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中国水墨年鉴论坛活动月拉开帷幕 首场主题论坛“中国画还是水墨画”举行

中国水墨年鉴论坛活动月拉开帷幕 首场主题论坛“中国画还是水墨画”举行

时间: 2021-04-19 21:51:37 | 来源: 艺术中国

“中国水墨年鉴”论坛活动月第一场

2021年4月,中国水墨年鉴组委会联合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嘉德文库、PAGEONE书店、中策艺术、艺术北京、北京画廊协会、新光大中心安美术馆、中国现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中央美术学院艺市周刊及多家媒体共同合作开启“中国水墨年鉴”论坛活动月,活动将组织三期论坛,通过线上、线下联合的方式,聚焦水墨艺术创作、研究、市场、收藏,汇集从事创作、策展、研究、出版、传媒、收藏及市场等艺术行业生态中的资深从业者,共同探讨中国水墨艺术在当下的探索与方向,2021年度“中国水墨年鉴”的筹备工就此正式启动。

“中国画还是水墨画”主题论坛现场

2021年4月15日下午,“中国水墨年鉴”论坛活动月第一场“中国画还是水墨画”主题论坛在嘉德艺术中心1楼嘉德书店如期展开。本场论坛特邀主持人为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当代水墨负责人李伟先生,邀请嘉宾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水墨年鉴2020》主编赵力教授;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当代水墨专家贾云涛先生;当代水墨收藏家刘山先生;艺术史博士、嘉德文库主编杨涓女士围绕“如何理解中国画与水墨画”“学院在项目中的参与与意义”“如何看待价值与价格之间的转换”“水墨艺术收藏的标准”“中国画、水墨画、传统水墨、当代水墨在学术研究与图书出版中的概念界定与区分”等问题展开讨论。以下撷取部分讨论内容: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当代水墨负责人李伟

如何定义中国画和水墨画?

李伟:今天很难得在嘉德艺术中心书店和几位专家聊一聊水墨的话题,什么是中国画和水墨画?这个话题对于专家、藏家、画廊的定位认知各有不同,先请赵力老师从学术角度给大家做一个阐释。

赵力:因为我们编辑《2020中国水墨年鉴》,“中国画还是水墨画?”也是我的导师薛永年先生的一篇文章,实际上这个问题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它的概念本身必须要界定。当然对于“中国画”还是“水墨画”的界定本身就是一个立足点的问题,它需要有一个大的语境。中国画的语境是在20世纪上半叶以来,随着西方的油画艺术的引进,在中国开始扎根的语境下,由此而产生的中西文化的对撞过程里,中国有识之士或者是坚持文化立场的文人、精英讨论的是我们艺术的传统往哪里走的问题?在这个民族国家的语境下,用民族性讨论命名自己的艺术,“中国画”是那个时候的命名和立场。进入到水墨画,我们说中国画与水墨画,实际上水墨画的概念在改革开放以后变成了非常重要的讨论话题。这个变化也和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融入到全球化的背景下去讨论多元性文化的建设相关。尤其是在这个过程里,中国逐渐强大起来,在文化的方向上慢慢自信了,因此我们并不以中国绘画的方式,或者说中国的名字来命名自己的艺术,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更多的、全球性的介入和参与。所以从80年代开始来谈水墨画的问题是一个有很大的开放性的讨论,这是这样一个语境的需求。

我是80年代进入中央美院,那个时候我们觉得当时说“中国画”的概念已经有点儿老了,需要有一个更开放性的概念就是“水墨画”,80年代到90年代,一会坐在我身边的贾云涛先生、刘山先生都会谈到这个问题,对于不以民族国家为定义的一个艺术的形式反而会有更多的讨论空间。在80年代、90年代有大量的留学生到中央美院来学习,我们那个时候叫做水墨画而不完全是国画的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水墨的艺术形式变成大家更加能参与、更能讨论的文化问题,而文化问题在80年代、90年代到现代是一个全球化讨论的问题,我们希望从中国画转到水墨画的这个过程里面,能够让我们本民族的艺术或者是当下艺术的形式成为全球性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或者说文化问题,是有这样一个初衷。所以从我的角度去看的话,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一是历史语境的变化;二是有很强的主观意识,是中国人的一种主观意识和我们怎么看世界,我们怎么去研究的一种方法论的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水墨年鉴2020》主编赵力

