原,艺术装置,AI技术等形式,让观众沉浸体验齐白石所在的北京胡同文化,探索中国水墨观天地、观万物、观本心的哲思。
值得一提此展是齐白石与旧金山的重逢之旅。早在1960年5月,旧金山笛洋美术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前身)邀请了日本收藏家须磨弥吉郎在此举办了“须磨收藏齐白石作品展”,共展出齐白石画作152幅。时隔近百年,白石老人“如愿”旧地重游,愿同海外的朋友,一起写著水墨与旧金山的故事。
Melody of China现场演出中国民乐《花好月圆》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臼井惠美子(Emiko Usui)致欢迎辞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视频致辞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视频致辞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北京画院副院长郭宝君致辞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中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张建敏致辞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剪彩仪式,从左至右依次为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策展副馆长Robert Mintz、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张建敏夫人郑心、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董事会主席Salle Yoo、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臼井惠美子(Emiko Usui)、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张建敏、北京画院副院长郭宝君、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雷波、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国艺术部主任张帆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国艺术部主任张帆为嘉宾展厅导览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秘书长王亚楠为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张建敏及其夫人郑心介绍展厅作品
空间艺术家冯羽为嘉宾介绍展厅设计
北京画院美术馆展览编辑杜雨欣为媒体介绍齐白石艺术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开幕式嘉宾合影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开幕式后,由北京画院副院长郭宝君受邀为公众开展中国水墨画工作坊,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总策展人Robert Mintz主持,北京画院展览编辑杜雨欣翻译。他以齐白石的《荷花小鱼》为例,通过现场示范及讲解的方式带领公众体验水墨画创作。
北京画院副院长郭宝君现场作画示范
工作坊成员的作品展示
佳作纷呈 赏白石之道
展览共含三个单元,包括“人间谁信是神仙”“丹青却胜天工巧”“一笑挥毫求真趣”,以神仙与凡人、文人与大众、宏远与微小等数组冲突又融合的关键词,向海外观众展现齐白石独特的创作风貌。第一单元“人间谁信是神仙”以齐白石的人物画为主,展现了他笔端的神仙样貌与百姓民俗。齐白石生于楚地(中国湖南),年少时,他孜孜不倦地临摹神仙像、仕女画,无论历代名家还是民间画师,皆是他学习的对象。乡间成长的经历,不仅使齐白石掌握了专业画家的技法,也使他深深浸润于传统民俗趣味之中。尽管之后他鲜少创作肖像画,但这种质朴的情愫一直贯穿于他的艺术脉络里。这里展示了齐白石如何将神仙与凡人的形象诉诸笔端,并寄予自我的独特理解与情感附着。从八仙之首李铁拐、驱鬼之神钟馗,到送学的祖孙俩、挖耳的老翁,闲适的挠背老者……他们的形象皆源自生活,姿态诙谐,异趣横生,可亲可爱,已经分不清孰是神仙,孰是凡人。
钟馗搔背图 齐白石 132cm×37.5cm 1926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上学图 齐白石 34.5cm×25cm 无年款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第二单元“丹青却胜天工巧”展示了齐白石对自然极致的探求与大胆的创造。他在五次壮游的经历中,目睹了山川河流的宏伟;在田园的生活中,见证了草木生灵的俊秀。自然万千的变幻激发了其无穷的想象力。他的调色盘上既有绚烂的朱砂、藤黄,亦有无上清凉的晕染留白。他的笔触展现了中国水墨的妙蕴,也融会了艺术本体的形式美学。这一切的创作,见证着中国画现代化的进程,以及东西方艺术的共振。这里的作品既呈现恢宏之景,亦藏纳袖珍草虫。远眺洞庭湖烟波浩渺、杏子坞万竹摇曳,近观蜻蜓双翅薄如细纱、蟋蟀触须毫厘毕现。生命之蓬勃与艺术之灵韵在这位百岁画家的笔墨中充分绽放。
