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光的绘画:徐冰以麻丝和纸张等物构成的中国山水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5-29 17:13:31 | 文章来源: 新京报

从正面(左图)看,徐冰的作品像一幅中国传统山水画,但是从背面(右图)看,则是用干枯植物、麻丝等现成物组成的。

从正面看,徐冰的作品像一幅中国传统山水画,但是从背面(右图)看,则是用干枯植物、麻丝等现成物组成的。

从正面(左图)看,徐冰的作品像一幅中国传统山水画,但是从背面(右图)看,则是用干枯植物、麻丝等现成物组成的。

从正面看,徐冰的作品像一幅中国传统山水画,但是从背面(右图)看,则是用干枯植物、麻丝等现成物组成的。

透过磨砂玻璃,观众可见的是东方韵味的“水墨”山水画,而画作背面则是干枯植物、麻丝、纸张、编织袋等构成,徐冰延续了10年的系列“背后的故事”近日在中间美术馆揭开了台前幕后。“背后的故事:富春山居图”研究展涵盖了徐冰大型装置《背后的故事:富春山居图》,以及过去十年间徐冰创作该系列作品的大量文献及研究资料,同时也揭示了这一系列如何创作的独门秘笈。徐冰告诉记者,这一系列其实也是“光的绘画”,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为大家提示一种新的、特殊的体验。展览将展至11月9日。

缘起

受郑板桥“依竹影画竹”启发

2004年,徐冰在柏林作驻地艺术家,并受到德国东亚美术馆做个人回顾展的邀请。徐冰称,这个美术馆在二战期间,90%的藏品被苏联红军挪到了苏联,留在博物馆的只有这些丢失艺术品的照片。他希望能结合柏林、博物馆和自己的文化历史以及展厅带有一圆展柜的特殊结构来做件作品。

没想到一次在经西班牙转机时,徐冰在机场办公区看到毛玻璃后面透出一盆植物的剪影,“它很像一幅水墨画。这一瞬间我联想到柏林东亚美术馆的展柜以及那些在异地他乡的艺术品,同时以往关于中国山水画的知识、光影的经验都在头脑中串联起来。”徐冰开始构思“背后的故事”系列。而郑板桥“依竹影画竹”的典故更是启发了徐冰这个系列创作中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材料转化、光的绘画、中国山水画的精神。郑板桥在《画竹》中写道,“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揭秘

正面看似山水画,背面则是现成物

有了创作思路后,徐冰在德国东亚美术馆的丢失作品档案中选了中国明代画家戴进的《松柏贺寿》画卷、日本16世纪画家狩野永德的山川风景画和一位佚名画家的六扇屏风绘画三件作为素材,并用独有的方式进行了“复制”。此后在国内外许多美术馆的邀请之下,徐冰陆续创作了16件“背后的故事”系列作品。

此次在中间美术馆的展览中,记者看到一楼展厅除了讲述“背后的故事”从创作之初到近十年的展出情况,徐冰也以试验稿的形式再现了他为大英博物馆制作的《背后的故事》。从作品正面看,这依然是一幅中国山水画,但当转向作品的背面时,就会发现原来这是通过干枯植物、麻丝等现成物构成的。这中间,光的调配也起到了极大作用。为此,徐冰称其为“光的绘画”。

而到了二楼,徐冰更是大方地讲起了“背后的故事”的背后秘密。他用了很多作品举例讲解了不同材料转换为中国山水画的不同笔墨效果和美学风格,类似画作中的鱼与塑料袋之间、画中的树与现实中的枯枝之间的种种关系。徐冰说,“其实艺术家就是带有手艺人的成分,(画面中)这个效果怎么出来,都是经过了很多试验。”

【关键词解读】

光的绘画

在徐冰看来,“背后的故事”实际上是一种“光的绘画”。该系列所呈现的画面也是通过对光的调配构成的。

徐冰发现光对画面和意境的表现,比任何颜料调出来的笔触都要丰富和细微,这是“光的绘画”存在的理由。然而,这种“光的绘画”不太适合表现色彩和明暗层次为基础的西方绘画,却可以表现以意象为主的中国画。“光的绘画,能出现旧有画种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和特殊的表现力,为此我们下功夫去探索,也是希望为大家提示一种新的特殊的体验。”(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