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概念超越”新工笔文献展突破传统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7-13 10:02:43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2012年7月1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北京凯撒世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概念超越——2012新工笔文献展”在中国美术馆盛大开幕。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田黎明,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策展人杭春晓等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本次“概念超越——2012新工笔文献展”是对当代中国工笔画创作观念和视觉经验的文献性梳理,即对新工笔艺术的探索进行阶段性总结,探究作为“工笔画”的视觉形式,如何“超越概念”,指向一种崭新的文化姿态和“当代性”价值。

策展人杭春晓在《“概念超越”2012年新工笔文献展》的策展前言中写道:成为概念的“工笔画”,是一种“负担”。因为它对“技术”的强调,使观者容易忽略“绘画”的意义——观看世界的通道。在工细、严整的意向下,“工笔画”形式美成为观看中心,关乎“图像何以生成”、“认知何以呈现”等问题,却不为人重。这导致“工笔画”成为远离当下的“传统”。问题在于:它真如我们想象的“传统”吗?答案是否定的。

展览选取15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分别是陈林、崔进、高茜、杭春晖、郝量、姜吉安、金沙、雷苗、彭薇、秦艾、肖旭、徐华翎、杨宇、张见、郑庆余,共展出画作60余件。这些艺术家都保持着较为纯粹的工笔语言,其创作在视觉结构、审美意图上,与传统意义的工笔画之间有着清晰的差异。观者可从参展作品中深切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和思路,从而更好地体会作品中所传达的价值取向和语义,明确新工笔重构文化传统与今日生存体验、文化经验的表述关系,探寻新工笔的图像世界。

新工笔艺术从最初只是少数艺术家的探索性创作演变成如今这场渐趋蓬勃的艺术运动,吸引着艺术界人士更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国家级的学术科研机构,以推动艺术创作事业的繁荣发展为目标,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此次主办“概念超越——2012新工笔文献展”,既肯定了新工笔艺术对中国传统工笔画的继承与创新,更有助于明确新工笔的学术地位。通过展览梳理新工笔艺术的发展,推动工笔画乃至中国画整体创作观念与方法上“当代化”的变革,力图引导中国画创作由“技艺绘画”向“艺术表达”的转变。

杨宇《玄黄》


在展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令人“新奇”的视觉结构,不断地消解、重构我们概念中的“工笔画”边界,并带来全新的言说方式:从“自然主义”、“审美主义”等既定逻辑的言说工具,转变为“视觉”与“意图”、“观念”重新互动,并因此实现言说目标的开放。毫无疑问,这种努力使“传统”成为重新体验的通道,而非古典情怀的悼念,也因此使看似传统的画种具备了“当下”介入能力。更重要的是,创作群体内部的新作及更年轻画家的不断涌现,显现出“重新勘定边界”的努力正处于开放性、持续性的状态,仍充满了多种可能、未来,而非封闭化、样式化的“画派”。而这,无疑使得类似探索保持了一种活力,处于不断自我审视的“运动”中——试图突破传统经验的束缚,释放中国画对当下文化体验的表述能力,从而成为近年来中国画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当代化”运动。

当然,“新工笔”的“当代化”运动,也不同于习惯概念中的“当代艺术”。它并非西方艺术史逻辑中的“当代”诉求,而是发生于中国画自我逻辑的“意义”结构中——重构文化传统与今日生存体验、文化经验的表述关系。当然,如此判断不是否定它会带有“当代艺术”的影响,甚至介入“当代艺术”问题的可能,而是理论层面进行的某种“意义”归纳。但值得警惕的是:“归纳”对每个体而言,都是非完整性概括。因为个体面对问题的逻辑各自不同,经验的方式、结果都会有所差异。结果自然多元化,带有理论无法概括的丰富性。也正是基于如此原因,提出“新工笔”的“概念超越”,并非艺术风格学上的历史价值的判断,而是基于它所具有的文化“激活”功能:以视觉结构的改变,谋求“传统资源”的当代言说方式,并成为显现“传统”正在遭遇的某种“深度裂变”的文化表征。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