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专访策展人石冠哲——解读“超级景观”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6-11 17:33:21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艺术中国:那么图像和景观的关系是什么?

孟思特 150cm×20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石冠哲:举例来说,马晓腾的作品,我在我前言里写的是观光者的视角,实际上就是照相机式的凝视。孟思特这件作品也给我们一种老照片的感觉,80年代怀旧的感觉。电影、照片、杂志、电视内容和其他一些图像组成了一个视觉文化,是一种是当下社会的一种映射。我们每天睁开眼睛看见一些东西,但并不都能组成景观和图像。商业杂志、电视广告、海报、霓虹灯、大广告牌,从资本主义商业社会引申出来的城市景观和城市图像。这些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图像和景观。把他们提取进来,成为当下文化的一部分。其实在当下社会,图像就是景观,所以会有视觉文化一说。

 

钟飙 光州,从五月出发 100cm×250cm 布面木炭、丙烯 2008年

艺术中国:展览的“多重逻辑”怎么理解?

石冠哲:还是从两个层面,一个就是这些艺术家每个人的创作手段,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叙述方式去创作,而且这些艺术家里还分两部分人,年纪大一些的,比较成熟的,自己的风格已经确立下来了。还有一些80后的青年艺术家还在自己风格的推进过程中,这也是从两个不同的维度选取的艺术家。还有一个就是多种空间多种图像的并置。有些艺术家的作品里面会出现图中图,景中景。比如钟飙的作品,他的作品会出现一些镜框,镜框里面又会出现某个人。可能是不同时空的一个图像的并置,钟飙在研讨会上也说他的那件《七月从光州出发》的作品,只有两三个人物是真实看到的,其他的一些人物和景象都是臆想出来的。他觉得放在这里可以指向光州事件。有意思的是,这个作品画出来以后很多韩国人也认为那些臆想的图像内容就是画的光州事件。其实钟飙是在圆他绘画的一个谎言,用一些看似真实的符号说这件事。我的意思就是说第二个维度是不同的时空不同图像的压缩,合并在一个图像里,形成一个多重的逻辑。

艺术中国:多重图像的审美意义在哪里?

石冠哲:一方面还是加深了作品的可读性,不单单是一个空间,可能还照射出另一个空间。这样图像的层次就更深了。因为石家庄这些观众不像我们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的观众。如果轻易地拿那种抽象的作品去,他们就可能看不懂,没有什么意义,甚至更疑惑。如果用那种具象的绘画,纯写实的,就太显老套。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当代艺术展览。怎么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既让当地的观众看懂,又让艺术家更好的呈现自己,同时让我们请的那些批评家有更好的切入点,有的放矢。这是我们在选题和选择参展艺术家,以及考虑展览可落地程度时不可忽视的问题。从策展人角度来看,我们希望观众能有更多自我解读的途径。我在展览现场看到一个观众在看马堡中的作品《在路上/毛主席去安源的60次碰面》。这幅画背景上很多小字,都是60年代以来的中外政治口号。有些观众就会仔细地去读,觉得很有意思。他不会觉得当代艺术看不懂,他会愿意去解读这些绘画元素。这就比较有意思,形成了一种观众和作品,观众和艺术家之间的互动。我觉得这种带入感非常重要。

     1   2   3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