李伟:谢谢赵老师,赵老师的阐释让我们理解了水墨这个概念有更大的包容度,更利于和国际艺术语言的对接。但是在市场当中跟广大的藏家和行家、书画爱好者们交流时还是有很多认知的屏障和逻辑的分歧,请贾云涛老师跟我们分享一下。

贾云涛:水墨绘画实际上更宽泛一些,而且水墨画更加具有延展性,它可以有更加跨越本民族的技术和表现手法。中国画在民国年间是一种国粹主义的表现,所以以国家地域为主而定义。80年代有大量的艺术家投入到水墨画的创作、研究,以及新的审美制定上,因此,这一批艺术家实际上是后来在艺术市场当中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代。这么多年,中国书画或者是中国水墨绘画实际上在整个艺术市场里是迭代的过程,包括我们看早期从80年代开始算起到90年代一直到2000年以后,最早是我们那个时候在关注的具有实验主义的这些艺术家,这是那个时候大的时代背景决定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些名家,他们实际上是从年轻时代一路走来,身体力行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供我们后来的人去观看。

刘山:谈到水墨界定,刚才赵老师说的很对,从学术来讲实际上是时间的界定,也就是说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从20世纪初西方绘画进入,包括中国的这些艺术家出国留学,把西方绘画跟东方绘画融合,出来了“水墨”的定义。水墨的定义根据国内发展的时间又有界定文人画,文人画对应的其实是宋元时期文人画的体系,包括新文人画和之后的新工笔、新水墨的概念,其实都是在整个水墨范畴里面。

对于我自己收藏的体会,如果谈中国画的收藏体系甚至说可以按照季节收藏,按照不同的身份收藏。分类的差异性比较大,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包括我们有一些去国外的艺术家创作出来的水墨画,就已经在国外形成了中国东方文化,它是作为一个东方文化的媒介在国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果从收藏角度,国外藏家认为谈中国画是China,如果谈水墨画是具备当代性的,题材上具备一定的当代性,跟它空间的关系也具备当代性。再有一点是他理解的是Ink,我特别关注过,老外理解的水墨是一个“墨”的概念,不理解水。其实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根本,也就是中国画水墨的根本是怎么用的墨。

艺术史博士、嘉德文库主编杨涓

出版中的中国画和水墨画

李伟:在水墨和书画出版里边,我们请杨涓老师跟我们讲一下出版遇到水墨和书画这种名词界定的时候是怎样的一个情形?另外水墨跟中国画,中国画、水墨画、传统水墨、当代水墨在学术研究与图书出版中具体的概念有没有什么区分和界定,包括这几年您在出版工作当中有没有觉得当代水墨目前出版上是否具有活跃性?给我们介绍一下。

杨涓:对于同一个艺术家,实际上界定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水墨名家,一个是近现代中国画大家。所以这就让我们思考,作为一个编辑,我们一定是有我们的角度,经过采集和选择,才会有不同书的最后呈现。我理解这样一些概念的区别和差异实际上是根据不同的参照系和坐标系,甚至是在不同的语境下才会出现的,所以回到《中国水墨年鉴2020》这本书,书的编纂实际上是选择的是76位艺术家,当时展览的时候是44位艺术家,有这样一个差别。所以一个展览的呈现,它是由策展人通过他的讲述方式、几个板块给我们讲述和展示当代水墨的一个现状,一本书的编辑同样也是一个“平面的展览”,也是通过编辑的选择、编辑的排布来呈现当代水墨的大观,这是我看到这个书的一个选择,整个对于艺术家,包括赵老师还有专业委员会希望去选择。艺术家的作品就是一个样本和个案,年鉴呈现的恰恰是关于当下水墨创作的生态,非常生动及时的把这些艺术家创作的积累,包括创作之前探索的结果和成果呈现在我们年鉴里面。因为年鉴这种形式和一般的画集不太一样,对于当下性、及时性、收集整理有时间维度的界定,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年鉴是非常专业又具有代表性的。 

