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第一章 香江碎影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1-21 12:45:32 |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墨荷-黄苗子

到了夏天,整个香港闷热得透不过气来,黄祖耀便约上几个小伙伴,溜达着去“皇家码头”。码头上凉风飒飒,挟带着些许海腥味。付上半个仙(一个铜元用斧子劈开后的一半),就可以跑到铁扶梯下面紧贴海面处看“鸡抱仔” (小河豚)了。那些可爱又可怜的小河豚只比乒乓球大一点,挺着圆鼓鼓的肚子,被浪头冲到了铁踏板上,却因为等不及新一轮浪头把它们带回海面,并且因为缺水而不停地挣扎跳跃。黄祖耀好心地伸出小竹枝,把小家伙们拨进水里,河豚的小圆肚子立刻缩了回去,可是,新的浪头一来,总有几只再次被冲回到了铁踏板上。看着它们重新鼓起圆溜溜的小肚子,在踏板上挣扎跳跃,小伙伴们急得直骂:“罗黎衰!”…… 无忧无虑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年,直到黄祖耀被送进他家附近的“明心学塾”。

这年,黄祖耀九岁。 “明心学塾”被设置在一所小楼的第二层。学塾的老师被称作“明心先生”,头发微白,口嵌金牙,身着软缎小褂,胸前纽扣处露着半截金怀表的链子,脸色总是随着学生的贫富而转换寒暑。教室里光线暗淡,只有“圣人位” 前供着的香烛发出微弱的光芒。学塾里有三十名顽童。每天早上,学生们需要向“大成至圣孔子先师神位” 鞠上三个躬,向“天地君亲师”神牌鞠三个躬,再向老师鞠三个躬才能回到座位。教材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有讲授典故、骈四骊六的《故事琼林》,以及全是对偶句的《韵对屑玉》,背书的关口天天都得过;孩子们背诵时,需要把课本放在先生书桌上,转身面向同学,如若背诵不出,就得跪监人位挨戒尺。每天总有十几个孩子为此哭哭啼啼。经常会有些孩子逃学,黄祖耀也是其中之一。他总是趁先生不备,便和一位卢姓同学一起,去花园道游荡。花园道环境清幽,行人稀少,很难碰见家长或熟人;路边散落生长着各种野花,有野百合、凤尾葵、书带草,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羊齿植物。一些桫椤树叶落在草坡上,黄祖耀将它们捡回家放在水缸中,慢慢就被泡成了好看的网状叶筋。学塾里也有开心的时刻。在放寒假前的半个月,明心先生面前换上了一本《封神榜》,开始整天笑容满面、唾沫四溅地给孩子们讲授纣王、妲妃、武王、姜太公。逃学的孩子也被吸引了回来。书塾从寒假前开始招生,每当黄祖耀他们发现每人座位上多出了两枚柑橘、两截甘蔗, 甚至有时还有一个红色纸包的“利士”,就明白又有新生入学了。随后不久,便有家长领着一个身穿长袍小褂、头带红结小帽的娃娃进来。对于沉迷在封神榜故事中的孩子们来说,这样的时刻尤其能让他们开心。

父亲黄冷观来香港后,最初在《大光报》负责编务,几年后便成了总编辑。《大光报》是一家基督教报纸(黄祖耀父亲并不信教),董事长是孙中山先生学医时代的同学、香港著名医生尹文阶,白胡子白头发,西装笔挺,对黄祖耀的父亲极为尊重。在主编报纸之外,父亲每天还用黄昆仑的笔名为《循环报》、《华字报》、《华侨报》、《工商报》等几家大报写社论和小说,送稿的任务就交给了黄祖耀。

1  2  3  4  5  6  


下一页第二章 海上沙龙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节选一
第一章 香江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