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吕佳静 金代山海经人物故事镜17.5×0.7cm 赵春安:北京工商联古玩商会中国青铜研究会会长 在赵春安的工作室,记者见到了陈列在柜子里的那些有着深绿色锈迹的青铜镜,他小心翼翼地拿出一面镜子,“这是宋代的麻姑献寿故事镜,”镜子右侧有一个仙伯,头顶莲花金冠,如意云头簪,外披对襟鹤氅,手执佛尘据石而坐,左边人物头梳坠马髻,身穿阔叶大衫,环配叮当,手托寿礼,应为麻姑形象。“这是一个台湾藏家的藏品,我从拍卖行买过来的。”随后,他又从柜子里拿出另外一件,“这是个金代山海经故事镜。”赵春安让记者仔细观察铜镜上面的形象,“铜镜上有比目鱼、比肩兽、比肩民和比翼鸟,钮上双首叫枳首蛇。”这些是《山海经•东经》中的人物和动物,造型抽象简洁,“共同点是一面死了另一面也活不了,这是作为婚庆时的一面镜子,有着比翼齐飞、成双成对、同生共死的意思。”赵春安对每个青铜镜及镜子背后的故事都研究深透,言语中无不透露着深深的珍惜之情。 钟情青铜镜 成长在世代做古玩的家庭里,赵春安却对青铜材质情有独钟,“我父亲对字画、瓷器感兴趣,我却偏偏喜欢青铜的那种厚重感。开始是对古钱币感兴趣,偶然一次在老乡那里买钱币,他问我要不要镜子,”赵春安说,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古铜镜。“我问多少钱,他说1000块钱。现在回忆起来应该是一个汉代的铜镜,非常精美。”虽然没有买,但是那次的见识让他不仅仅是“邂逅”了青铜镜的美丽。“老乡看我没有要的意思就把东西放一边了,不一会儿就来了一个收藏老手,看了几下,也没划价就数了100张10块的给买走了。” 那次的偶遇,也正是懵懂中认识到的价值点,赵春安确定了人生中的收藏新方向。“当时年轻,感兴趣的东西比较多,像像章、烟标什么的都收藏,但是最喜欢的还是铜镜。”从85年开始收藏钱币,到93年左右就转到了铜镜的收藏,至今一直钟情于此。“现在收藏铜镜的藏家比之前多多了,之前买来后都不知道卖给谁。” 2007年,赵春安联合一些青铜器爱好者成立了全国工商联中国青铜研究会。“把全国的藏家都给聚集了起来。”另外,他还做了一个盛世青铜网站,成立了景星麟凤拍卖公司。“这些组织和网站的建设,对人们认识了解青铜器收藏有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最多的时候,赵春安存铜镜有500多块。“但是后来也精简到了几十块,玩的时间越久,看的东西越多,就会对藏品越来越挑剔,只喜欢留下一些精品。” 在收藏的道路上,赵春安也同样有着一些“难忘”的记忆。“刚喜欢铜镜那会,收藏兴趣很浓,一般都是晚上从天津往北京赶,到潘家园才夜里三点多,我就拿着手电筒和现金在市场上转悠。”因为老来,他对市场上那些卖东西的人都能认出个一二来。“当时一个卖家那里有一个黑漆古的镜子,我从500砍到了200,虽然有点怀疑,但是总觉得卖镜子的老乡有点脸熟,就信任地买了,等天亮才发现镜子是铅做的,根本都不是铜的。”现在他还老拿这个案例讲给别人听,这件“便宜货”也一直留在家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