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泉作品展”展览现场:马记综合材料系列
2021年11月20日,继2019年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之后,“马泉作品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包括清华大学领导、清华美院师生、艺术批评家、理论家、专家学者等来到展览观看了马泉教授的作品,并给予高度评价。
“马泉作品展”展览现场:马记水墨作品系列
自2006年开始,马泉教授驾车深入沙漠,并与沙漠结下了不解之缘。自2012年起,他开始将在极致生存环境的感受与思考为基础,以前所未有的艺术语言和丰富多样的媒介材料转化为艺术作品。
“马泉作品展”展览现场:瓷沙编码系列
“马泉作品展”是马泉10余年来创作的梳理与呈现,这些作品分门别类呈现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的4个展厅,依次是马泉的水墨与综合材料系列、版画系列、影像作品与记录探索过程的文献梳理,他甚至把自己在无人区生存所用的帐篷和其它工具也搬到了现场。
“马泉作品展”展览现场:时间雕刻系列
众所周知,马泉是一位著名的设计师,大家也都知道他近年来孤身深入沙漠进行极限体验,并围绕这个主题创作了一系列当代艺术作品。但当大家真正来到展览现场,看到这些作品时被极大地震撼了。无论是超越了具象视角的马记水墨系列,以木刻与绘画结合的马记综合材料,还是将科学研究与艺术转化结合的瓷沙编码、时间雕刻系列,抑或是结合了沙漠图景和声音艺术的影像作品……马泉作品展中媒介的丰富、思考的深度超出了大多数观众的预料。
“马泉作品展”展览现场:影像作品
与今天大多数当代艺术不同的是,马泉的艺术作品是建立在身体力行的生命体验之上的。我们很难说展厅里的某一件作品是他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其实是整个沙漠穿行的体验、感受和思考。沙漠是他的道场,激活了他长久以来对生命状态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究欲望。毕竟是有着几十年对艺术语言深度体验的艺术家,对艺术与内心的虔诚,让他不轻易以简单的媒介传递出内心的感受。
“马泉作品展”展览现场:文献展厅
正如他自己所说“用艺术的方式提出问题,用设计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不断地追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断地探究怎样的媒介才能更加精准地转化出他的思考与感受。哪怕是以历经艰难探索,如果达不到自己要求,索性推倒重来。崩溃是经常发生的,但在他看来崩溃是新的希望的另一面。因此,马泉的艺术创作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
马记综合材料作品局部
与西方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始终强调人作为主体在其中的参与感。“体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泉正是以常年循环往复的生命体验为基础,以当代的艺术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思考。在这里不仅有他在沙漠极限环境中的生命感受,更有他对人与自然、宇宙万物探索的认知,其核心是追问“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瓷沙编码系列展览现场
与大多数停留在简单观念或戏谑趣味的当代艺术相比,马泉的艺术显得更加深沉、饱满与真诚,也更加值得探讨与耐人寻味。虽然媒介并不是他的着眼点,但在每一种媒介语言上,他都进行了巨大的推进,他打破了艺术与科学的壁垒,超越了视觉的固有界限,竭尽所能服务于自己的艺术想象,无意于“当代”,却实实在在地打造了一个“当代”的案例。(文/许柏成)
马泉教授在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艺术中国对到场嘉宾进行了采访。众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本次展览在清华美院学院美术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展览,马泉教授继承了清华美院和原中央工艺美院的艺术传统,他的探索无论对学院艺术和设计教育,还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与马泉教授在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美院院长鲁晓波与马泉教授在展览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与马泉教授在展览现场
刘巨德教授、何洁教授与马泉教授在展览现场
杜大恺教授与马泉教授在展览现场
现场采访内容辑录:
鲁晓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鲁晓波 展览策划、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马泉是一位非常执着纯粹、心胸宽阔,有跨界精神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作品是一种宏大的叙事,又能够触发观众向内心思考,能触发人类面对永续发展的大自然的一种深刻启迪。同时又能够引发个体内心精神的一种反思。另外,马泉老师具有一种用多媒介形式来展开具有感染氛围的宏大叙事的能力。
张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秘书长
