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高峰之路,开启《中国美术报》新征程

高峰之路,开启《中国美术报》新征程

时间: 2020-08-31 16:22:53 | 来源: 艺术中国

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展览现场

8月28日,伴随着北京秋日的万里长风,《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开馆展“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如约而至。此展由《中国美术报》社主办,《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承办,展览分为山水篇、人物篇、花鸟篇三个专题展,此次开展的山水篇,展出了崔振宽、李宝林、姜宝林、赵振川、龙瑞、许钦松、张伟平、张志民、喻国玮、何加林、卢禹舜、马刚、旷小津、方向14位艺术家的56件作品。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外景

对于《中国美术报》社来说,出刊200期之际,“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的启幕以及《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的正式启用,不仅是报社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新征程的新起点。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张士军对《中国美术报》出刊200期以及《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开馆展“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同时,他希望《中国美术报》站在新的起点上,为中国美术的发展继续发挥舆论引领的作用。

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嘉宾签到

高峰之路,彰显学术定位

“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参展艺术家年龄跨度从“30后”到“70后”,其中既有德高望重的画坛前辈,也有堪称中流砥柱的画坛中坚。这些艺术家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自觉,在各自领域以极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探索研究,以宽广的文化视野观照古今与中外、历史与现实,反映出新时代中国画坛的生机与希望。

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们,也对展览寄予了极高期望。《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尚辉介绍,这个展览梳理了当代中国画坛的坡地和高原,希望在平缓温和的画坛激起学术奔涌的浪潮,烛照人们期待已久的走向“高峰”的道路。《中国美术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王平表示,借此契机抛砖引玉,让广大艺术家主动“求真求异”、树立“高峰意识”,主动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于洋希望通过展览,密切勾连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以点带面地呈现当代中国画创作与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其可能的未来指向。

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嘉宾观展

在展览现场,参展艺术家们对展览主题“高峰之路”,也纷纷表达了各自的理解。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李宝林认为,“高峰之路”这个主题对美术创作有着引导意义,“作为艺术家,我希望自己在艺术上的探索和尝试结出的果实越长越好,在艺术追求上继续深入,不轻易被潮流与时尚左右。”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姜宝林表示,把中国画艺术转型发展由“高原”推向“高峰”,把中华民族的艺术发扬光大,是我们共同的担当和志向,这个展览抓住了推动中国画发展的根本路径,意义深远。

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也表示,对艺术家来说,创作是中心工作,作品是立身之本,努力创作出代表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来攀登时代的高峰,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喻国玮认为高峰是一面旗帜,也是一种引领,艺术家们取长补短,把“高峰之路”铺平,就能早日达到“高峰”。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马刚评价说,展览呈现了开放、包容的态度,是一次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乃至山水画本体原动力的深刻探讨。

作为《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开馆展,“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也被赋予了一层特殊的意义。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画学会名誉会长龙瑞评价说,展览突破了以往中国画展览中的“大”和“空”,紧扣中国画当前的创作实践,表达了美术媒体应有的态度和声音。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许钦松表示,《中国美术报》覆盖了纸媒、新媒体、展览活动、学术研讨、美育培训等领域,已然形成了一个品牌,主办的这个展览会给年轻一代以创作引领和导向。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张志民谈道,《中国美术报》具有天然的学术背景和宣传优势,所以这次画展在组织上很有创意,学术性非常强,这种单纯的学术交流颇具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聚会的品格,具有大格局。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也认为,《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有《中国美术报》的学术品牌加持,一定能做出更多的精品艺术项目。

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嘉宾观展

“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继山水篇之后,将随之展出王有政、冯远、苗再新、范扬、杨晓阳、徐里、王辅民、尚可、于文江、方土、李晓柱11位艺术家在人物画方面的开拓,以及陈家泠、张立辰、郭志光、郭石夫、霍春阳、何水法、陈永锵、贾广健、莫晓松、乔宜男、王来文、范治斌12位艺术家在花鸟画方面的创新。正如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美术报》事业发展部副主任李回源所说,“高峰”不是终点,只是艺术发展动态过程中的一部分,艺术家将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展览座谈会上,参展艺术家李宝林、姜宝林、龙瑞、许钦松、张志民、喻国玮、马刚和学术主持尚辉、王平、于洋,以及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青云,《中国美术报》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张苑等嘉宾,围绕山水画的当代探索与突破展开讨论。

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嘉宾观展

开拓创新,不负时代使命

五年的积极探索,让《中国美术报》收到了来自美术界众多领导、艺术家和学者的支持与鼓励。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对《中国美术报》的发展非常关注,在参观《中国美术报》新搬迁的办公楼和新启用的艺术中心后,也对《中国美术报》的发展构架和方向思路表示赞赏:“《中国美术报》拥有一批专业素养较高的员工,富有朝气、上下齐心的发展状态,让我相信《中国美术报》将承担自身的使命,成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离不开的报纸。”

