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的民族形容 小时候,我总是自以为生活在一出戏里。生在大众媒体泛滥的时代,画报杂志,电视中的人物是都是模仿的范本。我编撰情节,打扮变幻角色,幻想自己时刻都被直播面对一群坐在影院里观众,而周围的人们都是早已设定好的演员。直到长大成人,这种梦幻和现实,其实也并没有分的特别清楚。我总在怀疑,所谓身份其实也是一种扮演。 “封面的民族形容”在创作之前,经历了一年文献收集考察的阶段。在考察过程中,对这份刊物的理解渐渐离开那些想象中对那些时光里的美丽欢快图像的怀古乡愁,我开始探寻这些类型化封面审美趣味的形成和变迁,并发现封面审美趋势的变化与时代脉络和国家政策宣传模式的紧密关联。在每一个刻板的形象模式下,隐藏的都是一条历史的线索,数量庞大的类型照片,令我有了重现这些典型形象的冲动。“形容”一词,既可以指她们的外形和容貌,也可以指她们被赋予的种种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内涵。我的演员都是周遭的亲朋好友,在拍摄时,他们穿上民族服装长时间摆出稍显刻意的姿势,造成有些奇怪氛围和不自然的僵硬感。让我觉得很感兴趣的是拍摄中往往出现随机的情节,比如一辆当代的车突然从画面里穿过——社会自有其陈规假态,在种种固定模式的压抑下,却偶尔难免透露出的些本真情感和喜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