张敢 展览学术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秘书长
马泉作品展能够给普通人一种启迪,就是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分子,虽然我们细微如一粒沙尘,但我们是构成沙漠的一个组成部分,仍然是有价值的;它对业内人士也有一种启迪,就是艺术家不应该被媒介限制,应该在媒介的可能性下去探索更宽广的艺术世界。
艺术本来就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边界,并非只有某一种方法才能够表达。马泉恰恰利用了这样一种方式,既表达了一个像沙尘一样微小的个人价值的感受,又用多样的艺术媒介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的视觉结构。
苏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工艺美术馆副馆长
苏丹 展览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工艺美术馆副馆长
多年来,马泉通过对沙漠的穿越、体察和认知,形成了他自己与沙漠接触的一套方法和一种全新的感受。这种全方位的感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种对沙漠单纯的赞美或叹息。他通过连续性的触碰,包括到现场、实验室、画室,以多种的方法去解读他心中的沙漠。
近年来,沙漠是艺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热点,人类在今天突然意识到,沙漠这种过去被我们认为非常边缘化的自然场所,它具备的一种特殊魅力和场域精神。沙漠创造了独特的景象,还创造了独特的文明、空间场所,甚至社会形态、政治和生活方式。马泉的作品,实际上是从多个维度去看待沙漠这一个过去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种景观样式和独立的物质存在。
马可·斯科蒂尼 展览策展人 意大利FM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米兰新美术学院NABA视觉艺术与策展专业主任
马可·斯科蒂尼 展览策展人 意大利FM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米兰新美术学院NABA视觉艺术与策展专业主任
我和马泉有着一个共同的爱好——沙漠。于我而言,沙漠包含着许多令人着迷的概念,而马泉则身体力行的对其进行了探索,这也是马泉作品的出发点。他的创作可以看作是一种不可预测关系的见证,在这种“见证”工作背后是马泉每次进入沙漠,并在其中寻求存在的可能,不仅源自艺术家对自我关系的发现,更是艺术家与环境关系的再一次领悟。
沙漠中的“风”,是马泉创作逻辑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如同德勒兹和瓜塔里提出的“游牧科学”,看似同质的风,实则包含着各种变化和可能:在马泉的作品中,看似同样的沙漠,转化成了绘画,摄影,电影,装置,现成品,声音,或者是艺术家珍藏的每一瓶从沙漠中带回的沙粒,这显然不再是简单地,对与现实社会地逃逸,而是去寻找另一个空间,另一种真实,另一种时间的可能。
彭刚 清华大学副校长
彭刚 清华大学副校长
看到马泉老师的个展,我特别为他感到高兴。过去十年,马泉老师基本上舍弃了个人的交往、娱乐以及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而与大漠相伴。看过这个展览,我越发相信: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是他自身内在精神世界的外在投射。
通过马泉的作品,我看到了大漠的浩瀚孤寂、宽阔无垠与变幻无穷。他的内在精神世界是和大漠相融在一起的。他的人生体验和对外在世界的体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庄惟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庄惟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个展览令我非常震撼,我发现艺术家在不断地探索自己的艺术表达。马泉的这种艺术语言本身是充满着魅力的。这样的一种特殊的艺术语汇,更多的是和他自己的内心、做人的信条和价值观是相吻合的,我想这个展览会在艺术界引起一个比较大的反响。
作为建筑师,我看到了艺术创作的没有边际的扩展。建筑虽不能像艺术这样随意挥洒,但是建筑可以借鉴艺术,将艺术和技术融合起来,马老师的展览对我确实有非常深刻的启发。
刘巨德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刘巨德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马泉老师的个展是我们学院美术馆里面的一个奇迹,是从未有过的一种展览。这说明清华美院的艺术教育所培养的一代代艺术家们,其中的后来者所涉及的范围更加广阔、种类更加丰富,而且能够把它们综合起来融合成一个意识去思考,这是很了不起的。
马泉是一个典型的从有限投射到无限的艺术家,他从一个微小的砂砾投射到浩瀚的宇宙星空,这是非常可贵的。我看到,我们学院在老一辈艺术家如庞薰琹、张光宇、张仃、吴冠中、祝大年等以后,第五代艺术家又出现了,他们的精神既延续了原工艺美院的学术传统,又做了新的延伸,非常可喜可贺。
杜大恺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杜大恺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后现代以后,艺术的存在变得非常多元化,实际上当下处于一种重新认识艺术的阶段。艺术的概念需要重新被界定。面对今天的艺术现实,所有艺术家都在思考艺术应该往哪去?马泉用自己的方式做了一个生动深刻、令人震撼的回答。
