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两厢三番雕栏柱——老戏园的格局形制 昔日的老戏园子与今天的剧场大不相同,它们一般临街,门前竖有一个木制单门牌坊,坊额题写园名,顶部有脊形小屋檐,以防日晒雨淋。戏园子内的戏台为正方形,砖木结构,台子四角有木柱,台前两根柱子分别挂有对联,戏台正面有雕刻精致的护栏,护栏顶端装有木刻莲花或小狮子作为点缀,在戏台顶部装有垂花倒栏杆,与下面的栏杆相对称,观众座位是长桌长板凳。戏台三面都有座位,三面都有看楼。 戏楼下的正面座位与戏台垂直摆放,听戏的人面对面坐着品茗听戏,想看戏得侧身扭头。戏台两侧的座位是斜着摆放,与戏台成锐角,观众也是面对面,看戏需侧身扭头。从此也可看出当时茶园、茶楼是以品茗为主,看戏为辅,因此过去一般都说“听戏”,而很少说“看戏”。而座位区域也各有名称,楼下正面叫“池座”,楼下戏台两侧叫“两厢”,两厢后面靠墙处备有高木凳,叫“大墙”;楼上称“楼座”,前面为“包厢”,楼上戏台后两侧叫“后楼”。在后楼看戏只能看到背影,所以后楼不收费,往往是内部人员亲友看戏之处。 昔日老戏园子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在戏台对面楼下后边中间设有“弹压席”。弹压席设有一张长方桌子,桌子上立有一个牌子,上面写有“弹压席”三字。桌子上还有一个小木架,上插令箭。这是为维持园中治安而设置的,开戏后士兵全副武装入座,园方奉上茶点,逢年过节还送红包,以求官方多多照应。 旧戏园子的这种格局到民国时期才逐渐被打破,而广和楼一直延续到上世纪20年代。 清代至民国初期,戏园子大门外还贴有海报,上写某戏班、某演员演出,但是上面没有具体剧目,上演什么剧目全看道具。每天将戏中的代表性道具摆在戏园子大门外,戏迷一看便知道当天的主要戏码了。每日的戏单,开始是木刻印在黄纸上,收费很低。后来,改为石刻印在粉红纸上。铅印的戏单则是上个世纪20年代以后出现的。 清代戏园子的演出时间很长,达10~12个小时,不演夜戏。“茶资”多少不是以戏论价,而是按座位论价。除供应茶水外,还有另付费的小吃(黑白瓜子、盐炒小花生等)装在小盘子内。不过当时不收费,到压轴戏(倒二出)开演前后才收费。“扔热手巾把”是北京老戏园子的一大特色,也是绝活儿。跑堂的将热手巾从空中抛向观众,扔的一刹那还在口中喊:“手巾把来喽!”扔得十分准确,随时收取小费,多少随便,从不计较。 清代京师内城禁止卖戏,因此戏园子都在外城。清朝中叶时,还禁止妇女到戏园子听戏。《清稗类钞》中记载:“京师戏园向无女座。妇女欲听者,必探得堂会时,另搭女桌,始可一往,然洁身自好者,尚裹足不前也。”到光绪末年,女观众开始出现了。这是由“庚子赔款”上演“义务戏”开始的。“义务戏”开禁,但男女要分开,妇女在楼上就座。辛亥革命后,才打破了男女界限。妇女涌入戏园.也促使了京剧的发展。过去京剧行当中是以生角为主,妇女观众的加入,使旦行得以与生行平分秋色。 随着中国末代王朝的崩溃,戏园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民国元年兴建的第一舞台(位于前门外柳树井街路北),首先打破了旧戏园子的格局。观众座位变成了横排长条木椅子。舞台为椭圆形,台中央设有人工转台,并第一次使用了幕布。接着,新建的开明戏院仿外国剧场形制,观众席是一排排的单人座椅,并开始实行对号入座。此风一开,许多旧戏园也纷纷仿效改建。广和楼、广德楼和三庆园改得最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