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涵养与画境 文/ 韩敬伟
秦岭脚下有位农民画家,内心纯净且能“安贫乐道”,天然的人生境界使他作起画来能按自己的审美与心灵需求,像溪水流淌一样自由地表达自己。他随心所欲的组合画面与色彩,并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勾划整个世界。在他的艺术世界里,没有什么规则与定式,只有心灵流动的痕迹。质朴的稚拙构图,不可知晓、毫无因果联系与打破日常逻辑的画面,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与内在激情以及特有的秩序美。 我曾在他那得到了很多启示,不过多年以后我再去拜访,他已经发财了。常有外国人去他那买画,名出了,钱也赚了,可艺术的生命却失去了。当他不知自己所作之画有好坏之分的时候,他能按着自己的审美与心灵需要去创作。作品走进了市场,有了高低贵贱之别,自己的真性情也淡淡的消弭了。 性情本是天生所赋,后天也可修治。通常用世俗的观念来修治本性;用世俗的思想来迷乱情欲,这是俗人。而能对抗世俗,抵御时风,并能以恬养和,“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才可能不“丧已于物,失性于俗”。只有保持心灵上的这份纯朴与安宁,才能体察到天地真常,才能达到淡然无极的境界。这是中国画进入“惊若鬼神”与造化同工的大美的主体条件。所以古人把中国画视为画家在完善自身人格形而下器时的一种载体形式。因此没有人格上的涵养,也就不能与山川内美神遇。 中国画家所要揭示的宇宙本体是非常幽深玄妙的“视乎冥冥,听乎无声”的境界(《庄子·天地》)这浑朴无名的宇宙本体的“道”虽非耳目可及。“道”无形、无色、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但是中国画由笔意的中侧方圆,线质的刚柔强弱,墨色的枯润浓淡,形式的平仄开合等形式要素的整合关系,又完全可以淋漓尽致的表现“道”的特性。中国艺术家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对美的认识,是以揭示内在的生命活力为标志,上升到理想至美的境界,是要看能否触及到这个世界本源的东西。 因此中国画的笔墨结构是符号性的表现形式,它可以把这种复杂、深奥、丰富的人类感受简化为一种形式,让更多的人同样领会创作主体所意会的内容。既然是符号性的表现形式,就带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笔墨形式的旨趣不在传摹,而是通过点、线、墨块及浓、淡、干、湿的变化,完成某种情感的传达。 当然中国画进入精神层面的追求,并不完全意味着要尽去自然物象描摹的一端。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有这样的阐述:“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黄宾虹山水虽然全然不作纯自然的对景描写,打破了物理属性结构,进行一种完全是点、线、曲直、方圆、浓淡、干湿种种因素的重新组合,进而再造了一种笔墨形态之间有机的排列来体现一种宇宙意识。但是也还要借助某种物象作为载体,具体的说是使抽象的精神,渗透到具象的形象之中,而具“象”的东西作为象征符号走进画面时无不体现某种抽象意义。是“借物传情”,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山水画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艺术创造的心理基础和理论基础,画山水才不只是写相,而是借助含有抽象意义的客观物象,创造一种符合审美心理的秩序。 那位秦岭脚下的农民画家,原本内心是灵明纯净的,与大自然有天然的亲和感、融合感。因此,他的画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则,没有什么定式、没有什么修饰、没有什么因果联系,完全出于美与心灵的需要,出于自己的愿望,任自己的性情随意挥洒,那是游于方域之外的人。当一切妨碍心灵与自然交融的因素都解消了,精神获得彻底解放,让生命之流伴随着自然而循环变化,让生命充满“至乐”的情调,这才是中国画理想的心理基础,也是中国画最高的境界追求。
重识传统 (节选) 文/ 刘临
也许我们已毫无意识地被时代飞速的列车裹挟而行,步履匆匆,无暇顾及路边风景,视野和生活方式过于盲从和浮燥,满目充斥着商业化的冲击,耳边弥漫着“时尚化”、“全球化”的语境,使笔底作品少有内涵且急功近 利,迎合市场,追逐所谓的新颖。人们整日忙碌,内心焦虑,很难忘却纷繁沉下心来回望传统、细细品读传统,很少有人能冷静地审视我们自身的浅薄和对传统的冷漠,更难奢望在传统滋养中浸润修复疲惫的身心。或许传统已离我们日渐疏远;或许我们对传统的魅力早已熟视无睹而漫不经心?然而无论怎样,传统在今天既不应再被片面地视为沉重的“包袱”,当然也不应被人为地“神化”而顶礼膜拜,更不是被人们简单地拿来任意套用的面纱。传统作为一个大的文化概念,随历史演进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强大容量,需要立体地解读和全面的认知。传统是一种精神,在时间长河的奔流中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惠及后人并将长久延续。传统是相对稳固的精神体系和“资源”,其在不断完善和积淀中丰富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因此对艺术传统的选取借鉴和继承有助于今天的艺术创新与实践。传统具有鲜明的时代标记和动态特征,在历史坐标上纵向看传统,可分过去传统和现代传统,过去传统经沉淀筛选留下的精华成为今天的宝贵财富,今天的创造又会随时间的磨砺优化成为未来的传统。传统随时代的发展、充实、完善才会有价值。传统精神的内核,世代相传,衍革发展,成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文化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因此,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传统中,既在过去传统中,也同样生活在现代传统之中,过去的传统是我们民族得以自信的精神寄托,而现代的创造无疑会成为未来传统的延续。 不能简单地视传统为封闭和静态的系统,过去只片面地认识传统的“物化”结果,忽略了它发展完善的动态过程,只理解静止的“固态”范畴,没认识到它宽泛和开放的特性,只看到过去的传统,忽略了当下传统,忘记了传统的时态性和动态性。因此,无论过去传统还是现代传统,既相对稳定,又不凝固封闭,而是不断发展变化,总与时代同步前行成为社会文化的精神内质和人为品格的外延。 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自身发展和完善尤为重要,需要扬弃和批判,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涤净泥沙留下精华,世代相传,薪火不断才是传统的真正价值所在,同时,传统并非固守某种程式,应不断有新鲜“营养”补充和外来文化的刺激以完善自身肌体免疫系统的健康活力,使几千年的文化基因不变而活力永存。 历史进程证明传统文化的包容力和吸纳能力不容小视,它是在自身大系统中丰富、完善并发展着。“以西润中”、“融合中西”为代表的林风眠、徐悲鸿,在对民族传统的深入研究消化的同时,更是在西方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借鉴融合,将东西方艺术语言进行成功转换的开 创性实践,创造拓展了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极大地延展了传统的内质,这种对新与变的开拓与实践既有借用“它山之石”胸襟又有对传统认识的宽广视野,因此他们在艺术实践的审美精神、意境创造方面仍然体现中国传统和精神品格,无疑开创了一代新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