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布莱恩朱更《鲸类学》
布莱恩朱更将日常物件转化为令人叹为观止的形式,以此质疑各种塑造了我们社会现实的分类法。朱更的雕塑来自全球大量生产的消费产品,他赋予现产品以新的用途,重新合成各种能指,从而揭示它们复杂的历史文化意涵。
《鲸类学》将随处可见的白色塑料草坪椅分割并重组作为鲸鱼骨架。作品揭示出这些混杂形式中涌现的多种悖论。鲸,自身就能召唤其作为符号纷繁而交错的历史,从神话到世界文学,从远古传说到赫尔曼梅尔维尔所著的《白鲸》;鲸,也指向了游离温哥华海岸的濒危物种。《鲸类学》悬于半空,既影射了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展示遗骸的方式,也激发出一种科幻小说式的美学,桥接了史前时代与未来想象二者间的时间跨度。朱更将濒临灭绝的物种与原始文化习俗正遭遇的威胁联系起来,不仅批判了对过去时代博物馆式的再现,还批判了使这些文化异国情调化的作法。讽刺的是,这些椅子自身是石油产品,原材料在生存过程中从有机变得无机。这里它们则变化活化石,一个抗拒消亡的濒危物种。
朱更在他的众多雕塑中,从不彻底隐去作品材质的应袭关系,因此,这些雕塑的身份变动不居,作品暗藏张力:一个物,非此亦非彼。
店口馆 黄丹阳、缪文君、钟瑷、刘秀 《村民桌椅》装置
店口本是江南一个落后的农业化社区,其本地户籍人口为6.2 万人。在中国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店口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样板,其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跃居中国东部富裕省份浙江省第一,拥有6 家上市公司。
但经济的成功,并非店口的魅力所在。从一个封闭的社区崛起,店口的力量来自于其政治的开明。在店口的普通居民家里,你会见到一份《城. 店口》杂志,这份获得政府支持、但根植于民间的媒介,在当地社会扮演了意见领袖的功能;在店口的街头,你会见到村官承诺与村民诉求并列在一起的喷绘,365 张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的巨幅广告牌。深入到社区,你会感受到当地人开放而又诚恳的生活态度。
店口的灵魂在于,地方政治开明导致的人人平等、机会均等,它为本社区以及6 万外来人口,提供了一个向上流动的阶梯。强调小政府大社会,重视民意的采集,尊重民间的创造,激发民众的自治,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良性的土壤。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生活,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居民都会活得比较有个人的尊严,每个人都会慢慢的形成自我组织的共同体意识。民众与政府间的互动,民众间的自我组织渗透入店口人的生活,慢慢的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支撑着生活的发生,人也在其中获得发展,这是我们在社会成长中一直期待看到的,关乎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上海双年展店口馆项目包括《店口之美》、《城. 店口》文献、《重拍365 人物墙》、《店口人家族相册》、主题片《店口的梦想》、录像装置《村民桌椅》等。以不同方式呈现的这些艺术品,致力于重新梳理和寻找店口的文化,我们希望实现的是这样一种可能:重新以一种乡土社会的角度去理解变化中的中国社会,激活中国乡村再造的文化能量。
里尔馆 想象宫
想象宫是一个图像与想象碰撞的地方。我们本着融洽的创新和交流精神,发明制造新的形式和用途。这个八千平方米的创意产业空间里,研发着未来的原型和通讯物品。
艺术、科研和产业之间的新颖而又理想的联盟集中在一个空间,这在法国还是第一次。想象宫是一个研发中心、一个商务酒店、一个孵化器和文化展示台,所有这些不同的方面都处于平等的状态。通过把这些不同领域联结在一起,想象宫鼓励不同职能、愿望和能动性的互动。
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结合了艺术、文化、社会、经济、城市与政治等方方面面。它旨在参与重建当地悠久的工业史,继承卓越的前辈们的工作(比如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和沃霍尔的工厂),以及其他的当代项目,比如纽约的婴儿堡拱廊和波士顿麻省理工的媒体实验室,这些都是将新的信息传播技术运用到当代制作中的例子。影像游戏,新形式的电影(便携、互动的电影,等等),增强现实,动画,合成影像,3D 和实时等等,都已经处在创意产业的核心。所有这些格式都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新的地点和工具来对它们加以设计、概念化、分享和生产。想象宫旨在应对这一挑战。
想象宫是一个向公众开放共享的制造事件的设施。这一样板城市工程占地超过5 公顷,位于联合地区生态区核心的工业厂房基地上。创新的新锐公司已经进驻此地,加入了当代艺术工作室Le Fresnoy,北加莱与海峡地区图像柱,以及一系列的尖端公司,如法国在线游戏领军公司Ankama。已经有大约一千人在这里上班。未来几个月有更多的人加入。CNRS,里尔一大和三大的研究人员会加入想象宫的研究平台进行视觉研究。由于皮埃尔基尼,一位从新技术获取灵感超过二十多年的艺术家的倡导,更多的人会进驻这里。基尼现在是想象宫的首任客座艺术总监。游戏设计人员、平面设计师、网络艺术家等会被邀请到这里来,与游戏玩家、学校、研究人员和企业家等,共同为大众想象开发游戏和装置的原型和模拟,开展讨论和举办工作坊。
想象宫也是一个创意产业同大众互动的空间。因此,想象宫同创新玩家的新合同可以在如下的代码中进一步探索。
