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被誉为“书道中兴”的一代。清代书法的发展趋势是早期帖学兴盛,中晚期碑学迅速崛起并逐渐取代帖学。碑学的兴起,打破了宋、元、明以来的帖学垄断,在篆、隶、北魏书上超轶前代,开创了雄浑渊懿、劲健圆熟的一代书风。清代书法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留下了众多丰富璀璨的书法精品。武汉博物馆珍藏的清代书法作品蔚为大观,现从中撷取5幅赏析如下:
图一 郑燮《行书节录怀素自叙贴》轴
郑燮《行书节录怀素自叙帖》轴(图一),纵159厘米,横91厘米,纸本。内容为唐代书法家怀素《自叙帖》的节选:“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皆辞旨激切,理识玄奥,固非虚荡之所敢当,徒增愧畏耳”,自识:“克傅先生教字,板桥弟郑燮”。钤白文“燮何狂之有焉”、“七品官耳”二印。行书字体粗细相间,隶意十分浓厚,左低右高,妙趣横生,兼有篆、楷,形体扁长,且疏密大小错落有致,挥洒自如而不失法度,将其“乱石铺街”的独特书风发挥得淋漓尽致,奔放流畅,大有“雨夹雪”之势而颇具书风“狂怪”旨趣。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曾当过山东范县、潍县县令,做官前后,曾居扬州十年,以书画营生,与活跃于扬州的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高翔、汪士慎等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诗酒酬和,艺术交往,被后人并称为“扬州八怪”,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传世书法作品散见于立轴、条幅、镜心、斗方、扇面、书信、对联、条屏、序跋、碑记、横额、判词以及众多的题画诗等。郑燮以行书节录唐代著名狂草书家怀素代表作之一《自叙帖》,内容为他介绍写草书的经历、经验以及士大夫对他的书法作品的品评,亦是他流传下来的篇幅最长的作品,郑燮特意书写此帖,不仅是对怀素草书艺术的尊崇,亦是自己在书法艺术上向往创新的内心写照。此帖书风不泥古法,继承传统,且奉行“撇一半,学一半未尝全学”,讲求书法自我突破和风格的多样化,是作者行书不落窠臼、立意创新,个性风格的尽情流露和艺术修养的可贵追求。
刘墉《行书七言联》轴(图二),纵134厘米,横26厘米,纸本。联曰:“看山时或得佳句,开卷常如见古人。”自识“石庵”,钤白文“刘墉”,朱文“石庵”,朱白文“御赐独坐看泉”三印。刘墉(1720-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刘墉书法初学赵孟頫,复学董其昌,字体平淡古朴,拙中带秀;中年学习颜真卿、苏轼各家,笔法渐趋浑厚丰盈,圆熟秀逸,将赵的圆润、董的古拙、颜的浑厚、苏的丰腴相糅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书风;晚年潜心于北朝碑版,锋芒内敛,书风成熟,造诣达到高峰。其笔法以搭锋养势,必折锋取姿,着墨以浓润拙,以燥用巧。结法则点画打叠,放宽一角,使黑白相当,枯润相映成趣,初看圆润软滑,若棉花团簇,细观则骨骼分明,内涵雄劲,韵味独具。此联结体宽舒,笔势厚实丰泽,显示出刘氏书法圆润雍容的独特风格。纵观整幅对联,布局协调,大小参杂疏密相间,章法疏朗规整,笔势劲健娴熟而逸宕,酣畅淋漓。虽只有寥寥十余字,但字字力厚笔健,运笔转折有序,肌体丰润,骨力坚凝而不失雅逸,深得拙中含姿之趣。细细观之,但见外形丰润圆滑,实则内涵刚劲,裹锋行运,用墨深沉,可谓骨肉兼备,令人赏心悦目。刘墉写字喜用狼毫硬笔,字体丰肥,使得其书法趋向于柔和饱满,不露筋骨,因有的字写得过于肥厚而有“墨猪”之称,留下“浓墨宰相”之誉,如这幅书法上的“秀”、“句”、“古”字,较之“佳”、“开”、“人”等字体就明显肥腻许多,貌丰骨劲,味厚深藏,富有“静趣”,这也是刘墉书法特殊韵味的体现。(全文见《文物鉴定与鉴赏》第二十五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