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一代巨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2-14 17:50:57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米开朗琪罗《夜》

基督,是中世纪艺术的主角。基督意为救世主,耶稣出生后,他自诩基督,于是基督教中又有所谓上帝、基督、耶稣三位一体。中世纪表现基督,一般都是钉在十字架上,或者刚刚从十字架上放下来的情景。人物形象瘦骨嶙峋,面色惨白,腰间围一小块布。文艺复兴以后,虽然表现形式较为自由多样,但也未见裸体形象出现。1519年至152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马利亚教堂制作了大理石雕刻《基督立像》,打破了传统的模式。不但表现为裸体,同时还揉进了古典艺术的因素,使之呈示为世俗人物的形象。耶稣传播基督教义,罗马统治者对他恨之入骨。后来因叛徒犹大出卖,耶稣被捕,结果让罗马总督彼拉多以种种假罪证判处极刑而钉死于十字架上。十字架是古罗马帝国的残酷刑具,当时一般只用于处死奴隶和无公民权的犯人。后来因耶稣的遇难而使之成了基督教信仰的标志。西方文化中也常以十字架作苦难的象征。米开朗琪罗的基督立像塑成基督双手抱着一个十字架,上半身向右,头部朝左,整个形体出现了古典雕刻中所常见的和谐曲线。人物不再像以前那样形容枯槁,他英俊而慈祥,一双温厚的眸子显出一种梦幻般的神色,嘴角上还出现一丝笑意。这个基督,自然不是被钉上十字架的基督,而且,那个被抱着的十字架的横梁很短,显然只是一个宗教的象征。艺术家在这里要塑造的是一个完美和谐的人体,借着这个人、神的象征,把基督教的信仰与古典思想结合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最高理想很好地表达出来了。作品的问世得到了同时代人的赞誉。艺术家、作者的友人赛巴斯提亚诺•代•比翁波曾说:“这个膝盖的价值大于罗马全城。”1535年至1541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西斯廷礼拜堂绘制的壁画《最后的审判》中,基督的形象也是一位年轻、雄壮的裸体男子。《最后的审判》(也译《末日的审判》)是《新约•启示录》中所描述的内容,其中大胆地揭露了罗马帝国的野蛮压迫,以宗教的虔诚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帝国和内奸的统治。其中还预言了全世界将进行一次最后的审判,凡名字没有列在生命册上的都被抛入火湖,死亡和阴间也同样被扔进火湖。最后,理想的社会在人间出现。西斯廷礼拜堂壁画中的基督,面部表情威严。从比例上看,他的体形显然夸张了许多:上身宽厚,手臂粗壮;左手举于胸前,右手高扬过头;两手配合,做出了一个果断的姿势,充分地体现了一个执行报应、判决生死的最高裁判者的气概。这种厚重有力的裸体基督形象的出现,是由米开朗琪罗开始的,而且还经历了一番周折。由于敌对者的中伤和怂恿,教皇差另一画家为裸体人物加上了遮羞的飘带,使《最后的审判》因此而遭受破坏,不过,幸好这种破坏尚未根本影响那种雄强壮阔的男性伟力的表现。


米开朗琪罗《暮》

 

1  2  3  4  


下一页沉思的英雄上一页甘受折磨的圣女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人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