利马馆何塞卡洛斯马蒂纳德 《立体声现实环境》 装置
何塞卡洛斯马蒂纳德提案的雕塑想要发掘利马新城里那些复杂的层面;不是和全球主导混杂的拼贴,而是基于传统和集体实践的不常见但是仍坚持存在的深层文化现象,其来自于利马以外地区,但仍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独特文化、社会和政治身份在利马保留。
我们想要理解这些现象以便于解释为什么利马不只是一个大都市,还是社会- 空间信息流,是一个新的小社会过程共同存在的地方。在与这些具有强烈文化身份的空间关系中(传统正是从这个根基上生长出来的),科技可以作为认知催化剂。这个项目要展望重新混合的利马进化的信息和数据。数据基于建筑师、人类学家、统计学家、经济学家和哲学家的广泛研究,这将为用所提供的基本信息来发掘独立和全球运动如何同作为一个在建设中的文化经济社会的利马相关。
我们寻求理解并探寻的微动态信息,将以数据库逻辑的当代使用为基础。
这种互动装置是基于数据库的类别而建立的,它将是关于利马的文字与图像相互操作,以此为信息重新混合提供新的认知样式。马蒂纳德的工作是要寻求一种新型的数据库话语,以尝试了解构造利马进化的信息动态,这将使我们有机会一睹新社会的形成。小块色纸打印的数据瞬时流量,将为我们提供对象,而在创造新的社会信息流的时候,其思考则需要生产者和参与者都参与其中。
洛瓦西克的房产销售乔恩鲁本
乔恩鲁本1963 年生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1993 年毕业于加州艺术及工艺学院,现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
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上,乔恩鲁本负责的匹兹堡馆将探索一个普通匹兹堡家庭的生活和传统。
匹兹堡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西部地区,该地区老龄人口数量在全美仅次于佛罗里达州被誉为退休人士乐土的棕榈滩县。这里的遗产交易活动非常普遍,很多人把祖上一生积攒下来的全部物品都拿出来卖,然后用卖房所得来补贴家人用度。
乔恩鲁本此次为布置匹兹堡馆展览,购买了洛瓦西克(Lovasik)家族的一批物品,这户美国人家是斯洛伐克后裔,几代人一直住在匹兹堡以北几分钟车程的工业城。他们的住房由族长在1914 年(安迪沃霍尔的父亲同年从斯洛伐克迁居匹兹堡)建成,一楼是家族用来做生意的门面,曾经改装成百货店和肉铺;二楼有两间卧室。洛瓦西克家族的物品包括各类家具、一套玩具火车、一些塑制雕像、珠宝、一台洗碗机,以及一些更为私人的物品,如照相册、结婚证、个人文件和家族中一位牧师撰写的数百本宗教书籍。这些物品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穿越好几代人家族传奇故事。
“洛瓦西克的房产销售”(The Lovasik Estate Sale)是一件占据匹兹堡馆全部空间的装置艺术作品,展现了洛瓦西克原住房出售时发现和整理过的全部物品。在此次展览中,原住房中的每间屋子都开辟为独立区域,观众可以播放高品质录放机或随意翻阅相册,如同在友人家中一般,随意发掘物品。
重要的是,以现实拍卖会的形式呈现装置艺术有两大益处。观众在欣赏展览的过程中,可将住房中的物品买回家(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物品原产于中国)。随着展览的进行,装置艺术的规模会不断缩小,最后一场拍卖会将在双年展的最后一天进行。拍卖会的所得将用于创作一件反映上海日常生活的作品,并会在2013 年在匹兹堡举办的展览中展出。匹兹堡馆的创意旨在为这座美国都市留下一张独特的速写,它展现了一个家族的全部生活。同时它也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了世界一角重新分配财产的活动,这个角落乍看陌生,再看则似曾相识。正是以这种方式,匹兹堡的设计者将一户美国本地居民的物品和文化散播到展览参观者的生活和文化中,巧妙地消解了亲切和生疏之间的距离。
一个人一生缓慢积累起来的个人财产常常被视作个人内在成长的外在表现,这些财产犹如第二个体,与个人身份的关系错综复杂。“洛瓦西克的房产销售”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去世后,这个个体会发生什么?在创造价值和意义的过程中,家庭、文化和商业行为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我们人生中积累的物质如何重新分配并融入到其他人的生活中?这次销售的收入会用于2013 年将在匹兹堡举办的关于上海房产销售的续展。
伊斯坦布尔安妮卡艾里克松
绝佳之地,单频道高清晰投射录像,配备同时显示五个高清晰画面的显示屏(六分钟,不及时循环播放)
奔波于伊斯坦布尔和柏林之间的安妮卡艾里克松于2010 年在伊斯坦布尔拍摄了一部影片,片名为“绝佳之地”。“绝佳之地”指的是伊斯坦布尔市中心附近一座公园,这里是一群家猫的乐园。猫儿们闯入这片公共空间,并据为己有。然而,剧情可谓跌宕起伏,影片的焦点落在纵向发展而非横向铺陈。究竟是什么让这些猫儿在深更半夜聚集到伊斯坦布尔中心的公园呢?猫儿们有点类似于“幽灵”,暗示着共同未来的宿命无论现在还是过去;同时,这一视角也反映了现实常态和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吊诡离奇。正如艾里克松自己所说,这片“绝佳之地”依然是一块“沃土”。在这片沃土上,抗拒贵族化的立场、集体归属感和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的观念在土崩瓦解、相互碰撞,并影射各种无声的抗拒形式。
安妮卡艾里克松,瑞典艺术家,现居德国柏林。他引领了1990 年代早期将现实情境和社会干预纳入艺术空间和表演艺术领域的潮流。
(雅昌艺术网 郭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