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篡图 ——方少华艺术的启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6-27 10:09:33 | 出版社: 《美术文献》供稿

方少华以对文化的记忆、历史的寻觅及对未来的幻想编织出不可逆转的现代性进程中,大众文化的流行、都市文化的兴起、消费社会的来临所带来人性的异化、物欲的横流、生态的破坏等一系列当代社会的问题。他的视觉图式在探索激变的社会所带来的文化的表达新方式,实际上方少华在走着一条自己的路,他在不断探索与自己生活经历和生命状态相关联的情理和韵致、人物和事物。但他的画面所散发出的那种茫然的孤独感及对未来的憧憬与怀想、诗意与浪漫的确又是那样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经典图像的修正与篡改

不难发现,在方少华的视觉表达中,对经典美术史图像的修正与篡改是其主要的视觉表征,在他的弥漫着强烈的表现主义特质的图像中,经典美术史图像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安格尔的《土耳其浴室》、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及梵高的《割耳朵的自画像》等已被方少华抽离出原来的历史情境而被编码为新的视觉符号,在对这些经典图像的修正篡改中,他既释放出一种自我的视觉愉悦,即对于消费社会深层病态的思考,他又以极端个人化的视觉方式去凸显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在他的被篡改修正的图像世界中,我们看到经典的神圣性被解构,理性的批判精神逐渐让位于对现实焦虑的思考,它折射出当代人的精神困惑,但也反映出自我的内心世界,即透过物欲横流的消费世界,女性的身体并不再是欣赏和爱慕的对象,而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是人性的一种表征,它浸润着欲望的、生命的、身体的和自我的一种表达。当然潜藏于其间的则是对性的渴望和身体的焦虑,因为生命是不可逆转的要流逝的,生理机能的衰退也意味着生命力的衰退。可以说这一系列表征背后则是缘于都市化的视觉经验及表现主义形式所传达出的方少华式的中国经验——个人意志的精神符号。可以说,方少华的篡图,是在给人们久已习惯并膜拜的艺术史开了个玩笑,但在玩笑、幻觉与冲动中,传达出的则是“当图像日益支配人们的思维时,图像也成为语言的载体,反过来表达思想”,“绘画中的思想表达远不如观念艺术那么直接,它不仅受绘画传统形态的牵制,也在于图像的挪用其实也是一种观念”。显然,方少华清醒地认识到,挪用经典美术史作品和挪用一般图像显然有着本质的差异,除了挪用图像的意义,图像本身也有意义,即自我也消解在图像中了。

符号政治学与生存策略

毋庸讳言,方少华的图像篡改方式已然成为自我艺术表达和生存的方式,由“艺术史符号”的篡改到“物”的符号的挪用,方少华其实挪用的并不是现实的表象,实际上是一种对符号的阅读,在他的《似水年华》系列中,由《似水年华·武昌鱼》到《似水年华·白猫黑猫》,再到《似水年华·毛泽东选集》《似水年华·收录机》《似水年华·双节棍》,特别是《似水年华·奔驰车》《似水年华·横渡长江》,这不仅是一代人共有的集体阅读和视觉经验,更引导着人们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所出现的阶段性问题的思考。都市文化的视觉经验、生存方式带给人们的则是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所不可避免出现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生活的、时尚的诸多话题。由此,方少华的绘画背离了人们久已习惯的规则,颠覆了人们久已习惯的审美判断和价值认同,昭示出图像时代的生存方式,人们在图像时代生存时,当大众文化占据主流,当传媒图像、商业图像日益占据视觉空间时,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方式则是自我不断被图像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图像彻底消解了绘画,它昭示出当代社会的文化现实和当代人的精神困惑,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图像又刺激着人们的欲望,引导着人们的消费,揭露的则是变革中的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所引发的不可逃避的事实。方少华挪用了这个时代可辨识性的“物”的符号,唤起人们图像记忆的“艺术史符号”,但潜藏其间的权力意志,才是他真正的意图所在。比如他长于对人体描述的背后,实则是理性对身体的支配,男权对女性的支配,专制对欲望的攫取,权力对艺术的亵渎。阅读者还看到,当艺术以色情献媚于权力时,在金钱支配艺术时,艺术就会以色情来换取金钱。

1  2  3  


下一页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特别研究艺术家个体的当代艺术文献展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美术文献》杂志77期
· 篡图 ——方少华艺术的启示
·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特别研究艺术家个体的当代艺术文献展
· 陈友桐访谈:微·生·物
· 沉波访谈:我在宋庄里,也在宋庄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