借山图(部分作品) 齐白石 30×48cm 1910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 花与凤蛾《工虫画册精品之一》34cm×27cm 1949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 竹笋蝗虫《工虫画册精品之三》34cm×27cm 1949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第三单元“一笑挥毫求真趣”主要展现了齐白石艺术风格的多元性。他的创作从文人画范式中萌芽,八大山人、徐渭、石涛都曾是他临摹的对象。因此,他深谙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如诗、书、画、印的结合,梅、兰、竹、菊的清雅。然而,文人的书斋无法安放齐白石向往故土的心,他最终选择回归生命的本质,呈现乡野的景物,赞美平凡的生活。于是,文人的雅趣与百姓日常所见的俗物在其作品中交融共现。本单元很多作品的灵感来自齐白石的故乡庭院。清香的蔬果、田间的柴耙、游弋的鱼虾,这些寻常之物在他笔下展现出令人惊叹的东方诗意和乡土趣味。
齐白石 发财图轴 103.5cm×47cm 1927年 纸本墨笔 北京画院藏
虾图 齐白石 81cm×33.5cm 1948 纸本墨笔 北京画院藏
场景变幻 探胡同文化
展览展陈由空间艺术家冯羽先生主持设计,他运用竹帘、宣纸等材料,模拟北京这所历史古都中最重要的建筑——胡同院落的几何美感,还原20世纪初期北京城的生活氛围,呈现齐白石在北京居住、创作时的文化情景。自1919年正式定居北京,齐白石的后半生均在这里度过。他辗转居住于北京的数个寺庙,之后在胡同里和家人共同生活。如果说他的故乡——湖南使其梦想萌芽,那么北京则为其艺术事业添砖加瓦。在这里,齐白石认识了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京剧大师梅兰芳、近代文学家胡适、画家徐悲鸿,参与了多个海内外交流展览如第二届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中国近现代绘画欧洲巡展。自此,齐白石扬名海内外,获得了野口勇(美国)、齐蒂尔(捷克)、须磨弥吉郎(日本)、庞耐(美国)、安思远(美国)等海外艺术家与藏家的欣赏与支持。
齐白石和家人在北京胡同生活的景象 Hedda H.Morrison拍摄
展览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度打造了一场富藏北京胡同风情的游览体验。展厅入口处,观众将邂逅“白石来信”的互动装置。数百封传统的中国信封,每一封信中内含一卷白石老人的小画、诗笺或祝福。它们以纵横经纬排布的方式,共同编织出一幅灵动的几何图案,让人不禁想起胡同中的窗棱,因纵横的木质结构、衔接其中的纸面而形成的动态美感。
北京胡同的窗棱结构
一封白石来信,承载老人的寄语祝福
临走前,观众可以从这里随机抽取一张信封作为留念。此外,展览还提供了精美笺纸和投稿箱,观众可以写一封回信,与“白石老人”分享自己的观展感受。
嘉宾抽取白石信封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光影摇曳下的白石来信
观众正在观画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步入展厅,观众将置身于竹帘、宣纸共同构成的艺术世界。这些从空中垂落的竹帘,半隐半显,仿佛是胡同巷子里永远半敞着的矮门。它们分割了空间,展现出一进一落的胡同结构;传递出邻里之间亲密的共生关系。墙面上的宣纸布景,由近十种不同的纸料构成如构树皮、桑树皮、云龙宣纸等构成。纸面精细的纹理,起伏的纤维结构,带领观众步入画家的水墨人生。
展览现场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展览现场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在展厅深处,观众将聆听到悠扬的声调,那是小贩们卖力的吆喝;是养鸽人吹响的鸽哨;是大青衣婉转的戏腔。这些声响错杂交织,引发观众对北京的无限遐想。展厅另一角,则播放着昆虫的鸣叫。这是白石老人最钟爱的庭院,栖息着无数小生灵陪他创作。正是在这样的地方,齐白石体悟了平凡中的非凡,生成别有天趣的艺术风貌。
白石画屋的昔日景象
在交互书法桌前挥毫落笔的观众白石画室的侧墙上贴着画家的门条,写道“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庚午秋七月直白,”这是齐白石作为一个画家对职业的尊重和最诚恳的直白。另一侧则是他书写的对联与和平鸽,寄托着老人真挚的心愿——使民善耕种,处世要和平。
AI技术看水墨流变
北京画院与限像工作室合作,在齐白石艺术与数字影像创作等领域进行了研发融合,通过AI技术展现中国水墨流变,提炼齐白石乃至中国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与审美,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感受齐白石的艺术妙韵。
数字影像涵盖三个单元,包含“写生与写意——从真实物像到艺术表达”,以鱼的图像为例展现东西方绘画中对真实对象的不同表现手法;“笔墨分析”,从齐白石绘画中的“一笔”为伊始,解析中国画的水墨在宣纸上舞动力量;“师古人与我有我法”则呈现了计算机模型通过学习齐白石作画风格,结合AI辅助设计生成的“AI齐白石”图绘旧金山的影像。
观众静观AI演示 ©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影像与《借山图》并置一处。观众在卧游画中山水之后,即可游览数字山水。恰如齐白石画《借山图》时所说的,“凡天下之名山大川,目之所见者,或耳之所闻者,吾皆欲借之。所借之山非一处也。”现代科技为人们理解中国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设备和视角,艺术体验的耳目可以探进纸张细小的纤维,也能翱翔万里高空一览众山,或者跟着其他生灵游走在不同的时空。借助数字技术的神经网络,160岁的齐白石正以另一种形式远游。
同济大学限像工作室
对齐白石而言,当数字时代继续发展,是否还有乡音依稀,云山如故?当AI成为新的“笔墨”,谁又是谁的它山之石?期待着广大观众在展览中,以一个全新的视角为此问题添著一笔答案。展览持续至2025年4月7日,此后还将赴波士顿美术馆进行巡展。(文/杜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