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浅析金银器收藏(上)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1-28 10:52:41 | 出版社: 中国证券报社

黄金和白银是自然界稀有的贵重金属,由于金与银具有绚丽的自然光泽和稳定的化学特性,耐腐蚀,不易被氧化,并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及延展性、柔韧性,自它们被人类发现以后,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其他任何材料都无法取代和比拟的。又由于金与银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自然界中,有些基本连肉眼也看不到的颗粒状,因而不易被发现。正是因为金与银特性的优越性及珍稀性,古今中外,凭借其体积小价值高直接参与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融合、对外交流乃至工业、军事、科技活动当中,金银制品的价值不仅具有其本身的价值,而且蕴含艺术上的审美价值,因而它不仅象征财富,还被用来作为身份、地位和富贵等级的标志。同时中国古代的人们对于金、银所具有的神秘观念,汉代方士认为“金、银为食器可得不死”,到了唐朝这种观念更为盛行,同时为了保证统治阶级对金银器皿的独占,唐代统治者又把金银器皿的使用和社会等级观念予以结合,《唐律疏征》中规定:“器物者,一品以下,食器不得用纯金”;神农二年(公元706年)进一步强调“诸一品以下,食器不得用浑金玉,六品以下不得用浑银”,在这样的规定下,金银器不折不扣地成为当时人们身份的象征和标志,并延续至今。艺术家把它们作为精美艺术的加工材料,商人和收藏家把它当成财富,金银的价值观念早已深入人们的灵魂深处,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目前全世界黄金近三分之二被用作艺术和首饰工艺中的原材料,从而成为重要的收藏品及工艺品类。

古代金银器的特征与断代

金银器由于材料贵重和其繁杂的制作工艺,一般不会如青铜器、玉器、瓷器一样容易为作伪者所重视,在古玩市场上很少见古代金银器的伪造、仿造器,即使有也可通过以下各种方法较容易地将其辨别出来。

1.先从材质上鉴别,一般说来唐代金器以金、银或金、铜合金为多见,其含金量占80%左右,铜或银为20%,相当于现在的18K金,软硬适中,色泽光亮、耀眼,更适于加工、錾刻。辽代的金器,含金量较高,一般达到90%以上,甚至用赤金制作。

2.造型,依据造型判断年代主要应注意两点:第一,各类器物在各个时代的总体特征,如商至汉早期金银制品只有金片饰金叶、臂钏、面罩及金笄等,此期无器皿,而造杯、碗、盘、壶是在唐代开始出现的,尤其要注意的是只为某个时代所特有的造型或品种如宋代的蕉叶形碗、辽代的鸡冠壶等;第二,各种造型出现至消失的时间,即器物存在的时空范围,比如圆盘,在唐、宋、元时期都比较常见,但桃形和双桃形的盒器则仅见于唐代,而八曲长杯主要流行于魏晋时期至唐,以后则很少见。

3.纹饰,依据纹饰判断年代,主要掌握三点:第一,各时代或地区所特有的某种纹饰,如摩竭纹只见于唐代与辽代,其他时代均不见;第二,同一纹饰在不同时代的不同特点,如唐代的龙,一般以单个出现,为三爪形象,较为朴实,而明代的龙多成对出现,为山龙赶珠,极富神异凶悍的神采。又如唐代的凤,有的像长尾鸟,有的像孔雀,与飞禽悬殊不大,明代的凤则身体卷曲,形象凶狠;第三,参考同时期其他材质器物上的纹饰,由于受特定时代风格的氛围限制,在纹饰上往往表现出相似或相同的特点,如战国时期的金盏,其上的蟠螭纹、云雷纹大量出现在同时期的青铜器及漆器上。

4.工艺,中国古代金银工艺,从商周至明清,每个时代都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并由此形成各时代的工艺特点,两汉以前早期工艺因受青铜工艺的影响,主要采用范铸工艺,两汉时期除范铸工艺外,还从西方传入了金丝抽拔及炸珠焊接等技术,魏晋至唐代青铜工艺的影响已基本消除,器物的装饰及成型主要采用捶揲和錾刻工艺,宋、元时期流行夹层技法,自秦汉以来习见的掐丝镶嵌、焊缀金珠技法几乎不见,而花丝、镶嵌主要流行于明清时期,点烧透明珐琅工艺只有清代才有。

