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应培育艺术基金会存活的土壤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8-29 13:23:34 | 出版社: 中国证券报社

2011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中比较大的看点是苏富比拍卖的尤伦斯当代艺术收藏专场,以及保利拍卖的尤伦斯夫妇委托的34件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尤伦斯基金会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收藏。应该说尤伦斯基金会的收藏对于保存和推动中国当代艺术有很积极的意义。当然尤伦斯收藏的不仅仅是中国当代艺术,他感兴趣的方面非常多元,还包括西方艺术、印度艺术等。西方像尤伦斯基金会这样赞助和支持文化艺术的基金会有很多,比如著名的古根海姆基金会、卡耐基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盖地基金会、卡地亚基金会、万宝龙基金会等等。这些基金会为西方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美国艺术基金会的历史已有100多年了。美国的艺术机构很少是“公立的”。美国政府并不直接资助或管理艺术机构,而是允许民众通过艺术基金会自主经营艺术机构。美国几乎所有非盈利的艺术机构都由艺术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美国的企业基金会为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里面包括大通银行基金会、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鲁斯基金会、诺顿基金会等,都是大财团成立的基金会,规模非常庞大,为艺术探索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美国的企业基金会之所以这么繁荣,主要是由于三点原因:一是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基金会而减免税收;二是企业可以通过反哺社会而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美国具备相应的社会舆论环境;三是由于政府的支持,美国成立基金会是非常容易的,几乎任何人都可以成立基金会。而且美国有一些服务于基金会的中介性的咨询机构,会告诉你应该如何运作基金会。

美国另外一种重要的推动艺术发展的基金会是私募艺术基金会,私募艺术基金会主要是由知名艺术家成立的基金会,比如安迪·沃霍尔基金会。这类私募基金会不像企业基金会所关注的范围那么广泛,每个私募基金一般会自始至终地关注艺术领域的某个方面,也就是说私募基金会的关注点更加集中,尤其是对艺术的源头——艺术创作者的创作支持,所以私募艺术基金会对于艺术的发展实际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应该说,美国的艺术基金会非常成熟了,能够从艺术的各方面支持艺术的发展。

法国基金会的历史也比较悠久,但半数的基金会是在近年发展起来的,法国国家对慈善行业和税收所采取的宽容政策,使法国能够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建立了一些新的基金会。法国近年在税收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免税的额度从60%增加到75%。企业出资成立基金会可以获得60%的减税待遇,个人则可以获得66%~75%的减税待遇,目前为止法国的基金会已经发展到2000多个。和中国很多的基金会不同的是,法国绝大多数的基金会对文化或者艺术领域都有涉及,此外还有专门针对艺术领域工作的艺术基金会。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法国非常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为此设立了很多艺术基金会,就是在法国偏僻的农村,你仍然能够看到十五六世纪的艺术创作被保存得很好。

英国也有许多支持艺术的基金会,比如红楼基金会虽然是一个私募基金会,但做了很多推动艺术发展的事情,自建立起,红楼基金会便举办一系列的讲座,定期特展,后来又开发了两个艺术项目:“红楼艺术奖”和“建立桥梁项目”。红楼基金会还在欧洲范围内资助并联合制作了诸多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大型展览,包括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以及第十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等重要的国际艺术大展,红楼基金会主席郭尼·克莱特认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与缝隙非常明显,解决文化差异最积极和最有意义的方式只有通过面对面的对话,不断地积极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支持中国的艺术家到国外去和外国的艺术家到中国来。这是一种非常开放的对待文化的态度。此外,英国还有大维德艺术基金会、柯罗默中国当代艺术基金会等重要的国际艺术基金会。

因为如前所述的税收减免、社会环境、政府支持、慈善发展、文化开放等因素影响,西方艺术基金会的发展才非常繁荣,而中国的艺术基金会发展缓慢,时间是一个重要因素,毕竟我们的艺术基金会只有不到30年的时间,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中国的社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适合艺术基金会存活的土壤。2004年,国家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的出台意在鼓励非公募基金会的成立。也有一些企业成立基金会,但这些企业的基金会多把视线更多地投向扶贫、慈善、教育等方面。应该说,中国社会还没有发展到大众关注艺术的阶段,所以,企业的基金会去做扶贫、慈善、教育等方面的事情,大众比较容易理解,对于企业形象的宣传力度会更大一些。如果基金会资助艺术的探索和发展,受众的范围相对狭窄,在中国,艺术还远没有真正进入到大众的内心。

另外,政府没有切实地加大税收减免的力度以及对艺术基金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真正诱人的便利条件,即使是非常有威望的吴作人、李可染、黄胄这样的基金会,最初创立的时候也是经历了些许波折,这也是基金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下一页生肖邮票扛大旗 邮市炎夏涌热浪上一页书画易得 佳纸难求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二十八期
· 走出乱象,完善艺术品产权交易机制——访湖南省文化厅厅长周用金
· 战国两汉漆器 下
· 寿山石面面观
· 天价珐琅彩瓷的秘密
· 解读享受型收藏——访钱币收藏家储侠
· 书画易得 佳纸难求
· 中国应培育艺术基金会存活的土壤
· 生肖邮票扛大旗 邮市炎夏涌热浪
· 《华祝三多图》引领“海派”绘画的上升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