从现在的出版,包括80年代以后其实水墨概念已经非常普遍了。任何一个展览基本上都会有相应的出版物、画集或者是在不同的范围内的一些研讨活动。但是对于出版的数量和大众的接受程度来讲,还是远远不如中国画这个概念深入人心。就拿现在书店的一些出版物来讲,当然我们对这个书店的界定可能是经典艺术对他的定位多一点。所以关于中国画的一些书在书店呈现非常多,都是经典范围的、对于经典中国书画的解读和呈现。 

相比较来讲关于水墨这一类型经典文本比较少。尽管是在一个更集中的圈子里边会有一些阐释,对于大众来讲相对是比较陌生的一个概念。我也觉得这样一个《中国水墨年鉴》的出版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当代水墨的文本是一个线索,大家可能是通过这样一个线索了解中国水墨。我也记得在书里前言里殷老师有一个文章讲到当代水墨的藏家真的需要有西方艺术的背景,了解西方艺术的一个发展,整个学术的修养,视野都比较宽泛的一些比较好的有基础知识建构的人们才能称为当代水墨的藏家,所以应该是有门槛的。尤其是到了80年代现代水墨的发展其实是和西方现代艺术有天然的亲缘关系的,我们很多的线索都可以从西方艺术那边找到,它是一个更为复杂、更为全球化的语境。希望包括书店以后有更多宣传,也帮助藏家提供更多好的文本和出版物,整体上提升大家对于当代水墨的认知。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当代水墨专家贾云涛

水墨的收藏和未来

李伟:刚才把水墨的概念和书画的概念做了一个简单的厘清,大的关系已经有了,现在有请贾老师跟我们讲讲怎么看待水墨的收藏和未来。

贾云涛:做了这么多年的水墨,后来又做了四季、书画、包括近现代、古代这一块,我个人最大的一个感触是如果你是一个推波助澜者,推动这个市场的人,其实你应该要站在风头浪尖上,同时要看的相对准确一些,你提供给市场什么东西,大家怎么去理解。所以我记得我当年在做水墨实验这一部分,当时是从80年代到90年代整个十年有非常多的艺术家在做实验性的艺术,现在可以理解为是观念艺术,像谷文达、徐冰、仇德树、贾又福这些艺术家,他们在当年可以说是“新锐艺术家/先锋艺术家”,他们的轨迹和理解水墨的态度,其实到现在我们再看还是一以贯之的。一个好的艺术家一直在坚守自己的态度,我们从业者应该看到这一点,还有一个问题是在这个时代很难泯灭一个艺术家了,所以他的所有的艺术形式、艺术样式其实都展现给大家了,我们应该认真地去捕捉他,能够给这个市场更大的可能性。

也有几个朋友前两天还有人在问我行情的问题,我觉得行情一直在,包括当代艺术,其实大家很多关注现在当下的价格,刚才我也说了是一波一波的,是迭代的,回过头去看以前的艺术家,尤其是传统当中的艺术家,一个时代实际上能剩下来的就是那么几个最优秀的,但是也会有一些中间的力量,如果有信心应该坚持自己,至于真正能不能好,是市场说了算或者是买家说了算。第二,我比较看好未来。很多人说现在中国当代水墨行情并不好,可是它有过好的时候。今天看到像潘天寿,近现代十大家或者是十二大家,这些是标杆性的人物,他们的高起可以打开我们大家的想象空间,包括对近现代的想象空间。这两年可能是略微碰到一些低迷的市场,但是并不应该沮丧,因为还会再往前走。而且现在70年代、80年代包括90年代的这些艺术家,成熟作品已经在市场上了,已经可以让很多人去关注他们或者是收藏他们,我比较看好。

