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当代艺术深陷市场泥潭 别总把责任推给“泡沫”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2-04 13:46:15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美国艺术家利希滕斯坦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家岳敏君作品《下十字架》

国当代艺术品在全球范围内遭遇市场重创,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从2012年香港苏富比秋拍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品遭海外资本抛弃的言论就已经在坊间流传开来,两个专场,共计300余件拍品,最终却只取得了3亿港币的成交额,且在当代亚洲艺术专场当中,72.55%的成交率使得整个拍卖现场因拍品不断流拍而变得难以安静。当代艺术品前途堪忧。

当代艺术品

整体低迷已成定局

不管是香港还是内地的拍卖公司,在面对艺术品市场整体调整的大环境之下,都很难“逆袭”,即便是国人向来不看好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拍卖行为,也难以改变中国当代艺术品在今天的整体低迷状态。

有专家认为,2012秋拍艺术品市场的调整将不会止于某一门类的艺术品收藏,而是对所有收藏门类的整体调整。这一说法到目前为止依旧准确。纵观目前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不管是传统书画还是当代水墨,从高古瓷器到明清家具,都呈现一种低迷的状态。在如此大环境之下,原本就根基不稳的中国当代艺术品遭遇重创,也属意料之中。

从中国当代艺术品蓬勃发展的2005年开始,内地艺术品市场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品的过度炒作和拔苗助长式的运作方式就一直存在,且长期以来成为业内人士所诟病的焦点。泡沫性的增长势必会有破裂的一天,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的短暂波动,震慑了一部分狂热的艺术品投资人,但短暂的阵痛过后,所换来的却是金融资本秋风(微博)扫落叶式的强势入驻,这使得在中国的艺术品仅经历了不足两年的冷却期,就再次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亿元时代”名号的出现以及“金融时代”的到来,都在很大程度上让曾经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中艺术品市场萧条的人错误地认为,“艺术品收藏已经发展到了足以同金融分庭抗礼的地步”。殊不知,“短、平、快”的艺术品基金完全违背了艺术品交易市场正常运作的规律,遍地开花的“文交所”更是如同镜花水月一般虚无缥缈。在这些看不到也摸不着的新型艺术品投资理财项目的引导之下,国内艺术品市场当中的“泡沫”又一次死灰复燃了。

别总把责任

推给“泡沫”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样,有艺术品拍卖的地方总会有“泡沫”出现。关于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挤“泡沫”的言论,从2005年中国当代艺术品异军突起之时就时有出现,但有意思的是,每当国内艺术品市场遭遇调整或者市场不甚景气的时候,“泡沫”总能成为所有人攻击的对象,就好像是“泡沫”自己跳出来舞舞扎扎半天,搅乱了原本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当然,明白事理的人都知道,这样的举动只是希望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为行业找一个“替罪羊”,就好比当今社会上所发生的任何违法乱纪事件都是由“临时工”造成的一样,“泡沫”也成了今天艺术品市场当中的万金油,谁用谁灵,用哪都行。

显然,本轮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不景气,也与存在于其中的“泡沫”脱不开关系,中国当代艺术品作为泡沫性增长的长期代言人,自然难逃被责的厄运。如此一来,在市场调整、资金撤出、闲钱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挤一挤中国当代艺术品当中所存在的“泡沫”也就变得顺理成章,有道是,“你挤我挤大家挤,挤挤更健康。”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