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玻璃工厂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31 10:19:48 | 出版社: 内蒙古日报社

 

洪浩奥赫纳双年展 现场图片

奥赫纳是艺术家洪浩想象中的一个身份,洪浩经常以这个身份来进行艺术的构思。《奥赫纳双年展》是洪浩2003年以来开始做的系列作品,它是以图录和招贴的形式呈现艺术家的观念。对图录和招贴的图片选择和将它们进行新的组合是洪浩工作的兴趣所在,因为其所构成的浪漫和诗意的情绪让人遐想。通过一系列没有在现实空间中实现过的虚拟展览,这些作品也对展览机制提出了疑问。

倪海峰互惠的恋物 现场图片

“互惠的恋物”试图探索艺术与物品,艺术家与“消费者”——收藏家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个计划将是艺术家和收藏家之间的一个对话,这个对话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某收藏家的藏品,二是收藏“收藏家的人生”。作品由一段录像和36个展台构成。录像描述的是该收藏家的库房的铁门;展台上展示的是从收藏家那里搜罗来的的日常生活物品。

在当今世界,经济运行与价值形成机制并不是简单的商品化行为,而是一个使之适应于在“象征交换”领域内运作的复杂过程,其目标是生产“象征价值”,权力与文化资本。因此,用鲍德里亚的话来说,这是一种指向“恋物”的生产。同样重要的是把“象征交换”放在当今商品化的新阶段—— “文化资本主义”(Jeremy Rifkin)的语境中重新思考。在“文化资本主义”阶段,物品与其象征物象之间的关系被颠倒,物象不是产品的的再现,而产品是物象 的再现。在这种情况下,一件艺术品被简化为某种体现“象征权力”,拥有者的气质与生活方式、体制的权力,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是作者本人的威望的物象或符号。很明显,今天拜物主义与其说是对“硬件”的迷恋不如说是对“软件”——象征的迷恋。

王鲁炎 他者的预言 现场图片

“他者的预言”用投影仪将王鲁炎的收藏投影定焦在远离墙面四五米的空间中,因此投影在墙面上的藏品影象十分模糊无法识别,只有当观众进入定焦点时,王鲁炎的收藏才会清晰地投影、呈现在观众身上。随着观众的移动,王鲁炎的收藏时隐时现。在交流的语境中收藏能否出现,完全取决于他者是否进入。他者的评价和认同决定着收藏者藏品的价值和影响力,对收藏品未来价值的预言不是从收藏者角度出发而是从他者角度出发的,收藏的预言最终不是在收藏者而是在他者语境中实现的。收藏对收藏者而言几乎是一种不可视的存在,收藏者收藏的“焦距”在他者介入之前总是模糊不清,收藏已经变成一种对他者介入的期待,收藏者对收藏未来价值的预言转换成为了“他者的预言”。

1  2  3  4  


下一页为什么是布朗肖?上一页电影的皮肤:跨文化电影,涉身性,和感官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当代艺术与投资第五期
· 我不在这里。一个没有弗朗西斯•亚历斯的展览
· 非常态的城市实验-崔广宇对于日常生活的响应
· 电影的皮肤:跨文化电影,涉身性,和感官
· 玻璃工厂
· 为什么是布朗肖?
· 论坛:独立电影的发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