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画颠倒过来画:进行向R模式的转换 熟悉的事物颠倒过来就会看起来不一样。我们会自动为感知到的事物指定顶部、底部和边线,并且期望看到事物象平常那样 – 即朝正确的方向放置。由于朝正确方向放置时我们能够认出熟悉的事物、说出他们的名字、并把他们归类到与我们存储的记忆和概念相符合的类别中去。 当一个图像被颠倒放置时,所有的视觉线索与已有的不符。由于得到的信号很陌生,大脑被难住了。我们可以看见形状以及光线和阴影的区域。我们并不一定拒绝看颠倒的图画,除非要求我们说出图像的名称。在那时这个任务就变得让人生气。 如果颠倒着看,就算是众所周知的面孔也让人难以认出来。例如图4-4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的照片。你能认出他来吗? 你可能必须把照片按正确的方向放置,才能看出他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那位著名的科学家。就算你知道这个人是谁,颠倒着的图像可能还是让你觉得很陌生。 倒转的朝向也会导致其他图像的识别问题(请看图4-5)。如果把自己写的字倒过来放,你也很难弄清楚到底写了些什么,即使多少年来你一直都能看懂。为了验证这个观点,找出你以前写的一些购物单或信件,然后尝试颠倒过来阅读。 一幅复杂的画作,如图4-6中颠倒过来的铁珀罗的作品,几乎无法辨认。(左边)大脑完全放弃了这项工作。 颠倒着作画 一项减少精神冲突的练习 我们将要利用左脑这项能力的缺口来帮助右脑进行暂时的掌控。 图4-7是毕加索的线条画“作曲家伊格•斯大文斯基”的复制品。这幅图是颠倒的。你将复制这幅颠倒的图像。因此你的画作也将颠倒着完成。换句话说,你将按你现在看到的这样把毕加索的作品复制出来。请看图4-8和图4-9。 你将需要: l 毕加索作品的复制品,图4-7,p58。 l 你已经削好的#2铅笔。 l 你的绘画板和遮蔽胶布。 l 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不受打扰的时间。 你需要完成: 在你开始之前:请阅读完所有这个练习的说明。 1. 如果你喜欢就放点音乐吧。当你逐渐转换到R模式,会发现音乐渐渐消失了。坐着完成这幅画,至少给你自己四十分钟的时间 – 有可能的话越多越好。更重要的是,在你完成之前绝对不要把画倒过来放。把画倒过来将会使你回到L模式,这是我们在学习体验集中的R模式状态时需要避免的。 2. 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开始 – 底部、任何一边、或顶部。大多数人趋向于从顶部开始。尝试不去弄清楚你看到的颠倒的图像是什么。不知道更好。仅仅复制那些线条就可以了。但记住:别把图画放回原来的模样! 3. 我建议你先别尝试画形状的大概轮廓,然后把各个部分“填进去。”原因是如果你画的轮廓有任何细小的差错,里面的部分将会放不进去。绘画的其中一个巨大乐趣是发现各个部分如何相互适应。因此,我建议你从一个线条画到相邻的线条、从一个空间画到相邻的空间,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作品,在作画的过程中把各个部分组合起来。 4. 如果你习惯自言自语,请只使用视觉语言,如:“这条线是这样弯的,”或“这个形状在那是弯曲的,”或“与(垂直的或水平的)纸边相比,这个角度应该这样,”等等。你千万不能说出各个部分的名称。 5. 当遇到把名称硬塞给你的部分时 – 如手(H-A-N-D-S)和脸(F-A-C-E)– 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部分的形状上。你也可以用手或手指遮住其他部分,除了你正在画的线条,然后露出下一条线。以此类推,再转到下一个部分。 6. 到了某一个阶段,画作会看起来象一幅非常有趣的,甚至是令人惊叹的拼图。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你就是在“真正地作画”了,也就是说你已经成功地转换到R模式,而且你也能清楚地看事物了。这种状态非常容易被打破。例如,如果有人来到这间房并说:“你好吗?”你的词汇系统将马上反应,你那集中的注意力也就完蛋了。 7. 你也许还会希望用另外一张纸覆盖住那幅复制品的大部分区域,随着你慢慢完成每个部分,再把下一个部分揭开。需要注意的是:我有的学生觉得这样有帮助,而有的学生认为这样是种干扰,而且尽帮倒忙。 8. 为了画好你眼前的这幅画,记住你需要知道的每件事。为了让你觉得简单,所有的信息就在那。别把这个任务复杂化了。它真的是易如反掌的一件事。 现在开始画吧。
