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醉里挑灯看砚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1-04 10:59:12 | 出版社: 《收藏-拍卖》杂志

在他收藏的众多隋唐砚中,最为珍贵的是一方蹄足多达23条的青釉瓷砚台,在唐代阎立本的《北齐教书图》中,就描绘了一方和他收藏的这方相似的砚台。他还收藏了很多唐代出现,造型非常特别的箕斗形砚,也叫风字形砚,这种砚是在唐代中叶突然出现,材质各异,大小不同。

其中,宋砚也是黄海涛极为推崇的,“宋代是中国砚台发展的第三次高峰,宋代的砚主要特色在于文人参与治砚,使得中国砚台的风格定下来,也是中国砚台发展的转折期,在此之前,中国是工匠治砚,工匠用砚。”他认为,宋砚的优点在于简约、冷峻、峭拔,感觉砚出剑锋。“宋代是文人治国时代,与皇帝分权而治。在我想象当中,宋代文人手里的砚,是一把出锋的宝剑。辛弃疾写‘醉里挑灯看剑’,我认为可以改成‘醉里挑灯看砚’更有意思。宋代的文人非常有气节,砚台也具有文人的情怀,砚台的格局也是在宋代形成。

到了南宋,中国文人开始走下坡路。特别是清代的文字狱,把中国文人在宋代形成的骨气和气局全部杀灭了,简约大方的大格局越来越少,出现风花雪月的小格局。清代文人审美心态极其扭曲,造就了奇形怪状的砚台,黄海涛将清代的砚台形容为“歪不歪,正不正,扭不扭,方不方……”。这是清代扭曲的审美观导致的结果,这与清代龚自珍的《病梅馆记》讲到的是一样,当时对梅花的审美“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于是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居多,致使江浙之梅皆病!“不同时代,审美不一样,砚台风格不一样,材料、作用也都不一样。就如每个人性格一样,文化的多元化,文人多元化,砚台也就多元化,千砚千貌。”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黄海涛逐渐收藏不同地方生产的砚台。“最早买砚只是兴趣使然,算不上真正意义的收藏。”他的第一方砚台是出差广东肇庆时偶然购买的,“别人都是大包小包的购买土特产,我选了两方端砚,当时对砚台的了解也只限于‘四大名砚’,这两方砚台也是以学生的身份买了学生做的砚”。至此之后,黄海涛只要到全国任何一个地方出差,就收集当地的砚台,做纪念品,开始玩砚台,他最初的收藏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上世纪90年代,经一位收藏古籍的行家点拨,黄海涛转而收藏古砚。好的砚台材质要好,而更为重要的是砚台的文化意义——砚台非是寻常家用摆件或生活实用器皿,砚台是直接参与书画创作的主要工具和为上层建筑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乃至宗教等方面服务的重要工具。因此,其地位远远高于其他许多门类的艺术品。

收藏的乐趣不仅在于收藏过程中各种悲欢的故事和数量的拥有,黄海涛认为“砚台收藏实际让我由无知,打开了新领域的一扇门,发展成我的兴趣,甚至事业”。古人时常用“耕砚田,永宝之”嘱托子孙,体现了砚台是古人生活和事业的伴侣。米芾“宁舍一室、不舍一石”,米芾当年以一方“灵璧研山”换得一处镇江甘露寺旁边临江的一处豪宅,但住进豪宅后,常思“灵璧研山”,并作诗云“研山不复见,哦诗徒叹息。惟有玉蟾蜍,向余频泪滴。”以此表达悔恨失去这方宝砚的心理。历代以来,砚台的稀缺性、艺术性以及文人赋予的文化、历史价值构成了砚文化极高的含金量。 “收藏砚台一开始是出于兴趣,玩的心态,由于砚丰富多彩,文化表现不同,促使我看书,学习。越看书,越觉得砚台内涵丰富,越有兴趣,必会越投入研究。”醉里挑灯看砚,这是砚台对于黄海涛的影响。

1  2  


下一页支招看雅玩上一页徐平羽与傅抱石的书画缘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拍卖》第1210期
· 华彩翠韵——高级翡翠拍品赏鉴
· 探访瑞士古建筑之旅
· 徐平羽与傅抱石的书画缘
· 醉里挑灯看砚
· 如何给艺术品打分?文化为先
· 2012秋拍上半场“赛果”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