马泉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他是一个平面设计师,但是在职业的习惯性行为之外,他一直不满足于职业身份,这和他一种长期处于冒险探索的状态是结合在一起的。他对沙漠的体验理解,已经完全超出了沙漠本身的存在,他是从新的角度去理解什么是生命、宇宙和自己。他将自己对沙漠的独特认知,转化成了一个非常丰富的呈现方式。后现代艺术能够走向什么地方,走向什么样的存在状态?马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个案。
何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艺委会主任
何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艺委会主任
从马泉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深刻地感觉到他是一个很善于思考、有责任心的人。一直以来,马泉感兴趣于自己从事的专业和其他专业之间的关系,着力于艺术和其他学科融合的思考和表现。这个展览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名教师的思考角度,而不是纯艺术家的角度,他在常年教学中所形成的深度思考,促使他将这次的作品较为全面的展现出来。
他不是关注每一个类型的极致,而是关注不同类型的衔接和组织。从静止到流动,从局部到综合,从表现到观念,全方面地表现出他对专业、艺术和甚至是生命存在状态的思考,我期待他的作品能够广泛地引起关注,对我们的教学和全面的人才培养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方晓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方晓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马泉作品展非常完整地体现了一个艺术家,面对沙漠的情感抒发,经过一个又一个阶段,不断地升华递进,最后找到自己的形式语言,直观呈现出内心深刻感觉的过程。这个展览的难得之处在于它完整的呈现了一个艺术家探索挣扎的过程。我们跟马泉老师是好朋友,看到展览的时候更增添了一份感动。
赵超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赵超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马泉作品展对一个艺术设计工作者,特别是在面向未来、跨学科、跨领域的前提下,如何把自己对生活现象的一种认知和体验,通过艺术和设计的手段呈现出来,构建了一个很好的样本。这对于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这种示范对于未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跨学科的学科建制,从人才培养到科研体系的建立,构建了一种新的思路。
吴琼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书记
吴琼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书记
这个展览的名称就是马泉,这非常像马老师整个创作当中的一种感觉。展览以沙漠为主题,马泉老师通过不同的尺度、肌理、色彩把沙漠的状态呈现出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这是展览绝妙的地方。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马泉老师跨界的状态,也看到他在各种媒介当中游刃有余地表达,这非常让人感动。他没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艺术家或者设计师,他在这种两种形态之中自由地游走,我相信所有看展的人都能在这种自由状态和对自然无尽的探索之中获取到很多的能量和感受。
白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主任、清华美院学院美术馆馆长
白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主任、清华美院学院美术馆馆长
我认为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艺术展览。它全面地体现了马泉作为一位重要艺术家的方法论和思考方式。他将不同的沙丘元素和瓷土融合在一起,呈现了不同的沙丘颗粒和宇宙的关系,利用一个小小的作品呈现了最微小和最宏大之间的融合。展厅的整体影像作品,甚至颠覆了我对学院美术馆的熟悉程度。他将沙粒放到很大,变成了像天空陨石般的存在,非常符合我对沙丘的颗粒化的、神性和里程碑式的理解。
马泉作品中宏观的穿越感,还有方法上的系统性推进,让我觉得马泉不仅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教师和艺术家,更多的是他自身的认知达到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恰恰是当代艺术里面最重要的点,那就是人与自然、微观与宏观、表达与叙事,还有整体的对待视觉材料的把握能力,里面融合了他所有的修养、思考以及对人性的观照。
陈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
陈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
