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年最重要的视觉艺术项目”
此次展览是2013年在德举办中国文化年的重要视觉艺术项目,展览由21件/组大型作品组成,展览出作品包括雕塑、装置、新媒体表演等多种形式,22位参展艺术家都是目前在中国活跃的中青年艺术家,其中还包括几位最年轻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参展作品分别位于卡塞尔市中心城区的醒目位置,由此让中国当代艺术走进西方观众的生活空间,走进卡塞尔的城市文化与记忆。
卡塞尔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成为展示中国公共艺术的理想场所。作为一座文化名城,卡塞尔以每五年举办一次的文献展而闻名世界。自1955年首次举办以来,卡塞尔文献展以极高的学术性和前瞻性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展之一,卡塞尔也成为了当代艺术朝圣者的麦加圣地。今年6月至9月,卡塞尔举办了第十三届文献展,对国际当代艺术进行一次新的审视,再次吸引国际文化界的密切关注,观众量达80万之众。本届卡塞尔文献展的一个突出特色是关注艺术的公共性,将艺术在公共环境中呈现,使其介入日常生活。卡塞尔市通过50多年历届文献展,也为城市留下了大量公共艺术作品,承载了无数关于艺术和生活的回忆。此次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展为这座具有浓郁文化象征意义的城市增添了新的艺术景观,以中国当代艺术的最新成果让西方观众了解和认识中国当代艺术特别是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由此构成一次别具特色的艺术交流与对话。
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在开幕致词中说,“这个展览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活跃发展和蓬勃生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当代艺术也呈现出多元多样的发展格局。中国艺术家特别是年轻一代艺术家的思想都非常活跃,也很敏锐,他们的艺术表达拥有完全的自由。当然,像所有今天的艺术家一样,在全球化的文化条件下,如何获得艺术创造新的灵感和新的表现方式,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中国社会的变革和现实生活的变迁,以及宽阔的国际艺术交流,为中国艺术家提供了创造了条件,这次展览的作品就展现了每位艺术家个性的观念,个性的视角和体验,还有崭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展览面貌丰富多彩,许多作品的体量巨大,十分壮观。我相信,这个展览能够成为德国人民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并且通过当代艺术了解中国当代社会的窗口。”
“跨越文化边界的对话”
与以往的国际交流展览相比,此次展览聚焦于“对话”与“交流”,以全新的视野和组织策划方式体现国际艺术交流的深度与广度,特别是在文化层面上不同国家艺术之间的对话。展览以“对话”为线索组织与策划每一个环节,以“对话”为关键词串联起作品之间的内在逻辑,这些“对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城市历史对话。卡塞尔有着悠久的城市历史,2013年是建市1100周年,此次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展也是向1100周年庆典的献礼,展览中许多作品的创作观念凸显与卡塞尔历史的对话。例如,许江的《葵园》以1000多根6米高铜铸的葵构筑起一方气势恢宏的“葵阵”,如同纪念碑般伫立在文献展主展场前的广场上,通身斑驳的“葵”,沧桑满目,让人不禁回想起卡塞尔这座城市曾经历的战争历史;邬建安的《图腾》灵感来源于中国古老的文学作品《山海经》。在这个展览中,来自《山海经》的2000多个神话人物精卫、刑天等形象,被置于卡塞尔“酒山”的上,如同显现于大自然间的一群精灵。作品展示的位置正是德国童话大师格林兄弟曾经写作的地方,由此形成东西方文学历史之间的对话。史金淞的《假山石》以中国城市里被拆掉的建筑废料为材料,通过艺术家的想象与加工,构成独特的“废墟园林”的景观,也由此回应了战争给卡塞尔这座城市留下的记忆。
二是与城市艺术和自然景观的对话。此次展览的重要特征是作品的创作观念与城市艺术和自然景观相互相映,相得益彰。之所以将这种对话作品作为展览策划的重要方面是因为卡塞尔这座城市独特的艺术与自然景观,作为世界前沿的当代艺术展览的举办城市,作为德国最中心的城市,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历届文献展留下的重要作品和多个美术馆的精彩展览,还有着悠远美丽的自然景观,由此使得作品与城市艺术和自然景观的对话成为可能。在这次展览中,管怀宾的《度园》置于第6届卡塞尔文献展豪斯·努克的参展作品《景观幻灯片》前,两件作品的并置将西方与东方观看世界的方式,特别是艺术家的观照视角作了比照,让观众在与作品的互动中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仅如此,透过刘俐蕴的《笔架山》可以看到克雷·奥登博格那件著名的《锄》,通过直接的并置展出,突出地展现了中西当代艺术创作乃至文化上的对话。此外,陈志光的《狮》被置于市政厅门前,与原有门口放置的西方狮子同台展出,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看;牟柏岩的《修》也格外引人注目,在新博物馆的墙外,一个巨型的胖人爬到梯子上偷窥美术馆,作品的内在逻辑呈现了一种微妙的中西艺术对话;陈文令的《中国风景》塑造了一种迷幻的风景,不同的形象与元素融合粘连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这组作品的造型分别来自古代的猛犸象和梅花,艺术家塑造的景观与城市的自然风景融合在一起,让人们在经过自然风景的同时也经历了艺术家创作的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