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文宣帝高洋命樊逊和文士高乾和、马敬德、许散愁、韩同宝、傅怀德、古道子、李汉子、鲍长暄、景孙及梁州主簿王九元、水曹参军周子深等11人,借邢子才、魏收的家藏古籍,刊定国家收藏的《五经》诸史……
请用横屏观看
《北齐校书图》北齐 杨子华
一堆北齐知识分子坐在床榻之上正忙得热火朝天。他们全情投入,奋笔疾书恨不得把生命全部都献给祖国的文化事业。但是好像也不太对,这幅画名为校书,女婢、小厮们就在周围来来去去,忙着伺候他们,这是一个什么氛围?在这支北齐披头士中,图中画三组人物,占画面中心的四个里边儿有两个不是在工作,大伙儿到底是在开趴体呢还是校书呢?
我们先来聊聊作者
——北齐传奇画师杨子华
这位画师传奇在哪?
在于——
1、真迹没几个人见过……
杨子华在长安等地画了很多壁画,但到今天都已经了无踪迹。只有一卷传为宋临的《北齐校书图》是我们今天唯一能见到的杨氏的卷轴画。《北齐校书图》的创稿人相传是杨子华创稿,后由唐代画家阎立本再稿,而学术界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杨作、阎作早已失传,流传至今的是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的宋人摹本。
2、看他的画能看出幻觉
他擅长画贵族人物、宫苑、车马,所画马尤其生动逼真,逼真到让观画者夜间好像听到马索水草而嘶鸣。逼真到产生了幻觉……简直比纳尼亚还传奇。他所画的人物有别于顾恺之、张僧繇等人的“秀骨清象”,个个鹅蛋脸,体态丰满圆润,他的技法对隋唐影响深远。
3、title大,粉丝重量级
御用画家,时有“画圣”之称,非有诏不得与外人画。直到唐代吴道子才接替了这个称号。后世还有古代kol出来为他打call:
如此赞誉之高,为什么杨子华会把校书画成了趴体?
北齐,历史上一个怎样的存在?这得从老东家说起!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神奇的时代,涌现了很多放浪形骸、不受拘泥的名人。借这一幅古画窥见那个时期的名士风流。正如鲁迅先生指出的,魏晋名士好裸体,是因为服寒食散的结果,是不得已。知识分子学会了南朝的虚浮,一群志趣相投的士大夫凑在一起,进行“散发裸身之饮”,本来校书是好事,而北齐把“好的不学净学坏的”这句话吃得透透的。
于是出现了眼前的大型古代趴体。要想象这些一千六七百年前的“披头士”是怎么“脱衣露头”、酣饮累日的,当然最好看《北齐校书图》。
文宣帝高洋
北齐正式建国当是从高洋称帝开始,但是政权的奠基人是东魏权臣高欢,高欢一共生有十五子,第二子高洋,其貌不扬,却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23岁时,他接过逝去的哥哥的权杖后,毫不犹豫地废了东魏孝静皇帝,自立国号齐,史称“北齐”(也称后齐、高齐),他刚即位时重用贤才,减少冗员,肃清吏治;而且他善于征战,屡次击败北方的柔然、突厥、契丹;还曾打败南朝的萧梁政权,拓地至淮南。征伐四克,威振戎夏
不过他后期走偏了,走向荒淫暴虐,但他是活得最久的北齐皇帝,活到了34(虚岁)……这幅《北齐校书图》,正是他建立北齐初期,还算励精图治,渴望着从文化上强国,用汉族的文化配合鲜卑的务实的体现。
我们再回到画里来
画面中心几位穿吊带裙、披薄纱,大腹便便却自信满满的大爷文臣,他们引领着古代文人fashion的最尖端,杨子华笔下的人物个个鹅蛋脸。文臣、秀才、侍从一共十九人共同呈现出古代男团即视感,不仅如此,画中所用物品,所穿服饰都反映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相交融的历史。