马泉老师的艺术实践其实是一个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他是一个在学科综合交叉背景下,在不同领域探索的学者。科学与艺术的缘起都是好奇心和想象,其发展都在于不断的发现和探索,最终成功的结果都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坚守。马泉老师这几点上都在努力,并且做的非常出色。
今天展览呈现的作品,我们能感觉到他是用生命在写照自身,用生命去发问我们未来的问题。希望马泉的艺术道路能更有学术性,在当代艺术领域里形成自身的一个独立研究的艺术体系。
陈岸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主任、理论家、批评家
陈岸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主任、理论家批评家
马泉对沙漠这种无人的自然的一种思考,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来说,是填补了一项空白。马泉十年如一日,一人驾车来到沙漠无人区的深处,感受天地和宇宙洪荒的力量,通过一种非常专业的方式转化和呈现出来,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工艺美院的一个特色。
他的每一个系列都有很强的制作感和逻辑,就是说沙面对不同的物质媒介,包括声音、影像、陶瓷、水墨、综合材料……他的处理过程也是他艺术创作和思考的一部分。在西方,沙漠和“崇高”这个审美范畴相关,马泉老师作品中也体现出这样一个崇高的维度,但是同时也有我们东方的这样一种思考在其中。
陈池瑜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理论家、批评家
陈池瑜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理论家、批评家
马泉把绘画、摄影、影像、版画、装置……都结合起来了,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创造。他思考把材料、媒介与叙事结合起来,对中国的当代艺术的发展进行了一个新的探索,取得了崭新的成就。这也是传承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或者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学术传统,这个学术传统就是“装饰”艺术与综合创造,
马泉的作品从思维到形式,从对沙漠考察到综合创造。以及对老庄哲学的理解都包容其中,马泉的艺术的是中国式的当代艺术,我们的当代艺术不能够完全按照西方的价值观来做,我觉得马泉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对中国未来的当代艺术会有新的启示。
翁剑青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翁剑青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代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总的趋向,就是从纯粹形式美学的问题转变为人对世界和自己的一种认知,艺术家通过不同的材料和形式语言来表达思想和观念。
马泉在沙漠里更多地观察到了在时间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微观世界的内在肌理,通过这种肌理他反过来看人——作为一个很渺小的生命体,它在境遇和内在价值在哪里?马泉的展览是通过沙和沙漠,来揭示人和自然的关系和人与内心的体验,它是从物质到精神,从自然到心理世界的一种探测、思考,然后用独特的方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的作品是把艺术和人文、哲学、自然科学,进行一种跨越和整合,形成自己新的艺术样貌和语言。这种创作趋向和传统美术学院以往思维和教学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跨越。
叶风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副院长
叶风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副院长
马泉多年反复地进入沙漠的腹地去感受,甚至带了一些设备仪器进入沙漠,也带回一些实物用高科技的设备来进行分析,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有别于传统的创作方式。这种创作方式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创作方法,它实践的结果必然不会停留在某一种单体材料上的一种技法的表现。
在这个时代,方法的创新是艺术进行突破的最重要、最有意义的切入点。作为一个整体的展览,马泉作品展背后的思维逻辑和方式方法,对于当代艺术的创作是非常有价值的,也可以给其他艺术家带来一种思考和借鉴。
袁加 著名当代艺术家
袁加 著名当代艺术家
马泉老师在整个的清华美院或者过去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生里,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尽管他后来介入了很多的社会工作,包括城市的形象设计,到具体的标志等平面设计等,但他一直没有停止思想领域的想象。
从微观世界里的一粒沙到宏观上对荒野自然、整体世界的想法,他用这种想法呈现出我们今天的这个展览的面貌,我想这也是他在过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受到了一个“关于艺术是什么”的系统性的教育下的产物,它不是做一个表面上赏心悦目的作品,而是要用他的生命体验来完成他的一个艺术想象。
杭春晖 著名当代艺术家
杭春晖 著名当代艺术家
