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香港,维多利亚港畔盛放的是一年一度的艺术盛会。 国际会议中心的旧翼里同往年一样依旧是佳士得春季拍卖及预展。……转弯下到会展中心新翼,香槟美酒、雕塑装置间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正是香港国际艺术展同时间举行。 来往间,许多熟悉的面孔,步履匆匆,略问候下就各自走开,奔着自己本季的心爱和期冀去了。 尽管香港国际艺术展仅仅举办了3届,但活力四射,生命力强劲。 自2009年春季当代艺术开始经历大幅度的调整,全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博览会都交易惨淡,国际大画廊纷纷瘦身,紧缩预算,撤出艺术博览会。时隔1年,在今年的香港国际艺术展现场,大牌画廊高古轩(Gagosian Gallery),Lisson Gallery,白立方(White Cube),亚洲重量级画廊香港Hanart TZ Gallery、Scai the Bathhouse等又纷纷回来了!官方发布显示博览会吸引来自29个国家及地区共155家画廊参展,展过千余名艺术家的作品,总参观人数高达46,115人次,较2009年增加65%。 艺术博览会作为艺术生态中最重要的交易平台之一,参加人数,收藏家出席和交易量都是硬指标。显然此次香港艺术博览会交了相当漂亮的答卷:Damien Hirst 首次在华展出的甲醛作品,The Inescapable Truth (2005)由白立方画廊以175万英镑卖出。 张晓刚作品《绿墙-夫妇》由北京佩斯画廊(Pace Beijing)以100万美元售出。Galerie Lelong 画廊以75万美元售出Sean Scully的作品More Light (1988)。Anish Kapoor作品Untitled (2010) 由Lisson 画廊以55万英镑成交。Marianne Boesky 画廊以35万美元售出奈良美智(Nara Yoshimoto)作品Rock’n Roll the Roll (2009)……可见由顶级画廊代理的国际一线艺术家的价格进入了合理的价格通道,自然就会受到藏家的积极追捧。 与伦敦时髦、前卫、冲劲十足的Frieze艺术博览会相比,香港国际艺术展俨然是亚洲版的Frieze: 仅3届就人气旺、口碑好、快速超越北京、上海、东京、首尔等地的其它艺术博览会。背靠香港这个全球艺术品交易的免税港和东西交融的文化背景,香港国际艺术展的商业运作十分成功,成熟的赞助商体系、高度专业的全球媒体沟通、与全球举足轻重的博物馆的紧密关系、与一线艺术家的沟通与互动和对重要藏家的号召力都令人刮目相看。 亚洲当代艺术的颓势似乎开始逐步扭转,在经历了5年价格惊心动魄的起伏后,亚洲当代艺术开始重新审视内容,整装待发,走向新长征路。(作者毕业于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长江商学院MBA,北大美学硕士,曾供职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于北京798创办当代艺术画廊, 现为自由撰稿人,独立艺术经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