5.铭文,经科学发掘出土的金银器物,由于有明确的墓葬年代、地层关系以及其他伴出物,其时代或时期的判断相对比较容易。而对那些非正规考古发掘发现的金银器的时代,则只能通过铭言语、造型、纹饰、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进行间接的推断(伪器不在此例中)。

铭文是断代最直接、最重要的依据之一。从中国金银器的发展看,唐代中期以前金银器上的铭文很少见。唐代中期以后,有铭文的金银器显著增多。借助铭文,不但可以比较容易地确定器物的时代,而且还可以了解器物的名称、用途、制作机构等相关信息。


 

古代金银器的收藏及市场前景分析

所谓金银器,是以贵重稀有金属黄金和白银为基本原料加工而成的器皿、饰件等,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以黄金白银作为财富的象征。正因为其稀缺性历来被皇家贵族统治阶层所垄断,金银制器不仅具有其本身的经济价值,更蕴含艺术上的审美价值,因而它不仅象征财富,更被用来作为身份、地位、权利的等级标志,宜属于贵族化的收藏,因此收藏、鉴赏金银器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不断升温,国际金银价格不断飙升,使古代金银器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但与青铜器、古瓷器、古书画、古钱币等相比,金银器的价格仍处于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尤其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银器,收藏门槛较低,做工考究的银熏炉、银手镯、长命锁等器物在2000元至5000元之间,至于做工一般的银鎏金花簪仅200元左右,银耳坠的价格不过150元。当然与银器相比,金器的价格就要高许多。几年前,在海外的拍卖市场上,就拍出了许多高价位的古代金质器皿。

一件唐代莲瓣纹双狮金花碗估价80万元人民币,2010年被上海一家拍卖公司以245万元拍出;一件唐代精美绝伦的银鎏金花骑射纹花口瓶在广州被拍出了478.5万元;一件唐代银鎏金花四天王四灵四龙方瓶拍出了550万元的高价;另一件唐代金凤纹皮囊壶在北京拍出了88万元人民币。在国际拍卖场上,2007年香港苏富比推出的一件清雍正朝金铸开光式折枝花卉纹盖壶,以529.75万港元成交。

另一枚北宋淳化元宝“供养”金币,9年前在北京拍卖市场估价仅3万元,而2009年春拍仍是同一拍卖公司则拍出了30.24万元,足见藏家对此类器物的热烈追捧及潜在的升值空间和巨大的增值幅度。从上述的数字不难看出,金银器的价值高低关键在四点:其一、工艺的复杂性及精美程度。其二、宫廷御用器价值高于普通实用器。其三、器物本身所承载的历史及文化信息及内涵。其四、重量及成色也决定着一件器物的价值高低(尤其是金器)。

据资料分析统计,目前国内市场的古代金银器大部分价格还停留在10年前的水平上,而其他门类像瓷器、书画价格涨幅要高出近10倍,象牙、犀角雕件价格一路上扬,暴涨了几十倍至上百倍。

另外,当前古玩艺术品市场上也充斥着不少古代金银器的仿制品(大部分材料都不是贵重金属)以假乱真,上当受骗者不在少数,因此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古代金银器价格的提升,同时从人们的传统观念来说,它的价格不一定会随着黄金市场的价格指数波动。

因此我们说目前正处在盛世收藏及黄金市场的一个拐点,投资古代金银器当为明智之举。正应时宜,仍可以说是风险较小,将来的升值空间还很大。

下一页海外中国艺术品热度不减上一页交易发掘艺术品的“黄金”价值——访汉唐艺术品交易所董事长郑惠文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三十二期
· 水点桃花 妙笔传神——记徐亚凤的陶瓷艺术
· 探析当代艺术品定价难题
· 交易发掘艺术品的“黄金”价值——访汉唐艺术品交易所董事长郑惠文
· 浅析金银器收藏(上)
· 海外中国艺术品热度不减
· 抢“鲜” 2011年秋拍(三)
· 意大利葡萄酒收藏潜力之三
· 亿元时代下的中国书画区域博弈
· 一砂一世界——紫砂收藏家李长平的文人情怀
· 天价背后大有看头张大千拍场“粉丝”多
· JT票涨势喜人  币市再陷调整
· 探究当代艺术投资回报率——以张晓刚《血缘:大家庭一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