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2013:艺术基金的生死年?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2-16 09:32:01 | 出版社: 《收藏投资导刊》杂志

文/本刊记者 王宁

2010年,中国艺术品基金发行总规模为7.5亿元人民币,到了2011年,这一数字在原有的基础上翻了数倍,45款艺术品信托产品的总规模达到了惊人的55亿元人民币。而这一产品数量和规模的飞速增长也使得2011年成为了艺术品基金在中国的新崛起之年。为何将之定位为新崛起之年?援引海外媒体的报道,目前全球艺术品基金总额为10亿美元左右。在2000年至2005年发起的基金中,目前还有几只未退出,2005年至2008年,以印度和韩国为首,发起了多只艺术品基金。2011年,艺术品基金再次经历繁荣期,而这波热潮则是由中国引发的。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发行的艺术品基金总额达到3.2亿美元,其中3亿美元都是在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第一季度募集的。在去年全球发行的44只艺术品基金中,21只是由中国发行的,而大部分艺术品基金的投资标的均为现代绘画或当代艺术作品。

产品数量与规模的增长都令2011年成为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金之年,伴随而至的“亿元时代”和“金融时代”都为整个国内的艺术品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交易高峰,全年968.46亿元人民币的总成交额也使得中国在全球艺术品市场当中的领军位置变得更加稳固。但与此同时,2.18年的平均发行周期也让这一国内艺术品投资的新兴模式遭受到了足够多的质疑。

以2年作为艺术品基金的运作周期在很多人看来是极为不合理的,也是非常不理智的投资行为。投机性的操作所伴随的必然是风险的增大,平均15%的年收益率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为这些艺术基金在短时间内募集资金提供了便利,但却也极有可能成为这些艺术基金最终能否成功退市的拦路石。

果不其然,2011年国内艺术基金的井喷在2012年的市场整体下调面前遭遇了寒冬,艺术品市场的低谷期恰好成为了这一众艺术品基金产品的退市期,当火星撞上地球时所引发的必定是山呼海啸,而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境遇却极有可能成为国内艺术品基金在2013年的主旋律。

艺术品基金终将迎来退市难题

粗略算来,2011年国内艺术品基金2.18年的平均运作周期将会在2013年面临最终的退市问题,而2012年艺术品市场的整体调整却也让国内的艺术品市场来到了新一轮市场波动的低谷期,据不乐观人士分析,这一低谷期将会延续至2015年。换言之,在未来的3年时间里,国内艺术品市场都将不会出现新的高峰期。这对于正在发行中的国内艺术品基金而言无疑是一个极为不利的消息。相信很多参与到艺术品基金当中的人都希望这一预言能像不靠谱的“玛雅末日预言”一样的不靠谱,在担惊受怕、小心翼翼中度过了2012年12月21日的下午3点14分35秒后发现,太阳依旧高高的挂在天上,而我们也都还活着。

当然,玛雅预言的盛行源于电影《2012》强大视觉效果的营造,但2013年艺术基金的兑付危机却在很多人看来是终将要发生和必须面对的。

2011年艺术基金的疯狂为国内艺术品市场引入了众多的金融资本和投机客,在“短、平、快”的运作模式之下,将原本就不健康的艺术品市场搅得更加乌烟瘴气。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第一季度国内各信托公司总共发行艺术品信托产品13款,第二季度为4款,第三季度仅有3款。这一数据在传达国内艺术品市场萎靡的同时也展现了艺术品基金在2012年的疲软和谨慎。一些原本要在本季秋拍到期的产品在春拍过后就选择了早早的兑付,对外的宣称则是实现了年12.5%的收益率,而这样的提前退市举动对于国内艺术基金所即将面对的“对付危机”并未起到很好的刺激作用,何况一向就不甚透明的盈亏信息报告和必要监管机制的缺乏都让这一提前退市举动变得更加引人揣测,甚至多少让人怀疑这样的举动只是为了“避市”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退市”。

市场持续低迷,谁是下一个接棒人?

未来三年国内艺术品市场都难有高峰期出现的不利言论不只对于那些即将面临兑付的艺术基金而言是个坏事,对于国内拍卖公司而言,这样的言论同样是一个重磅炸弹。在遭受了年初的“关税”调查事件之后,原本就多要依靠海外回流拍品的内地拍卖公司早已显得不堪重负,在利益与风险面前,很多拍卖公司不得不放弃利益而寻求回避风险,这样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艺术品市场的交易总额,但至少青山还在,总有柴烧。相对于拍卖公司的保守经营,艺术基金则更加艰难。80%的退出途径被拍卖公司所占据,而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不景气也无疑堵死了艺术基金退市的大半条生路。在金融资本和海外资本纷纷退出国内艺术品市场的不利局面下,信托产品显然无法再以天价成交为目标。赔本的生意很少有人愿意做,但当你面对着几百个人伸手要钱的场面时,即便是明知要赔的血本无归,却也只能硬着头皮来了,而这却也极有可能会成为那些要在2013年迎来退市大关的国内艺术品基金所面对的状况。

除了拍卖会,艺术基金难道就别无它路可寻了吗?非也,前文说到,艺术基金的退市方式拍卖会占据了八成,剩下的两成中自然会有艺术基金的其他生路存在。私下转移信托标的不失为一条不错的出路,但仔细想来,这真的是一条生路吗?艺术品基金所发行标的多数为从拍卖会上拍得的作品,然后通过艺术品作为抵押从银行获取贷款,之后再将其支付给拍卖公司,最后通过艺术品本身价值提升所赚取的利润支付债权人的收益。如此以来,私下交易所换取的不只是艺术品,还包括有必须支付的信托费用和投资者收益,这在无形中也将基金的成本进一步推高。试问,谁会在当前艺术品市场极为不明了的状况下接手上家传下来的烂摊子?

当然,如果上述两种途径都不足以支撑一只艺术品基金的成功退市,那么早先庄家推出的“2+1”或者“3+1”模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退市的时间,但不幸的是,本就对艺术市场完全缺乏了解的投资客们错误的估计了艺术品市场的波动周期,即便是在原有基础上延缓1年的时间,也很难在“三年内不会出现市场高峰”的言论下苟活多久。

正所谓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看来艺术基金在2013年的这一刀是很难逃的过去了。

入市有风险,退市需谨慎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艺术品基金将有29款产品在2013年面临兑付期,总涉资26.42亿元人民币。其中,上半年将有10款艺术品信托面临兑付期,涉资8.8亿元人民币,而进入下半年则更是空前,有19款艺术品信托密集到期,涉资17.62亿元人民币。

成功者往往是在正确的时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而失败者却常常在错误的时间干了错误的事情。国内艺术品市场真正走进大众的视野也不过短短的数年时间,其中水深处就连很多专业人士都不敢轻易踏足,想你不过有着两年时间的发展历程,就妄想在如此浑浊不清的水域当中遨游?那些不专业的艺术基金管理者们,这次是该要让你们交点学费了。

下一页2013年,当代艺术能否迈过那一道道坎上一页2013之公共雕塑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五十九期
· 冉劲松作品欣赏
· 董国强的2012
· 艺术品拍卖担保真的可以遏制流拍吗
· 艺术品拍卖市场2013年何去何从
· 古籍善本:小众雅藏的平稳上升
· 匡时合并恒利,江湖再掀波澜
· 失落文物,艰辛的回家路
· 2013之公共雕塑
· 2013:艺术基金的生死年?
· 2013年,拍卖市场真会“稳中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