裲 裆、縠
小背心吊带,轻纱透视装,都是古代北方民族最fashion的服饰。裲裆,亦名“两当”。《释名·释衣服》:“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男女皆可穿,是后世“棉背心”的原型。《玉台新咏·吴歌》:“新衫绣裲档,连置罗裙里。”而披肩的布料叫做“縠(hú)”,是质地轻薄纤细透亮、表面起绉的平纹丝织物。《周礼》:“轻者为纱,绉者为縠。”古人的穿衣自由,比你想象的大胆,男人性感起来,似乎也没有女人什么事。穿着随意,正反应了南北朝时期的服饰特点。
对于这个现象,有人觉得有损市容,有人觉得这是天人合一。反对的一方上街头给大爷们发T恤,支持的一方则搬出来历史引经据典:谁说这样穿不得体,古人早就这么穿了!时代越来越进步、开放,甚至在北京街头,你也可以自由的欣赏夏日比基尼,虽然模特由大爷们担当。
占c位这哥儿们就是正在奋笔疾书的安静的美男子樊逊
另一哥儿们是背面,盘膝而坐,琴的一角搭在腿上,一角搭在榻上,有可能是这个擅长弹琴,是吧,自己写累的时候临时给大家奏上一曲,伸右手拉住右边一人的腰带;而右边这位似乎想逃酒下榻,一童仆正给他穿靴。
还有后面一人手执毛笔,一手举着刚写完的书绢似在审阅,头也不抬,继续奋战,就像眼前的这些都没发生一样。
画面左侧有奚官(养马的)三人(最左侧为胡人),虽然是配角,可人家也掌握了不忘镜头的自然摆拍,而一灰一黑的俩马儿,比那仨还懂得与镜头眼神交流。对配角也是严谨对待,描绘得神情生动,设色标美。
杨子华在《北齐校书图》里边儿还有什么有趣的创建呢?高洋这位领导,确实给了校书这件事足够的重视。至少资金上看绝对是到位了,一共四个编书的人居然有九个人在那儿伺候。这九个人有牵马的,有提鞭的,这是随时准备着去哪儿取资料而安排的专车。还有扇风,伺候笔墨纸砚的,这些都是保证工作的舒适程度。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杨子华不把中心这四个人都画成奋笔疾书的样子?而是一面是积极的另一面让人忧虑。咱们仔细想想,如果把那两个正在写的人刨除掉的话,我们再看这张画,你会发现这个情景好像在南朝代已经持续了好几百年,文人们风流不羁,不是修道就是信佛,不是清谈,就是游山,他们掌握着最好的社会资源。
在杨子华的画里边儿,他如实的反映内容,不加修饰,只求客观。也不去强化自己的观点,这点非常难得,相比之下,我们看顾恺之、张僧繇都太浪漫了。
洛神赋 局部 阎立本
即使时隔1500年,杨子华的《北齐校书图》在当时有着很大的进步,视野放得更平更接地气,关注的也更细致,整个情境感也更强。
《北齐校书图》的珍贵,在于它最初的产生距七贤、八达生活的时代不远。所有的文人都想当竹林七贤。所有的人都想当李白,可是李白放在今天就是典型的富二代,并不是想当就能当。所以在我们漫长的中国文化史上,文人的形象几乎是千人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遇到一张这样的画,还是应该激动一下。
杨子华分明是一个现实主义大师,今天我们再看这张画的时候,仍然是不需要任何的联想,直接可以感受到当时那个场面是什么样的,好像我们可以身临其境一样。
西方至少到了文艺复兴晚期才能出现这种级别的素描。完全忽略技巧,极端朴实的去表达自己心中的形象。这些画完全用不可涂改的颜料一次成型。很多今天看来寻常的事儿,但是第一次真正被做出来,得需要巨大的创造力才能达成,在这点上,杨子华被称为画圣是当之无愧。(黄雪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