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赝品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0-27 13:43:15 | 出版社: 中国证券报社

赝品指以假乱真的艺术品,在直觉上同真品很难区别。它们或用于牟利,或用于馈赠,或用于炫耀。艺坛学子和名家往往有临摹古代书画或仿制古玩的爱好,如米芾临《中秋帖》,仇英、张大千临《清明上河图》。这类用于练习的摹本和仿品不在赝品之列,不过一旦作为商品或礼物并号称真迹时,就成了赝品。

赝品充斥着国内外艺术品市场,由于真假难分,防不胜防,致使收藏活动充满了陷阱。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一件被视为赝品的拉斐尔油画,近期被鉴定为真迹,价值高达2500万英镑。作品本身没有变化,身价却翻了一万倍左右,这就是真品与赝品的差别,也是制作赝品的利益驱动力。即便是赝品,如果临摹的是名家名作,也可能会获得暴利。2007年,一幅出价1000英磅的伦勃朗自画像赝品在英国拍卖,众多竞拍者在卖家声明是赝品的情况下竞相喊价,匪夷所思地以220万英磅落槌。此画雪藏若干年后再抛出,会有更愚昧或更精明的人自愿上钩。

中国工艺赝品可以追溯到周代。《韩非子》记录过一个故事,说是齐国讨伐鲁国,胁迫鲁人交出谗鼎。鲁人交出的鼎声称是真品,齐人判定为赝品,双方各持已见,最后不得不请负责礼乐的官员进行鉴别。宋元明清都是书画、陶瓷、青铜器、玉器作伪的高峰时期。秦始皇的传国玺在五代或北朝失踪,然而仿制品却屡屡现身,不绝于史。直到乾隆皇帝即位,才将伪造的传国玺剔除。2009年,乾隆皇帝“八徵耄念之宝”玉玺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40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出。这枚玉玺一直藏在北京故宫,何以在伦敦拍卖?奇怪。

古代赝品的作用不全是负面的,它具有传播功能。不仅传世的王羲之《兰亭序》和顾恺之《洛神赋图》都是宋代摹本,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历代帝王图》,有人考证也都是宋人手迹。由于传播手段的空缺,许多私家收藏的古代杰作被埋没了。荆门包山楚墓出土的漆奁画,画面柳树随风飘荡。由于奁盒藏在深闺,无人知晓,艺术家的匠心被埋没了几百年之后,才重新出现树枝随风飘荡的画法。唐宋时期的名作流传到明末,经眼的画家只有几十人。这使得古代书画不容易及时地产生影响,因而摹本的作用不能低估。即便临摹走样,只要有品位便有价值。一些人认为,传世的《兰亭序》不仅不是王羲之的原作,甚至不是王羲之的书风。有关争论差不多已经变得无所谓了,有所谓的是其秀美书风既成事实地影响了中国书坛一千多年。宋代以前的名家字画,很多都是借助仿品和赝品来支撑的。正是有了仿品和赝品,扩大艺术的传承面才成为可能,古代书画艺术才不会失之于抽象飘渺。在国外,这种情形同样存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伦勃朗展厅,有不少平庸的画面是代笔或摹本。其作用在于补壁,让不懂油画的观众在展馆拥挤的时候都有看的对象。

当下,中国的山寨文化同古代偷偷摸摸的造假活动相比,已经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连高科技也进入了造假行业。比如仿制的陶瓷经X光照射,每秒钟能将釉面老化程度提高二百年左右,以致业内人士认为而今的赝品连神仙都识不破。据调查,当今从事古玩书画买卖的生意,利润已经远远超过了贩卖毒品和军火。古玩书画市场的真品,有人认为只占5%,有人认为只占1%,有人认为只占万分之一。另一方面,真假难辨的高仿品越来越多。洛阳孟津县村民高水旺制作的高仿唐三彩俑,连国家级专家乃至仪器都分不清是真是假。高水旺因而当选为中国文物学会理事,获得“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在人们赞扬其杰出技艺的同时,不能不反问一句:在传承技艺的同时,这种批量生产的仿制工艺,该如何有效地避免成为无良商人而敛财的工具呢?

艺术界赝品的泛滥,既同艺术品价格高得离谱有关,又同中国人热衷于向后看的文化观有关。尽管三十年来朝野都在主张创新,但却抑制不了模仿古人和他人的积习。为什么画家宁愿耗费毕生精力去画假画和造仿品,而不去创作属于自己的艺术?这表明艺术的奖励机制出了问题。赝品泛滥的背后原因是一团乱麻的社会问题,比如,中国各类美院的学生,每届总数不下3万,八成以上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即便怀有高超的技术,能够变成职业画家的百不见一,参与制作赝品在理论上是他们谋生的一条出路。附会名家的赝品常常是行贿受贿的证据,好事者和暴发户是这类赝品的收藏者。对好事者和暴发户进行专业启蒙教育是一件难事,而根治行贿受贿的社会弊病则难上加难,因而赝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难杜绝。

输入“古玩打假”,在百度上搜索有13.6万篇相关网页,在谷歌上有31.4万条结果;输入“书画赝品”,百度有104万篇,谷歌有454万条。尽管中国人抵制了至少两千多年的造假作风,呈现的却是不断上升的态势,而今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中国收藏爱好者据统计有7000万之多,他们大都冲着“粮油一分利,百货十分利,珠宝百分利,古玩千分利”的信条在从事收藏,同时认可古玩字画不打假的行规。当一种非正常现象成为正常现象的时候,所有的说教都会失去意义。

下一页影像:海外艺术收藏的新宠上一页新进藏家:火热行情下如何面对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六期
· “白玉圆玺”3年增值4000万
· 从“月光宝盒”珍藏 看广东民间收藏 ——访广东省博物馆馆长肖洽龙
· 期待中国艺术品10亿元时代——访收藏家唐炬
· 投资艺术品基金不能“雾里看花”
· 歇夏期邮市逆势逞强
· 新进藏家:火热行情下如何面对
· 赝品论
· 影像:海外艺术收藏的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