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拍卖市场离大众距离还有多远?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3-21 09:47:43 | 出版社: 艺术中国

策划/毕武英 文/李晶

在拍卖市场陷入低迷时,一贯聚焦于藏家大鳄、天价拍品的拍卖市场开始将目光转向普通藏家。拍卖公司纷纷踏上去往全国各地征集藏品的旅程,但这个“遍地撒网”的举措似乎并没有“捞到大鱼”。

600亿元,是去年北京海关实现税收入库的数字,它创造了北京海关历史上的最高纪录;600亿元,也是去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全年成交额,但这个数字同比去年下滑近40%。与往年占尽媒体头条版面的“天价”相比,2012的“天价拍品”已不多见。对此,拍卖公司纷纷叫苦:“市场上征集困难、精品难寻。”而另一方面,很多收藏爱好者却面对手中无法送拍的藏品哀怨连连。“拍卖行征集难,收藏者送拍难”这个奇怪的悖论却成为今天拍卖市场司空见惯的场景。

你的藏品为什么送不进拍卖行

“拍卖公司啊,只收圈内人的东西。咱不认识人,没关系,东西根本送不进去。”来自陕西的老侯如此对记者解释。老侯进入收藏领域已经有十余年了,自称手里有不少宝贝,涉及的门类有书画、瓷器、钱币等,非常丰富。但近几年老侯却很不高兴。“我这些年被拍卖公司忽悠得可惨了,他们说我的东西能拍出几千万,让我交一点图录费就能上拍。可我交了几次之后,结果却是流拍!钱白交了!”在一趟趟地交钱又取回拍品之后,老侯觉得拍卖公司就是个“大忽悠”,表示此后再也不送拍了。

业内人士都知道,正规的拍卖公司成交前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高估价、图录费”只是一些不入流的公司打着“拍卖”的招牌圈钱而已。为此记者询问老侯,为何不将拍品送往保利、荣宝斋等正规拍卖公司呢?老侯解释说,自己并不了解拍卖公司的优劣,看见有人“识货”就相信了。

老侯的经历绝非个案。一位来自山西的赵刚(化名)就向记者讲述了他的艰辛送拍路。“我收藏的时间不长,但是专门收藏瓷器。基本上每个周末都去潘家园古玩市场‘淘宝’,我的想法就是在古玩市场淘货,去拍卖市场卖出,这中间肯定有不少差价。但真正做了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儿。”赵刚说,他也知道有很多不法的拍卖公司利用图录费等骗钱,所以他把藏品送到了国内知名的几家拍卖行,想货比三家,看看哪家给的估价高。但意外的是,他的藏品无一例外地遭到了这些拍卖公司的拒绝。他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在“知情人”的透露下,才知道,拍卖公司收取拍品最重要的是人脉,没有人脉,东西根本送不进去。记者疑惑地问:“东西拍出高价后拍卖公司的佣金是很客观的,拍卖公司为何有钱不赚呢?”赵刚连连摆手:“这是他们圈子的规则……”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赵刚突然问起记者:“你认识电视台的人吗?”紧接着他解释:“就是那种鉴宝节目。我想把东西拿去,卖个好价钱。”记者恍然大悟,对他解释:“这类节目只是虚拟成交,不代表藏品一定会卖出。”随后记者委婉地提醒他,“如果所有拍卖行都不收您的藏品,那藏品会不会有不适合上拍的原因?”对此,赵刚斩钉截铁地说他的藏品绝对是珍品,甚至有一些是了不起的“国宝”。在记者离开之际,他还再三对记者叮嘱,回去一定要帮他问问能否上电视。“那上面是直接见钱的,只要成交了,到时候中间人需要多少提成,我肯定会给的,当然啦,也包括你那一份。”

这种“对潜规则了然于胸”的态度令记者十分诧异。难道拍卖市场真有所谓的“圈子文化”,而将那些普通收藏者拒之门外?

“那些收藏爱好者送来的拍品赝品率几乎高达百分之百,实在不靠谱。”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几位拍卖公司的负责人异常默契地表示。甚至还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说,“之前拍卖公司去外地征集拍品,有人就说了,征集就不要想了,顶多算旅游一圈,造造声势。那些普通收藏者手里能有啥好东西啊。”

收藏爱好者相信,民间自有大量的国宝,只要眼力好,就能收藏到大量的国宝。拍卖行业的人认为,这些藏家是把赝品当国宝,实在好笑。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这种对立的态度十分明显。收藏爱好者对拍卖公司“不信任”甚至“怨恨”,而拍卖公司对此种藏家一般是嗤之以鼻。

“因为不认识人,而导致藏品送不进拍卖公司的情况基本不存在。”上海知名收藏家颜明说,“现在是卖方市场,好东西少,拍卖公司有时候为了能征集到拍品,零佣金都愿意接受。”对于收藏者送拍难的理由,颜明认为,这一定是拍品有问题,拍卖公司为了避免流拍造成的损失,所以拒绝。“前期的宣传、场地等都是很大一笔费用,如果知道拍品流拍的概率很高,拍卖公司肯定不会收。一些‘国宝帮’和拿着地摊货却自以为是的收藏者,因为东西送不进拍卖公司而迁怒于拍卖公司,我认为这是无理取闹。”

“除了送拍的东西是赝品之外,一些不适合上拍的东西也会遭到拍卖公司的拒绝。”北京某拍卖公司的负责人说,“有些藏家的东西虽然是真的,但是不够我们拍卖公司的上拍标准。比如清代普通的民窑器,这种属于比较常见的普通藏品,不适宜上拍。除此之外,还有些藏家兴致勃勃地拿来‘出土文物’, 弄得我们苦笑不得。这东西不管是真是假都无法上拍啊。”

1  2  3  


下一页韦力教你如何收藏古籍善本上一页赵春安与青铜镜的不解之缘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六十一
· 香港艺术市场2013的“风向标”之争
· 中国当代艺术的“第一”藏家
· 别让维权成为艺术家的新工作
· 2013年艺术市场,你怎么看?
· 赵春安与青铜镜的不解之缘
· 韦力教你如何收藏古籍善本
· 思考汉字与书法命运的人—— 欧阳中石
· 浪漫主义的艺术战士:美丽道国际艺术机构董事长沈桂林
· 董其昌的书画鉴藏管窥(下)
· 中产阶层怎样进入艺术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