卢禹舜见证了《中国美术报》五年来的发展历程,他说:“在纸媒发展式微的形势下,在当下的数字化时代、自媒体时代,《中国美术报》不仅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更保持了国家级专业媒体应有的态度,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认为:“《中国美术报》一直坚持对当前的学术问题、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深入报道,就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并以多篇文章构成专题的形式来呈现,体现了专业报纸的学术站位和高度。”

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嘉宾观展

这种期待与赞许,也督促着《中国美术报》努力探索新方向,在加大新闻报道和选题策划之外,报社开启了多元化发展的新探索。

《中国美术报》社原社长兼总编辑、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表示,随着《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的建立,希望《中国美术报》能走出一条学术研究、展览推广、美术创作和产业形态相结合的新道路,形成产业和学术的良性互动。

在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纪连彬看来,从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到配合展览空间的全方位发展,《中国美术报》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也将越来越重,《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的成立,是《中国美术报》多元发展的新起点。

王青云表示,《中国美术报》有一支年轻的队伍,充满了活力,中国国家画院也会加大对他们的培养力度,开拓他们的视野,为《中国美术报》发展提供更多新的思路。

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嘉宾观展

多元发展,新机遇、新起点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的开馆,也是《中国美术报》转型与改革的一个缩影。基于对自我肩负责任的深刻认知和对媒体发展的深度思考,《中国美术报》居危思变,依托平台优势,逆势推进经营业务的开展,先后成立了事业发展部、会展活动部、美育工作室三个部门。

事业发展部积极整合艺术家、理论家、媒体等资源,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和行业影响力打造品牌项目。《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开馆展“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正是着力打造的品牌项目之一。此外,正面向全国组织开展“名家美育课进校园”公益活动,还将组织策划“名家美育课进社区”等公益活动。

会展活动部成立以来,成功承办了一系列会展活动,如2019年先后承办了“正道沧桑——刘宝纯诗书画全国巡展”、湖南美术馆开馆首展“第六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和“翰墨流金——中国国家画院经典美术作品展”“濠江新韵——庆祝澳门回归二十周年主题美术作品展”等展览,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此外,还自主策划了“我的祖国——国画经典中的新中国校园图片巡展”等活动。

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嘉宾观展

2020年上半年的展览暂停键在7月份得以重启,会展活动部以“冲锋”的状态出色完成了“刻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之汉隶十二品新探大展”“春华秋实——中国国家画院扶贫主题采风写生作品展”“‘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藏叶浅予作品系列研究展·叶浅予自选速写作品研究展”“繁花似锦——中国国家画院创研新楼启用特展”等一系列展事的承办工作,标志着《中国美术报》会展活动部迈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美育工作室突出专业性、学术性的成人美术教育培训,分为三大板块进行美育事业的开拓。一是以学术引领美术学科的创作班,近期将推出中国画及书法的创作班。二是解决技法问题的课题专项班。今年暑期与青岛山水画院合作举办了“崂山新韵——中国画山水课题研修班”,随后,“线性的高度——中国人物画白描与写意课题研修班”“中国画青绿山水与传统生活美学”等课题班也将陆续推出。三是推出“跟着名家去写生”系列活动。今年8月,“写生作品化暨贵州少数民族特色人物写生课题研修班”在贵州开班,未来还将推出一系列国内外的游学活动。

面对新时代的新机遇,《中国美术报》积极探索发展之路,以《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启用为新起点,继续不畏前行,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初心不改,谱写新曲。

崔振宽 伟岸之五 中国画 248.5cm×126cm 2019年

李宝林 灵山古韵图 中国画 173.5cm×93cm 2018年

姜宝林 2020•22号 中国画 84cm×123cm 2020年

赵振川 巴山流水岩 中国画 180cm×98cm 2020年

龙瑞 此处是仙乡 中国画 137cm×69cm 2018年

许钦松 长江揽胜 480cm×680cm 2016年

张伟平 云山万千娆 中国画 35cm×45cm 2020年

张志民 魏晋遗事 纸本指墨 178cm×100cm 2018年

喻国玮 日映红海滩 中国画 180cm×96cm 2020年

何加林 曲水流觞 中国画 200cm×200cm 2019年

卢禹舜 天地大美 中国画 240cm×203.5cm 2014年

马刚 河西马蹄寺写生 中国画 30cm×42cm 2019年

旷小津 辉煌岁月 中国画 230cm×180cm 2001年

方向 湾区 中国画 182cm×144cm 2019年

高峰之路,开启《中国美术报》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