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我们似乎已没有退路了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2-09 10:27:46 | 出版社: 北大出版社

 

问:我看你的雕塑,很多人都会说冯峰在“做”雕塑,其实我觉得这是又一个问题。这不是在“做”雕塑,而是用雕塑这种语言来做你个人的一个作品。那我们为什么要谈到这个雕塑呢?因为现在你在无形当中变成了半个雕塑家,包括你参加的一些展览,都是以雕塑的名义去参加的。但是这个雕塑和常见的架上雕塑是不一样的,也跟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些当代的雕塑是不一样的,因为它有点像把个人对医学、人类学的爱好跟一种技术、一种传统技术相结合,将上述不同类型所产生的距离和它们之间的这种不同的时间概念放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很奇特的东西,习惯了接受传统、现代艺术、现代文化这种思维模式的人,会觉得这是雕塑,只是他会觉得有点突兀。而一天到晚把可能性和自由度朗朗上口的人,又会觉得这个东西是一种退缩,但是在这种退缩当中,包含了一种很安静的情感。相对粗暴而言,它是安静;但是相对某种“安静的人”而言,它又有一种让人感觉很粗野的力量。

答:我这半年多是参加了很多雕塑的展览,原来我几乎没有参加过以某一个技术门类命名的这种……

问:正儿八经的展览。

答:对,一般都是参加当代艺术展,都是混合型的。广东雕塑展的时候,最初我给他们送去的一个方案是用冰做的一个大脑和一个基座,我想把它放在展厅里面,然后通过时间的消逝让这个冰整个融化消失掉,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消失的雕塑》,但是被展览组委会否决了。他们跟我说,你要有些东西留下来,不能展到后来什么都没有了。我就说那好吧,后来我就送去了水泥的,结果他们给我发了个奖,这倒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正像你所说的,他们把我看成是半个雕塑家,好像我现在是在做雕塑了,但是我想我接下来也许就会又回到照片那儿去,再去用照片的方式像现在做雕塑一样,或者用“岭南画派”的手段做一些别的东西。当我觉得某种表达方式特别适合我的语境时,我就会去用,毫不顾忌。我对陶瓷这种有很长历史的门类很敬仰,我现在正在用陶瓷做一些作品,当然也许某一天我会突然停止,不再做陶瓷方面的作品,而且在我做的时候我也从来没有认为我是一个陶瓷艺术家,或者是一个雕塑艺术家。我不想拥有一个这样的标签,而且这种东西对我来说根本就不存在。

问:再回到我们之前的话题,你是传统艺术的学科出身,你应该是中国画系毕业的。

答:对。

问:记得我们曾经谈论过《搜山图》,也谈到马远的《水》,我发现你的作品里面,这种对传统的学习一直在影响你对一些事物的判断。

答:我觉得这个跟一个人的经历有关。我认为任何经历,你的每一段经历对你都是有益的,就是说你不会经历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我们常常把传统片段化,其实整个人类文明都是我们的传统,而不仅仅是这几十年。比如我读书的时候是读国画,但是我喜欢的一直是古代的国画。从严格意义来讲,我认为现在的国画是不成立的,虽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是很有特点,新中国之后的国画,在大的历史阶段里是很有特点,但是我觉得我不太接受这样一种方式,我喜欢看的、我敬仰的都是古代的国画,所以我在读书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在看这些国画和西方现代艺术,然后自己去画素描,毕业时我是想留在国画系教书,但是没有,最后去了设计系教基础课。这也是机缘巧合,我在设计系里面接触了很多设计方面的东西,曾经有两年的时间我特别痴迷于建筑,看了很多建筑史方面的书和很多重要住宅的图纸,没有原因。这些东西慢慢地开始对我产生影响,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开始发生变化。虽然有些东西我没有马上把它变成现实创作,或者兑现于当下,但是我觉得,能够去了解和欣赏一个陌生的事物,是很美妙和幸福的事情。像是我对中国古代园林的这种兴趣,都在对我产生着无法预料的影响。

问:我一直觉得你作品里面有这种东西,真的是跟一个人的经历有关,所以我就想到其实一个人,他总是在模仿自己的时间,无论生前或逝后。

答:嗯……

1  2  3  4  5  6  7  


下一页你究竟想要干什么?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每一个人都精彩
我们似乎已没有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