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胜在研究古玉器
2004年,《红山古玉文化研究》一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7年,《中国史前史红山文化古玉器概说》一书,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9年,《红山文化古玉器鉴识与欣赏综论之鉴识理论篇》和《红山文化古玉器鉴识与欣赏综论之鉴识研究篇》二书,由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短短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先后有四部关于红山文化古玉器著作专著问世,犹如一枚集束炸弹,抛向了红山文化研究领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从此,人们认识了一位年轻有为的红山文化研究学者——刘永胜。
1955年,刘永胜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里,十多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无依无靠的母亲无力养活一家人,就被同母异父的大哥接到了鹤岗。为了填补家用,他高中没念完就下了煤矿。年纪弱小的他,承受着一般人承受不了的体力劳动。但他从不叫苦,因为他必须为贫穷的家庭出一点力。可谁知天不从人愿,在一次事故中受了轻伤。伤好之后的当年,他参军入伍,当了一名野战军战士。退伍后他又回到鹤岗,在鹤岗二轻局当了一名宣传报道干事。勤奋加富有灵性的刘永胜,凭着一股自学精神,很快掌握了新闻报道的脉络,他的文章经常出现在报纸、电台上,在鹤岗,俨然成了一个“名人”。
一次,新华社黑龙江分社到鹤岗选拔记者,事先,他们先从学历、文笔等几个方面框定了一个范围。经市委常委会讨论,推荐了两个人。新华社的领导经过考察,一个都没有相中,就准备起程回哈尔滨。这时,市委宣传部长跟他们说:“我们这还有一个人,名叫刘永胜,不符合要你们定的条件,但他的文章写得好,从发稿的数量来说,在鹤岗没有人能比得上。”这倒引起了新华社领导的兴趣,决定留下来见见这个年轻人。他们把刘永胜找来,先给了出他一个“命题作文”,考考他的写作能力和反映能力。他很快就把“作业”完成了,思路清晰,干净利落,新华社领导十分满意。就这样,他成了新华社黑龙江分社驻鹤岗的地方记者,他的工作也由二轻局调到了市委政研室。(全文见《文物鉴定与鉴赏》第二十五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