李伟:贾老师很看好当代水墨的市场未来。我作为具体的从业者,我可以讲的更具象一点,当代水墨作为有收藏属性和投资属性的一类艺术品,多少带动了资本浮躁的状态和周期感。从事当代水墨创作的艺术家成千上万,为何中国水墨年鉴就遴选了76位?其实选择最重要。现在进入当代水墨的收藏、投资,是成本最低,空间最大的时候,关键在于选择。像股市一样,股市再好你进去也不能随便满仓,水墨年鉴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非常专业的一个选择,在这里面基本上方向首先就不会错。我们还想听听山先生讲一下他个人的收藏审美趣味,个人选择艺术家收藏的标准以及市场投资的相关情况。

当代水墨收藏家刘山

刘山: 《中国水墨年鉴》在这个时候出来其实非常有意义。第一,刚才我们谈论的话题,一个是中国画和水墨画?再有谈水墨的当代性。现在又定义了当代水墨或者是新文人画。我们看中国当代水墨也是分成几个层次的,《中国水墨年鉴》无法非常全面的把中国水墨的方法论或者是中国水墨全说出来,但是至少在中国水墨历史上提出一个问题来,而且这个问题是永远的问题。针对我个人来讲,我从古董、家具、文玩收藏进入到水墨收藏,之所以进入水墨收藏是因为我没有达到理解当代艺术的程度,对它的解读性不够,至少在艺术史方面我也做过一些学习,也看国外博物馆。比如西方绘画油画或者是写实绘画能直接看得懂,解释成本低。从解释成本低这个角度,将来藏家基础会随时进来。

我们去看水墨将来的市场,实际上角度不要局限在水墨,完全局限在艺术家的创作语言、观点上。比如说这个观点,如果从投资角度至少有两个市场观点:一个是纯中国化的,也许针对的藏家群体是占99%的群体;但是当代性的群体也许是有一定国际语言的,藏家群体也许占1%、2%的比例。所以从藏家角度肯定是具备将来性的。第三点,作为个人的收藏经验,这五年我在做当代陶瓷、当代水墨推广的同时,也在收藏架上绘画和摄影。从我做推广及画廊经营的角度,同时是收藏家的两个角色的角度,如果看未来性就是价格所在。它的决定点也是由它的价值点决定的,它的语言的唯一性、材料的唯一性、观点的唯一性或者是作品的唯一性,也许有一些完全从价格角度考虑的,但是不具备唯一性没有持久性。

“中国画还是水墨画”主题论坛现场

活动信息:

“中国水墨年鉴”论坛活动月

指导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

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水墨年鉴”组委会、嘉德文库、PageOne书店、中策艺术、艺术北京、北京画廊协会、新光大中心安美术馆

协作单位: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中央美术学院艺市周刊

媒体支持: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艺术中国、雅昌艺术网、在艺、ArtPro、凤凰艺术、艺术客

论坛第二场主题:水墨中的女性空间

时间:4月27日下午2:30-4:30

地点:PageOne北京坊3F

特邀主持人:曾焱(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嘉宾:

彭薇(知名艺术家)

章燕紫(知名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主编)

康春慧(知名艺术家)

论坛第三场主题:全球艺术市场中的中国当代水墨

时间:4月30日

地点:2021艺术北京博览会论坛区下午3:30-5:00

特邀主持人:瞿丹(“中国水墨年鉴”组委会编委)

嘉宾:

马学东(嘉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监)

李兰芳(北京画廊协会会长、艺凯旋画廊负责人)

谢晓冬(在艺科技及在艺云创始人)


“中国水墨年鉴”论坛活动月海报

中国水墨年鉴论坛活动月拉开帷幕 首场主题论坛“中国画还是水墨画”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