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图案密码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字符号图案,距今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而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只有2000多年,但“”字符号当时已在马家窑彩陶的远古艺术中出现。“”字符号的雏形类似鸟的头尾和两只飞动的翅膀,王志安进行了大胆猜想,认为这个图案应该是鸟。彩陶上的整体图形类似太阳,王志安认为远古人不理解太阳周而复始的“运动”,他们的概念中,是鸟在带着太阳“飞”,即是远古人思维中的太阳鸟。他们希望太阳能永久性带来光明、温暖、安乐、幸福,进而形成了对太阳的崇拜。古人以极强的创造力,把图案加以抽象、归纳后变成现在的“”字符号。同时,符号本身很像转动的风铃,古人显然把太阳“轮回”的概念加入其中,恰好与佛教的轮回转生概念相一致。甘肃的不同区域都发现了“”字符号,说明远古人的迁徙很频繁,或许佛教的源起还需要作更多考证。 另有一些陶器上“”字符号和女阴图案相邻并对称放置。女阴代表当时的生殖崇拜,象征生命的开始,有阴的含义;人的生命终结后灵魂归天,以“”字符号表达阳的含义。王志安认为,古人将女阴符号和“”字符号并置在彩陶上,他们已在思考“人从何处来,到哪里去”的问题。这也是古人“阴、阳”的原始哲学思维,是对人生和世界的规律性原始探索。这个观点提出后,得到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导师陈望衡、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导师李曙华的认同。博物馆里还有很多珍贵器物,如4300多年历史的“播种人”,60多公分高的马家窑水纹精美彩陶等,都有着很高的文化及收藏价值。 发展前景广阔 博物馆的创建是王志安个人情结所致,“彩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意义重大。要把彩陶保护好防止文化流失。东方民族具有强大的文化根基,西方近代在商业资本文明方面走在我们前面,但不代表文化的总体性。我们有强大的5000年文化做支撑,要找回自己的文化源头,坚定民族自信心”。 他庆幸,彩陶文化推广得不错,2006年,央视“探索与发现”栏目曾做过6集的彩陶纪录片《神秘的中国彩陶》,王志安作为主讲解读了彩陶纹饰。随后山东、甘肃等省电视台也邀请他录制彩陶节目。其博物馆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在博物馆的运营模式上,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民办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的王志安,赞同博物馆和旅游相结合,开发相应衍生品创造经济效益,改善私人博物馆的生存困境。目前,虽没有直接效益,但间接效益不可小觑。四川、浙江、江苏、广西等省区纷纷邀请王志安前往讲学、交流。随着其个人影响力的逐渐扩大、博物馆知名度不断提高以及创新的研究成果被广泛认同和推广,王志安确信今后各方面环境会变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