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探究当代艺术投资回报率——以张晓刚《血缘:大家庭一号》为例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1-28 10:04:24 | 出版社: 中国证券报社

金秋送爽!伴随着维多利亚港湾上空璀璨的烟花汇演,由“中国军团”创造的一长串当代艺术拍卖的高价数字,正在迷人的“东方之珠”扮靓多彩的香江美景。10月3日,香港苏富比常设“当代亚洲艺术”专场拍卖会上,中国早期先锋艺术家张晓刚创作于1994年的《血缘:大家庭一号》作品以6560万港元被欧洲藏家收入囊中,创造了艺术家历来拍品的第2高价,并刷新其《血缘系列》的世界拍卖纪录。相比于此作2008年10月在苏富比秋拍中2306万元的成交价,3年间翻涨了3倍多。

回首张晓刚作品的爆发历程,我们将记忆定格在以下几个节点:2006年3月,他的《大家庭:同志第120号》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97万美元的价位被一位新加坡收藏家夺得,首次突破百万大关,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第一个“百万纪录”;2007年,还是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他的两幅作品价格突破了2000万元,这意味着从百万到千万的跨越,只用了不到2年时间;2011年4月3日晚间,香港苏富比2011年春拍“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破晓——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源”专场拍卖会上,他的《生生息息之爱》(三联作)以7906万港元易主,刷新了个人作品世界拍卖纪录,也缔造了中国当代油画作品的最高纪录。

同时,一拍再拍、一涨再涨的现象极其明显。例如作者从象征主义到写实表现主义风格转变的“肖像画”系列,备受推崇。创作于1989年的《生生不息之爱》曾在2006年中国嘉德秋拍中拍出385万元。之后,1988年创作的《生生不息之爱》姊妹篇分别在香港佳士得2007年春拍和香港苏富比2011年春拍中,以1264万元和6656.8万元赢得收藏界的侧目。创作于1993年的《黄色肖像》曾在2007年佳士得秋拍中以2272.8万元售出,在今年11月26日将再次进入佳士得2011年秋拍现场,作品估价就为2500万3000万港元,成为“新中国的自画像: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私人收藏”专场晚间拍卖的重头戏。

此次《血缘:大家庭一号》虽未“破亿”,但6560万港元的高价,仍然有力地印证了西南艺术群体在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的“史诗”般地位,也让艺术界和收藏界再一次看到“中国制造”在世界当代艺术市场上的坚挺与火力四射。

《大家庭》系列作品,立足于中国20世纪60、70年代的社会现状和文化背景,采用“全家福”合影的图式,呈现出中国人特有的心路历程。它浓缩性地表现了特定年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映射出那个时期千人一面、万众一心的社会特征。这种带有反“体制”的符号。

其次,作品在构筑集体化、标准化的历史画像中,融入了个人化、内心化的情感,它与艺术家的实际生活和特殊经历密切相关。应该说,在几近平涂的画面中,作者含蓄地传达了个体在政治社会进程中的微妙感受,触及了深层次的心理和精神深度,引起时人与观者的普遍共鸣。

第三,《血缘:大家庭一号》在拍前就被主办方和关注者寄以厚望。《大家庭》系列作品,在当代艺术创作界一直有着风向标的引领作用,也是学术界争相研究的热点和艺术市场天价的代名词。这幅中国特色的本土化造像的精品,能够进入尤伦斯夫妇的收藏视野,足以验证它在国际藏家眼中的地位。同时,再一次从尤伦斯夫妇的手中释出,自然吸引了各界的眼球。

最后,张晓刚19941995年的作品在市场上的流通量极为稀少,此作更是其中最大的一张,长151厘米,宽180厘米的尺幅尽情展现了他对《血缘》系列美学的大胆尝试,在拍场上“笑傲群雄”,自然不足为奇。

如同张晓刚所言,“突破是艺术家自我认知的过程”。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观念创新的轨迹:从早期饱含人文情怀的钢笔写生“圭山系列”、超现实主义风格的“黑白之间的幽灵系列”,到成熟期梦境般的代表作 “血缘系列”,再到观念摄影“描述”以及雕塑作品“工农商学兵”,等等,无不浸透着艺术家革新的思维与反叛的意识。如果说,当代艺术的发展需要有一批又一批观念迭出的作品维系千姿百态的繁荣景象的话,张晓刚的作品无疑是在每一个时节中绽放得最为炫目、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尽管目前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暂时“不按套路出牌”,风险遍地丛生,但在为数不多的杰作中选择最具“抗压性”的,张晓刚无疑排在前位。因为“他的作品很有力量,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有一种气场,能够拨动神经里的那种痛。那是一种藏在思想深处的、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认识过程中的无奈、恐惧和无助感”——这是北京一位知名藏家对张晓刚作品的看法。

正如外媒舆论普遍倾向的观点:虽然此件作品的成交结果未能突破大众预期的亿元天价,但苏富比再创新高的拍卖业绩和“强劲而不疯狂” 的理性态势,显示出张晓刚等一批“中国制造”的杰作依然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

下一页艺术品市场需要百花齐放上一页JT票涨势喜人  币市再陷调整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三十二期
· 水点桃花 妙笔传神——记徐亚凤的陶瓷艺术
· 探析当代艺术品定价难题
· 交易发掘艺术品的“黄金”价值——访汉唐艺术品交易所董事长郑惠文
· 浅析金银器收藏(上)
· 海外中国艺术品热度不减
· 抢“鲜” 2011年秋拍(三)
· 意大利葡萄酒收藏潜力之三
· 亿元时代下的中国书画区域博弈
· 一砂一世界——紫砂收藏家李长平的文人情怀
· 天价背后大有看头张大千拍场“粉丝”多
· JT票涨势喜人  币市再陷调整
· 探究当代艺术投资回报率——以张晓刚《血缘:大家庭一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