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未死——16mm电影胶片拼贴工作坊

首页>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8-02 14:15:32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主办机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合作主办: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LaborBerlin

活动时间:2011年8月4日- 8月6日

活动地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胶片未死——德国实验电影工作室LaborBerlin来京举办讲座和工作坊

现如今一切都被数字化,电影业也不例外。数码摄像机充斥市场,电脑成为剪辑作坊,数字电影大量生产。

2009年10月在柏林成立的电影工作室“LaborBerlin”却另辟蹊径。这个在柏林Wedding区开设了空间的独立、非盈利协会从创会伊始就致力于推动一种自己动手、实验性更强的电影制作方式,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一个交流经验、实践构想的平台。工作室实行会员制,定期向新会员介绍如何使用古董摄影机,并提供齐全的设备用于创作实验独立影片,此外,每个月这里还举办交流会和影片放映,供会员交流经验、互相学习。LaborBerlin也与许多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合作举办活动和展览。

2011年8月,工作室的两位德国实验电影人安雅•朵尔尼登(Anja Dornieden)和胡安•大卫•冈萨雷斯•蒙罗伊(Juan David Gonzalez Monroy)应邀来到北京举办工作坊。他们将教授参与者如何不需要电影摄影机,仅使用拼贴技术创作16毫米实验影片。无需任何电影制作基础,参与者们可以在16毫米胶片上直接操作,剪切、拼贴、粘贴、固定、将图像和文字转移到胶片片基上。每位参与者都有机会利用杂志、剪报、色片以及复印和打印的图像等制作自己的实验短片。

此外,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合作,邀请安雅和胡安举办讲座,并在第三天工作坊结束后放映LaborBerlin工作室成员的精选实验短片,同时展示此次工作坊的成果。在8月4日的讲座中,两位嘉宾将向观众介绍LaborBerlin的运作模式、发展历程、目前的活动以及在柏林艺术界的定位等。此外他们还将讲述如何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鼓励坚持使用胶片的电影人、艺术家及电影爱好者,并促进其群体不断发展壮大。

谈到支持举办此系列活动的初衷,歌德学院中国分院院长安德斯先生表示:“我们鼓励像LaborBerlin这样的集体合作、手工作坊式的艺术创作,希望这种模式可以带给中国电影人一些启发,推动独立实验电影的发展。”

 

1   2   3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