马泉作品展触动了我两个方向的思考。一是科技和艺术的结合。如果技术手段仅仅是在艺术作品的呈现过程中使用,就只是停留在一个表面上。马泉通过技术手段,使得这些不同的沙的视觉特征呈现出来,使得技术成为了语言的一部分,成为不可分割的载体;第二是从早期宏观对城市视觉的讨论,到一个微观化的对一颗沙的视觉讨论,这让马泉的艺术创作呈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再到宏观的线索。
书面采访观点辑录:
许正龙 清华美院长聘教授、博导、《学院雕塑》执行主编
许正龙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博导、《学院雕塑》执行主编
今天,看到马泉先生的作品还是蛮震撼的。我们是同事,从光华路到清华园,一晃30多年了,熟人间也有不相知的一面,原以为是他早先积累的一些水墨画,没想到是综合跨界的艺术,超越常规的画框或者雕塑台,有平面绘画,也有立体浮雕,还有影像音乐,展陈设计精心,布置极为考究,呈现出空旷无垠的大地奇观,表层空寂荒芜,内则蕴含巨大能量。细品想来,恐怕唯有独处,且在沙漠中,才能创作出如此的作品。
马泉教授以沙漠为主题,用作品与天地自然对话,每一沙粒内中皆有一世界。从心界出发,俯视观物,造就潜在意象作品,这是经典的“中式”艺术思维,也是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学术风貌之一。当下,马泉的作品让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艺术何为?艺术还可怎么做?尤其是现仍处疫情时期,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作为一位教师的探索个案,对清华美院的艺术教学当然更有深刻的启示价值。
董书兵 清华美院雕塑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董书兵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次与马泉老师偶遇,他正在紧张的布置此次展览,作品虽然还没有完全呈现,但匆匆一瞥中已令人感到非常震撼。我与马老师比较相熟,知道他钟爱远游,痴迷于沙漠极限运动,但本次展览中这些作品所展现的面貌,则是我不甚相知的马老师的另一面。马老师带着我参观并亲自讲解了作品的制作过程和一些自己的想法。从微观到宏观,谨小慎微又能随心所欲,用他自己擅长的语言方式来表现所知所感的沙漠。
马老师是中国当下著名的平面设计师,作为职业设计师在介入到当代艺术的创作时,显示出的却是一位多面手的功底和素养。他运用了一些高新的科技,以及传统中式的思维表达方式。其作品不仅专注于视觉因素和呈现方式的无限可能,而是更强调精神性的表达与实现,呈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极佳状态。令我更有感触的是艺术家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形式与表达方式的能力,这种凌驾和超越于一切具体艺术形态之上“游于艺”的状态,是一位职业艺术家可遇而不可求的。作为我的老哥、同事,我不胜羡慕、钦佩不已。
陈磊 清华美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 清华美院国家形象视觉设计研究所所长
陈磊 清华美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 清华美院国家形象视觉设计研究所所长
首先祝贺马泉老师的作品展顺利开幕。从1993年留校工作算起,我与马泉老师已同事28年,对他的艺术思考与发展历程比较熟悉。
有人说,马老师实现了从设计师向当代艺术家角色的转型,马老师自己并不这么认为,他说自己只是不断在尝试突破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的边界,探索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视觉表达语言的可能性。我个人也非常认可马老师对自己的定位,视觉传达设计就是一门基于媒介进行有效传达信息的专业,在今天数字与AI技术深刻影响媒介发展的时代,这种跨媒介的视觉语言探索与时俱进,具有很强的学术意义。
马老师对沙漠情有独钟,越过边界进入沙漠则充满着未知与挑战,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深刻思考和认识许多东西,马老师在视觉艺术中的探索何尝不是如此。
文中言 清华美院绘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委员
文中言 清华美院绘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委员
一直知道马泉老师在做有关沙漠的艺术,而且做了很长的时间,去年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做了叠加态艺术大展,看到了很专业的各种推送,但今天在现场看到了马老师从数量、体量巨大的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实体作品时,还是被深深的触动了,有些想法愿意和马泉老师交流、沟通,也是对自己今后进行艺术创作的一个思考。
心静与真实
在这个拼速度、看出镜率的烦躁时代,马老师能够十几年如一日,对沙漠这个既远离人们日常生活状态,但又和每个人的现在与未来其实有着千丝万缕内在联系的主题,进行了多角度、层面的艺术思考,音乐、影像、版画、水墨、铸造,形式上看似多样繁杂、但其实我觉得是马老师在叩问自己真实内心的一个艺术过程,这里面有一个主线或者说点很明确,那就是心很静,很真实。人的真实,思考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因为心静,马老师才可心无,钻到只有属于他的那个世界里面,在里面恣意妄为,满地打滚,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心静的真实,不同的材料、形式、色彩、质感完全不会干扰他沙漠的个体思考,只会不断地强化他的艺术表达。也是因为真实,我们在看马老师作品时,首先看到的就是沙漠,微观的沙砾、上帝视角的漠野,一个马泉的沙漠世界。
