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美神的又一次演变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2-14 18:28:50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安格尔《泉》


安格尔《维纳斯的诞生》

18世纪的这种奢靡的倾向,一直到19世纪初的拿破仑时代,新的神性又统辖法国的时候才明显改观。这段时间,由罗马兴起的又一股追慕古典的风潮,很自然地与当时法国的社会观念相融合,并迅速扫除了原有纤弱甜俗的余风。一种雄壮的、高贵的,但又不免于夸张的、冷漠的形式化的趣味又出现了。大卫的《战神被维纳斯解除武器》中,直线、庄严代替了以往的婉丽、放逸。到了安格尔的手下,更使之达到了一种僵化的程度。他不但摈弃18世纪的柔媚,也贬斥17世纪的豪奢,甚至指摘鲁本斯“给人的感觉是卖肉的,在他的观念里,首先是新鲜的肉,而全面的布局配置,则简直是肉铺。”于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标志着新一代的时尚的维纳斯又诞生了——安格尔的《维纳斯的诞生》,又回到了古典的站立的格式。画面中的女神,刚刚从海水泡沫中诞生。她重心落在左腿上,右臂高举过头,两手正在梳理着那头浓密的金发。看得出,这是在追求古典雕塑的效果,严谨、肃穆,非常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物的立体感和肌肤的质感。虽然在色彩感情上未免过于理性,但表现少女体形的那条优美曲线,烘托环境的那群可爱的小天使,却使画面增加了不少的生气。一种古典的模式,又被人们反复地套用。安格尔自己,就曾以《维纳斯的诞生》为原本,苦心琢磨、反复推敲几十年,又画了一幅几乎与《维纳斯的诞生》一样的《泉》。在少女健康丰腴的体态上,洋溢着生命和青春的活力。这种自然美与理想美的统一,正是19世纪女性柔美的典范。一种古典的、纯净的美的追求,又在法国风行一时。准确、均衡,严密的综合,有如瓷器般的光滑冰冷,又道出了一个个性受压抑的时代心境。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历史又出现了新的转变。这时候的维纳斯形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是神或是人的趣味推敲了。人们渐渐把这往日时兴的问题抛弃,而开始追求一种非现实的趣味。罗丹1885年作的铜雕《梳洗的维纳斯》已经露出了变化的端倪。她是一个当代的摩登少女——双腿并拢跪于地上,两手梳理着自己的头发。略往后倾的姿态使人物相当富于官能美。然而,不止于此,在这个美丽女郎的裸露身躯上,作者更为注重的是对雕像光色感觉的捕捉。到布德尔1924年作的《维纳斯的诞生》和顿根1935年作的《维纳斯》,则完全是把维纳斯作为一个载体,去借以表达内心对一种纯形式的追求了。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成长起来的小爱神上一页人性的复苏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人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