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艺术领域中的“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0-25 17:09:24 | 文章来源: 《批评家》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美现代建筑的成形初期曾盛行一种“国际主义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这种以“方盒子”为形式标志的建筑风格冷漠、理性,且基于一种“少就是多”、“形式跟随功能”的设计理念。当然,这种设计也源于当时社会的需求以及利用了当时最新的科技发展所提供的可能性。其显著的艺术特点是强调体积、追求对称、舍弃装饰。上世纪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可以说是现代主义建筑中“国际主义风格”的垄断时期,此风曾蔓延到世界各国,改变了世界上很多人的工作环境、家居环境,甚至改变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在这种风格的影响下,世界建筑日趋相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逐渐消退,城市建筑面貌变得越来越相似。现在,当我们走在世界各国的金融中心、购物中心、地铁系统、高速公路、医院、学校或生活小区时,如果不注意路上的人和商店招牌上的字,有时的确很难区分我们究竟身在哪个国家、哪座城市……不知道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但无可否认的事实却是:因为建筑上的“国际主义风格”是最经济、最实用的建筑样式之一,尽管其后还出现了各种新的风格,但建筑上的这种“国际主义风格”至今还在全世界不少的城市继续流行和蔓延着……

与建筑上所发生的情况相似,在当代,由于世界的全球化趋势(Globalization),在艺术领域里,一种后现代式的国际主义风格也正日渐形成。那么,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国际主义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这种“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形成的原因和条件又是什么,它是否有一个特定的模式,它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又是如何具体呈现的,这些都是目前急需探索的问题。这种对艺术构成模式和时代风格的研究就像对个性的研究一样将会对艺术家在创作中寻找自己独特的方向产生重要的影响。

“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的成因和特质

艺术上的国际主义风格是全球化时代的产物。迅猛的全球化运动使世界渐渐变成一个地球村,全球化之所以能够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得助于互联网和卫星传播手段的发展和普及,是以网络、卫星为主导的新科技使信息跨越了地域、国家等地理因素的限制,使世界各地的信息传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密度和广度。可以说,是后现代国际社会的科技发展和人文环境使得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而这种信息内容的同时性共享和各国人民生活环境和精神资源的相似性又拓展了文化流通的规模并增加了文化交流的深度。随着互联网的日趋普及,各国人民生活环境的日渐相似,世界各国经济的日益紧密甚至逐渐的一体化,各族裔所接触到的文化信息越来越相似,各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资源不断地相互影响,一种国际性的文化体系亦不可避免地正日渐形成,这也许就是我们当前所感受到的“后现代的全球意识” ①。在这种情况下,不难想象,曾经在建筑界出现的情形——一种“国际主义风格”亦势必会在艺术领域里形成,因为,生活方式、教育体制、文化信息、宗教信仰、哲学理念和科技发展势必会深刻影响到世界各国的视觉艺术语言的发展。在此,我们暂且把这样一种在全球化后现代社会形成的艺术潮流称之为“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

“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的模式与呈现

在艺术领域里,这种“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又有什么更具体的特性呢?存在某种特定的模式吗?尽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要明确地指出艺术上的这种“后现代国际主义”的具体风格还为时尚早。但是,现阶段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窥见其构成模式的雏形。那么,“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的可能模式是怎样的呢,在这里,我拟通过一些艺术家的具体例子来加以探讨。

尽管从理论上来看,“后现代性”的核心之一是“多元主义”,是以各族裔的本土文化取代以欧洲为中心的现代性,② 但实际上,这种“后现代性”还是以欧美艺术的“现代性”为基础的,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上渗入了一些其它族裔的艺术语言和当今社会的某些新元素以形成新的框架。它既不能直接地挪用(appropriation)各民族的传统艺术,又必须力图超越将几种不同民族的艺术作简单的并置(juxtaposition),而且,其最终的呈现方式更不能脱离国际主流文化大势的轨迹。在这种情况下,我以为,这样一个在主流文化的框架上加入一些民族色彩的方式正是当今国际艺术日渐形成的所谓超民族的“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的模式之一。显然,从它的命名中我们就可以窥见其所蕴含的几个方面的特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超民族国际主义。它应该是这三者的综合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以论述。

其一,从作品的构成形式(图式)上看,“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与现代主义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知道,从塞尚开始的现代主义颠覆了西方艺术从文艺复兴开始建立起来的三维空间幻像的表现,强调空间处理上的平面化和复杂性。毕加索的立体派把这种图式推进了一步,而以波洛克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又是在他们的基础上成就了构图的溢满性(overall)。显然,“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的图式正是在现代主义艺术的这种形式框架上建立起来的,在图式上往往具有现代主义艺术的众多特征。

其二,从作品的媒材和创作手法上看,“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具有更多的时代特点:媒材显得更加丰富多样,各种媒材的组合更加自由,而艺术种类的边界也十分模糊,数码技术从各方面介入艺术创作。这是一个多媒体和综合媒体的时代,其风格也许还是各种媒材的对比或矛盾的统一体。当然,这种对比与矛盾的本身也是“后现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

其三,从创作主题上来看,与现代主义相比,后现代主义作品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身边发生的各种事件,往往结合了艺术家本人的多种生活经历和特定的文化背景,而且对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理念、不同族群之间的碰撞与矛盾特别敏感,时刻关怀着人类急需面对的共同挑战,如自然灾害、环境污染、性别歧视、种族纷争、恐怖主义、宗教战争等等。

其四,“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的超民族性源于社会的全球化,源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和不可分割性。后现代的社会日趋多元,其特质之一是多元共存,是各族群和族群文化的对话、碰撞、争斗而最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某种合作、交融,以及矛盾的平衡与统一,而这种世界范围的同一性趋势的结果往往弱化了单个的民族性以走向跨民族性,形成了在主流文化框架下建立起来的跨民族的、超民族的国际主义风格。

在论述了“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的特点之后,我想通过一些例子来检视这种风格在不同艺术家身上的具体体现。可以说,他们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上一节所论述的各种元素的组合以及不同的组合方式。必须强调的是,我们特别关注的是每种结合方式的最终综合效果而不是它的元素。假如把最终的整体拆散为元素就很容易把问题简单化,正如西方现代美学中的完形心理学美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所指出的那样“整体大于其部分的总和”(“The whole is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在此,我们必须强调其最终效果的整体性。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