模糊与克制
看得出马老师在做这些作品时,模糊了设计与绘画的边界,模糊了材料、技术的边界,有一种隐隐的克制。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在设计领域的教学与创作三十余年,马老师已经是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设计思维按道理说应该是习惯成自然了,会随时带到作品中的,但我在各类作品中完全看不到设计的影子,很多时候更像一个纯粹画画人的状态在做事情,完全没有明确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那个强烈的想法就去做了,不停地做,直到激情完全释放才心满意足地坐在那里静静地回味着、思考着。材料、技术在马老师作品里是一种模糊的自然状态,很安静,不事张扬,这种自然状态,我认为也是一种克制,它可以让作品更为纯粹。我想这种克制在艺术创作时其实是一种难得的冷静,是一种驾驭创作自信的体现。
关东海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副教授
关东海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副教授
存在于地球上的沙漠似乎就是与人类文明对立的,中国西北的沙漠是东西方陆路交通的巨大阻隔,千百年来人们与沙漠抗争,居住在沙漠边缘的人们则在适应中对沙漠充满敬畏。很难理解和想象马泉老师十年如一日的沙漠探索,那一定是一个由恐惧到相识相知再到迷恋的一个过程。他只身在沙漠腹地所亲历和感受到的,那些努力通过影像、音乐和画作向观者或朋友传达和诉说的,永远也无法全部充分地传达给每一个观众的内心。一个人生命历程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就是要好好地感受这个世界,艺术家则将感受到的不断升华,凝结成哲思,观者所能获得的当是从这种精神滋养所获得的振奋心灵的力量。
赵健 清华美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 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成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赵健 清华美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 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成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其实,我观看马泉教授的这个展览远不是从今天开始的,他目前这样的“叠加态”让我不断地回想起这十多年来他的心路历程。马泉的艺术创作源自于他对生命、自然及其内心世界的最原始的、纯粹的冲动。为此,他与沙漠结缘,而一次次冲进沙海之后所得到的“广大寂静”才是其对生命理念与艺术形式凝练和升华的场域。在他的过程中,因为原始的冲动而无畏,由于单纯的朴素而直面。还有,时间的维度:等待与忍耐,那些孕育在内心的能量态是勇敢的、饱满与复合的。现在它们爆发出了!在我看来,这样的艺术生命过程和状态更值得去尊重,其存在的价值更值得去思考。
在另一层面上,马泉的作品创作样态还充分展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优秀学术传承。作为大学教师,老马始终关注对艺术的思考又让自己的状态与单纯的艺术家有所不同,而作为一名设计学科的专业老师,他又坚持清醒地不让自己的艺术设计视野受到行业发展的局限,期望并努力地向学生和社会受众展现出设计学科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基本内容,以及它们能得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封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主任,副教授,青年艺术家
封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主任,副教授,青年艺术家
马泉的老师作品中,“人”是缺位的,沙漠与时间的主题显得空无且庄严。
一直以来,我们将艺术定义为人的审美活动,将艺术品界定为人的创造,将艺术馆看成是人的空间,这都是基于“社会-自然”的二元对立观所产生的概念。在人与自然最近的一次比拼中,COVID病毒借助宿主的移动能力成功实施反制:不仅剥夺了人的出行权利,把人类囚禁于他们的居所,更自赋了其无国界移动的超级特权。人的缺位显示着自然正在攻城掠地,实现龟兔故事的逆转。马泉老师的作品调动了综合的感官,用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将其在荒野中的领悟凝成物质的存在。这存在中所包含的自然观将艺术定义为地球的审美,将作品定义为环境的创造,也成功将艺术品的展示空间定义为自然的空间。
马泉老师艺术的种种“定义”,反映了艺术的范式正在从“人-社会”的叙事拓展至“非人-地球”尺度的一种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当代艺术的创作方法、美术馆的构建原则、艺术史的书写方法都在逐渐被颠覆。
“马泉作品展”展览海报
据悉,原定于11月21日至12月5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的“马泉作品展”展期,将延长至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