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来自黄河之滨的赞歌王同仁的艺术创作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4-02 13:04:44 | 出版社: 《艺术生活快报》杂志

文/ 编辑 王青云 图片/ 王同仁工作室提供

《毕沙罗》-纸本水墨--54CMx46CM-1998年

编者按:

王同仁先生是我国画坛中的一位卓有成就的老画家,从事艺术创作与教学五十余载。他的许多创作成为艺术史中的经典,被收藏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他育才且爱才,桃李遍及五洲四海,许多经他培养的优秀艺术人才已经成为创作、教学领域的中坚力量。可以说,王同仁先生为中国的艺术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抗战期间,王同仁出生于甘肃兰州的一个劳动人民家庭。中学时期,他授业于黄胄、裴元生先生,1955 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彩墨画系(后改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师从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李可染、李斛等中国近代画坛的重要名家;1961 年毕业后留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任教,1973 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

翻开先生的画册,如同翻开一部史诗,这些艺术的结晶犹如历史长河中闪烁的星辰,诉说着比历史更真实的故事(亚里士多德云:诗比历史更真实):这里有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艰苦生活的《渔民苦》(1959),也有反映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百花山组画》(1959)、《运肥图》(1960);有对于解放军与藏民血肉情深感同身受,而创作的《高原军民鱼水情深》(1964);有“激情燃烧”岁月中,对于祖国与政治领袖的歌颂祝福,《东方红》(1967)、《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1971);也有反映中日邦交正常化后,表现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作品《花满乒坛春常在》(1973)。

改革开放以后,王同仁先生的创作题材更为宽泛,艺术语言趋于自律,浓、淡、干、湿,不同力度、饱和度的墨块与墨线,成为画面空间、造型之外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视觉因素。他溯源先秦书法、青铜器和画像砖,他的篆籀文如高山坠石,力透纸背,早期的象形文字在其笔下流露出古人活泼、浪漫的精神;同时,以篆书的笔墨技法入画,参以古朴的审美情趣,形成了他独具一格的焦墨人物画,对比强烈,远望不离座外。如《钟馗》(1991)、《艺坛巨匠》(1992)、《法国铜雕》(1996)等,画面尺幅巨大,墨迹重如铁画,被美誉为“铁线银勾”。后期作品,更强调书写性,如《塞尚》(1996)、《毕沙罗》(1998)、《巴尔扎克像》(2012)等。

在焦墨画之后,王同仁先生又通过“先泼墨后勾勒”的笔墨技法创作了泼墨人物画,用笔参入行书、狂草的审美趣味,洒脱自如,得意于像外,如《孔子先师行教图》(2001)、《讲宇析妙理》(2001)、《淡泊修身》(2001)等。

王同仁先生的艺术创作从上世纪50 年代后期开始,至今不辍。驻足于这些时间跨度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作品前,各种记忆的碎片让笔者浮想联翩,却又不知该从何下笔。对于这位艺龄超长,且异常勤奋的艺术家,绝非一两篇文章,洋洋洒洒数千字就可以概括的,故本刊节选了蒋兆和、黄胄、范曾几位中国画大家对王同仁先生的为人为艺的评述,并遴选出他的代表作品,以飨读者。若能“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笔者将不胜欣慰。

《草原雄鹰》-纸本水墨--98CMx128CM-1992年

1  2  3  


下一页关于“天柱”展的形式与内涵——策展人吴立行访谈上一页时尚亮片秀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生活快报 125期
· 专访电影“中间人”马平
· 因为“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关于“ 杂七杂八—— 青年一代的视觉修辞” 展览
· 苏盛城:中国传统山水的守望者
· 时尚亮片秀
· 关于“天柱”展的形式与内涵——策展人吴立行访谈
· “私访”冬日里的北京古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