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传统的视觉叙事路径 方少华亮相于广州三年展的一组新作:《竹子》《松树》则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他的那种风格的不断转变,题材的不断扩大,也再一次证明他的才思从未枯竭,说其才华横溢,实则是他把生命、生活的体验和思考赋予视觉表达的对象,其实这种再传统的视觉叙事路径早在2007年通过《我们都是向阳花》《看不见的青蛙王子》《用激情浇灌的牡丹花》《喜马拉雅山的来客》和《回去白茫茫的一片干净地》《用蝴蝶孵化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一系列图像已初显端倪,之所以选择这种再传统的视觉叙事方式,也缘于方少华真切感受到社会这样急速无限制地向前发展,势必会对生态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种在思维意识中浸润着的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构,但这显然已不是简单的回归传统,实则是对发展主义的反拨与制约。如果说2007年的这批图像是再传统视觉叙事的一种无意识表达的话,那么现在的《竹子》《雾松》则是再传统视觉叙事的有意追求;如果说前者还停留在一种社会主义经验的文化记忆中的话,那么现在的视觉叙事无疑是深刻地反映了当下的文化现实和人们的一种精神状态——虚幻、不确定、朦胧、游离、重复与覆盖则构成了这一阶段再传统视觉叙事的关键词。由此,近一阶段的视觉描述也和几年前的再传统视觉叙事形成了一个历史的上下文关系。方少华这一系列抽离于惯常的视觉表达,实则是其自觉探讨和追寻束缚在当代艺术表达自身的力量,是寻求摆脱当代艺术转型困境的一个出口,因而这一阶段的探索具有鲜活的,而又颇具东方潜质的情感体验与表达,其实蕴含的是方少华的一种当下的生活态度。 众所周知,当代艺术在社会转型和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当代中国经济崛起、中国模式、中国速度、中国制造、中国性等一系列风潮的涌现,市场意识开始侵入艺术界,艺术原有的精神价值和现实社会愈来愈形成一种悖论关系,急功近利,表面化、符号化、虚幻化,正在侵蚀着每一个个体,但难能可贵的是方少华能从这一系列新的精神诉求中延伸出了在新的社会情境下的意义世界,他更多体验的是一种躁动中的平和,并以此来探讨新的社会形态自身与他人、集体等系列生命关系,在远离现实,在逃离艰难的追问等情境中,于温和的秩序中,表达出自我一种贴近当下情理和韵致的生命情感和文化关怀,彰显出自我的一种真实的兴趣——即个体自我的生存体验又是如此巧妙地融于社会思潮的波动与起伏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方少华以一种少有的勇气和不间断的努力,再一次对过去的我来了一种颠覆和叛逆,而叛逆一直是其主要的精神留守。方少华是个激情四溢的艺术家,他不守旧,不遵循成熟的样式,喜欢另辟蹊径和追求表达的自由。一方面他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再解读,这种再解读已不是简单地从笔墨纸砚到亚麻布、松节油、油画颜料的转换,它亦是传统的农耕文明元素如何在当代社会情境中转换成一个当代文化关注点,这其实是文化的一个生长,是文化的一种融合与超越,唯其如此,传统东方精神才能在当代散发出其无尽的魅力,其传达出的那种平和、朦胧、含蓄,恰恰又是我们今天在苦苦追寻的。方少华深知传统文化深层次的那种宽容、尊重及其传统认知的目标框架已被当代社会对欲望无遮拦的消费消解得难觅踪迹,快节奏的生活不可避免带来的则是持续的焦虑体验与危机意识,但无论怎样的现实,这个社会除了战争、灾难、恐怖、生态破坏、金钱、权力……之外,还有艺术。 艺术是风,我们需要它四面吹送。 2012年4月20日于东湖三官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