在你完成以后: 图4-11和图4-12是同一位大学生画的两幅画。这位学生误解了我在课上教的东西并按正确的朝向把画画出来。当他第二天来上课时,给我看了他的画作并说:“我误解了。我是按普通方式把画完成的。”我要求他再画一次,这一次把画颠倒过来。他照做了,图4-12是这次的成果。 有悖于常识的是倒着画的作品比正着画的作品好的多。这位学生自己都大吃一惊。 这个难题把L模式放在一个逻辑框架中:当词汇模式退出这项任务时,如何解释突然获得的良好的绘画能力呢?那个羡慕工作顺利完成的左脑现在必须考虑被歧视的右脑善于绘画的可能性了。 由于至今还不清楚的原因,词汇系统马上就会拒绝“阅读”和命名颠倒着的图像的任务。L模式似乎在说:“我不能完成颠倒的任务。这样对颠倒的事物进行命名太难了,而且,世界也不是颠倒着的。我为什么要费力气弄清楚这些事情呢?” 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另一方面,视觉系统似乎并不在意。不管是正着放,还是倒着放,R模式都觉得很有趣,由于没有词汇模式的干扰,甚至可能会觉得倒着放更有趣。R模式不会象词汇模式那样“急着做判断”或急着进行识别和把事物命名。 你为什么要做这个练习: 因此,你需要完成这个练习的原因是为了避开两个模式的抵触 – 就象“酒杯/人脸”练习导致的那种抵触,甚至精神瘫痪。当L模式自愿放弃时,冲突就会被避免,R模式也会快速接受这个适合它的任务:画出一个感知到的形象。 了解L R的转换 倒着作画的练习揭示了两个重点。第一个要点是在你完成从L到R的认知转换后,你才会意识到自己的感觉。R模式状态下的意识与在L模式下不一样。人们能察觉其中的差异,并认识到认知的转换已经发生了。奇怪的是,人们在意识状态转换的时刻总是不知道它发生了。例如,一个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开始很警惕,然后开始做白日梦,但在两种状态发生转换时却没有意识。同样,从L到R的认知转换发生时,人们并不知道,但这种转换完成后,人们却可以会意两种状态的不同。这种会意将帮助意识控制状态的转换 – 这就是这些课程的主要目的。 第二个从这个练习中得到的要点是,你的意识在转换到R模式后使你能象有经验的艺术家那样看事物,从而画出你的感知。 现在,很明显我们不能总是把东西倒着放。你的模特不会用头来支撑身体让你作画,风景也不可能自己倒过来。那么我们的目的是教你如何在事物正放着时进行认知的转换。你将会学习艺术家们的“小把戏”:把你的注意力放在L模式无法或不想处理的视觉信息上。换句话说,你将经常向大脑提交语言系统将会拒绝的任务,从而允许R模式使用自己的能力进行绘画。接下来章节中的练习将告诉你做这个方法。 R模式的回顾 对处于R模式时的感觉进行回顾也许会有些帮助。回想一下。现在你已经完成过好几次这样的转换了 –在完成酒杯/人脸练习时可能有轻微的接触,但刚刚在画“斯大文斯基”时应该感受很强烈。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处于R模式状态时有点没有时间概念 – 你在作画时花费的时间或长或短,但你在事后核对前根本就无法知道花了多少时间。如果有人在你附近,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无法听到他们所说的话 – 实际上,你根本也不想听到?你可能听到一些声音,但你根本就不想弄清楚那些话的意思。并且你是不是觉得警醒,但同时也很放松 – 对绘画充满信心、充满兴趣、全神贯注,并且大脑非常清醒。 我的大多数学生把R模式意识形态的特征总结成以上的描述,这些描述与我作为艺术家的经历也很符合。有一位艺术家曾对我说:“当我很进入状态时,就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我觉得自己与作品合二为一:画家、作品成为一个个体。我觉得很兴奋,但又很平静 – 很爽,但一切尽在掌握中。不能完全把这形容成高兴;这更象是受到上帝的祝福。我认为这就是我一次又一次地重操旧业的原因。 R模式的状态的确令人享受,并能让你善于绘画。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优点:转换到R模式让你暂时能从以词汇和符号为主导的L模式中解脱出来,而且这是个受欢迎的调剂。那些享受可能就来自于左脑的休息,暂停它喋喋不休的运作,让它换着安静一会儿。这种对安静的L模式的向往也部分地解释了人们几个世纪以来长盛不衰的尝试,诸如冥想、以及通过自发的禁食、吸毒、吟唱、和饮酒而获得的意识形态的改变。绘画引导出了一种集中的、可持续几个小时的意识形态的改变,带来了巨大的满足。 在你读下去之前,至少再画一到两幅颠倒的画。既可以使用图4-13中的复制品,也可以自己复制一些线条画。每次你作画时,尝试有意识地感受R模式的转换,从而使你更熟悉那个模式带给你的感觉。 回忆你儿童时期的艺术作品 在下一章里我们将回顾你儿童时期作为小艺术家的发展。儿童美术作品的发展顺序与大脑的发展变化有关。在最早的阶段,婴幼儿大脑里的两个脑半球还没有对不同功能进行清楚的分工。偏侧性 – 把某个特定的功能合并到一个脑半球或另一个脑半球 – 与语言技能的获得和儿童艺术作品中的符号一起,在儿童时期慢慢得以发展。 一个人大约在十岁左右完全具备偏侧性,儿童艺术作品的冲突大概也在这个时期发生,这时符号系统开始取代感知,并干扰这些感知进行准确的绘画。大家可以推测出这些孩子可能在使用“错误”的大脑模式 – L模式 – 来完成本来适合R模式的任务,从而导致了冲突。也许他们只不过是无法找到转换成视觉模式的方法。同时,十岁时语言开始占优势,随着名称和符号压倒了立体而又整体的感知,情况更复杂了。 回顾你儿童时期的美术作品非常重要,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作为成年人来回顾你那组绘画符号是如何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发展的;重新感受当你成为青少年时完成的越来越复杂的画作;回想自己的感知和绘画技巧之间的不相称;用比你当时更宽容的眼光看自己儿时的画作;最后,把你儿时的符号系统放到一边并开始成年人的视觉表达,使用合适的大脑模式 – 右脑模式 – 完成绘画这项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