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作为“从电影看:当代艺术的电影痕迹与自我建构”展览项目的台湾论坛,“一个台湾当代录像艺术的电影周末”即将在北大举行,台湾老、中、青三代影像艺术家及策划人出席,由此,此项目的展示及论坛部分将告一段落;其中所涉及到项目的所有命题,关于华人艺术历史中“创造性”的使用影像媒介作为工具及观念延伸的形态等:如叙事、文化、实验、现场等,自然有了更多可供谈论与产生争议的工作基础。 2010年,《当代艺术与投资》“史无前例”的陆续制作了三期“注目”专题,都与影像艺术的概念、命题及创作实践的讨论有关。分别是第3期的“后殖民症候”,节选自第三届广州三年展的《读本3》,集中讨论了东南亚与中东的实验电影、录像与纪录片;第4期是“从电影看”展览文献专题,集中研究及梳理内地及台湾部分;本期是特邀艺术家及评论家曹恺策划的“亚洲实验电影”,集中、及时勘察了“亚洲实验电影”的源流、现状及创作个案分析。 通过前面三个周期的工作,我们试图在国内、中文领域内发起这样的一个命题倾向,即廓划在华人艺术历史线索中的当代影像艺术家(活动影像),是如何在意识型态主导下的、资本市场主导下的影像生产中,革命性的展开“第三种电影”的艺术创作的行动,尤其是将影像生产视为社会行动与实践的利器。 事实上,这一看似“强加”于华人艺术创作系统中,在概念整理上最为摸棱两可的“影像创作”,在近二十年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已经与复杂多变的现实保持着最为紧密的关联,无论是从技术、观念或社会责任种种意识的觉醒都是如此。 在我看来,1990年代以来内地的独立纪录片、电影、与艺术家的影像创作,都共同勾勒出了一种“超艺术视觉化”的批判图景,在那些游离在传统艺术(文化)视觉中的审美习惯,及当代艺术融入全球利益分配下的制度化了的现实中,尤为“突出”且难以一言界定。影像艺术的创作,在现阶段的中国艺术史的阐释类别中很难找到其准确定位,将其笼统转化为行为表演的记录工具、或接近绘画式的视觉逻辑等都无法清晰解释,只有将其容纳进近二十年激烈的社会(文化)变革中才可以得到创作线索的某些特征。近年,“艺术家的电影”现象的大量出现,又导致一种新的影像美学的出现与旧的美学的决裂。 回到问题的起点,一本中文艺术杂志如何能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确立自己的工作定位及方向,我们同样困惑于此。 明显矛盾的是,我们一方面要解决自身工作的立场及“个人关怀”,另一方面必须要面对更为广泛的各个层次及需求的读者与受众,在当下文化现实更为迫切的一些因素下,选择前者的比例也许比后者要更大,尽管其中有明显的忽略经营、成本等所有危险的考虑。我们希望能诚恳的表达某种歉意,为我们的一意孤行与狭隘的、不成熟的立场。至于我们持续性的工作,我想是为了不断的前行而必须制造的浪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