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詹皓 一、 你最喜欢的画中人形象 那天吃饭聊天,说起写实画派,说起那些被画了好久的人物。我突然说,大家能不能说说,你最喜欢的画中女性形象? 同桌人顿时陷入沉思,许久没有人说得出谁来?只好采取排除法。 王沂东的红衣村姑怎么样? 蛮好的,可惜皮肤怎么看都不像村姑,再说,那红衣也太红了点,再下去,就成“红衣法师”了。 那,陈逸飞笔下女子怎么样,够时尚唯美了吧? 不行不行,陈逸飞笔下女子都太妖冶,没有安全感,而且,也没有固定的形象,说不出那一个最好。 何多苓画的小翟如何? 女诗人,太恐怖,透着神经质,只可隔岸观火,隔岸,都怕火星弹过来。 当代艺术里女性形象多半不好看,走的都是颓废、艳俗路线,歪瓜裂枣的居多,要么就是卡通、卡哇伊,生活中真要有这么一位走在你边上,浑身散发着金属或者塑胶感,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成人店里买的玩偶呢。 别急,咱还有张大千、傅抱石,国画里美女如云呢。 算了算了,不谈了,国画里的人物都一个模样,纤弱的样子,风力超过三级就不敢出门,咱这时代里早就绝种了…… 话题仍在深入进行中,我却要溜了。这不是美术专业话题,只是饭桌上的闲扯,一桌子都不是艺术专业的人,做的事呢,现在都跟艺术有点关系,艺术服务大众,现阶段,服务还不算好。咱只好自娱自乐。 二、55岁以上的买家很少 说起自娱自乐,艺术圈的娱乐精神向来不足。 以前,艺术家总是一脸正经,生怕别人说他没有大师风范;研究者写文章总是高屋建瓴,满嘴跑学术概念,就生怕别人看懂了;画廊、拍卖公司也是唯恐别人不知道他们懂行,媒体更是将严肃进行到底,一写到美术的文章,总是非常地不好看。何必呢,人生只百年,常怀千岁忧。有家画廊分析过他们的客户群年龄,发现很少有55岁以上的客户。 为什么?大概是55岁以上,人生明确地走在了下坡路上,对于艺术的爱好,恐怕和他的职业生涯一样,快要爱到尽头了。55岁,能为之狂热的东西少了——血流得慢了,荷尔蒙分泌大大减少,而艺术,无论是创作还是收藏,多少是要有点内分泌不正常的。 一个人,从开始有钱又有闲情爱上收藏,恐怕不会早于35岁,也就是说,一个藏家,最多只有20(专栏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编辑部立场)年可以买东西。算起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发育至今,不过十几年,但藏家不断持续买入而造成的单边市场,大概维持不了几年了。 单纯从金钱角度看市场,终有不能持续的一天。如今,再看拍卖预展上的那些“艺术品标配”的熟面孔,很多已经失去新鲜劲了。怎么办?橡皮筋一直绷下去总要断的。 就像那些老画家、老藏家,见面基本不谈艺术,说笑话,聊段子,一副看透世事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