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后现代与当代中国的装置艺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8-07-08 12:22:58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装置艺术是自1910年马赛尔·杜尚(Marcel Duchamp )的现成品艺术以来不断演进、几乎可称主流性的当代艺术样式之一。中国自80年代中期部分前卫艺术家掀起装置艺术热以来,几经波折而持续未绝。进入90年代,也由模仿引进转入本土创造和融入社会、自出心杼的中国化新阶段。很难仍以80年代的眼光说今日装置艺术在中国仍然是机械移植、文化超前、无法与读者沟通的洋杂耍。例如,王天德将宣纸墨染后铺陈于桌、椅、笔砚、酒瓶等的“水墨菜单”,宫林将碗碟鞋子等裱糊以旧报纸组合而成的“媒体”等作品,都有着较为明显的民间性、地域性、现代化和文化深度;而不啻为大型装置艺术的邸乃壮的“大地走红”1994年开始在许多大中城市公园巡展,旅美华人陈强主持的“黄河的渡过”综合艺术活动的各段水样陈列于山东的黄河水体工程纪念碑,这些又都佐证着装置艺术等综合艺术并非是与中国格格不入的洋摆设,而是有现实可接受度的。

  后现代:当代装置艺术存在发展的背景规范

  装置艺术最早以现成品艺术形式而萌生,其时也正是现代艺术兴起之日。然而它并没有像其他现代艺术形式一样骤然而兴,骤然而消。它在世人的责斥、不解或赞许中,在理论家们的众说纷纭的研究中发展至今,又逢后现代主义时代的降临。它跨现代后现代两个时代而不衰,无疑有着两个时代的重要特征。正如许多研究者所指出的,后现代与现代艺术有着质的一致,并非两个不同的时代,但区别毕竟是存在的。这里,我们首先探讨一下装置艺术与后现代思潮之间的对应关系。

  后现代、后现代主义迄今仍是理论界众说纷纭的问题。然而在国内外错杂不一的看法中,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大多数所谓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家和研究者都是在破除近现代思维局限的意义上谈后现代,把后现代首先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作为创造和标志不同于现代知识状况而适应于当代社会新发展特征或趋势的思潮。

  人类意识发展史上一次重大飞跃就是人开始把自身同自然相区别,意识到人的主体性地位。由此,人类就开始了从主客二分的视角阐释世界的历程,以二元对立的阐释模式作为人类把握世界整体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人与自然、理论与实践、艺术与现实、摹本与原本、幻象与真实……追求世界的统一性,崇尚理性的权威性,力求实现认知与阐释的唯一性,这就构成了现代思维状况下的现代主义决定论的模式。

  后现代主义则是对现代思想的有限思维的超越。它扬弃了把实在世界两分法的阐释方式,否定理性主义、中心主义等带有假定性或唯一性的思想样式的至上权威,着力于倡导和建立具有多元性、多样性、多重性的价值和认知多义与宽容的后现代秩序。在近现代艺术和美学中,建立在二元对立模式之上的艺术创作痕迹也很明显:模仿、再现、表现、形象思维、内容与形式、自然主义、照相写实、超现实等等的艺术思考都有主客二分的痕迹;艺术以一种高导众生之上的理想范本和能洞察“物自体”的形象俯瞰着读者;艺术家们以牧师的姿态训谕着观众,以主宰者的意识处理着作品与实在的关系。

  因此在近现代许多艺术样式中,观众与艺术、艺术与生活是泾渭分明、尊卑两清的二极。从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开始,旧的艺术权威和信条受到冲击和揶揄。后现代思想家们更从理论上解构了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没有纯粹的客观,只有通过主观的建构。因此应该抛弃意义唯一性的绝对权威,宽容存在与理解上的多元化。这种创作与理论思潮就造成了对艺术再现说、现实主义模式和艺术的对生活超然地位的动摇。这种动摇,在装置艺术中表现为对艺术与生活、艺术感受与实在世界、艺术家与作品等界限的反诘与超越。

  装置艺术的后现代特征

  装置艺术首先通过对现成品生活意象予以“错位”处理来实现这种超越。“后现代思维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将熟悉的东西陌生化,将清楚的东西模糊化,将简单的东西复杂化”[1],以破除人们思维的单一化、有限化、简单化的鉴赏模式。经过错位处理,原先现成品的意义喻指由明确变得模糊多义了,经验理性所预设的有限被超越,生活的日常感知被艺术体悟所取代。这就是说,它把观众置于对原先艺术与生活、艺术家与作品与环境的传统单向关系的反诘与背逆之中,迫使观众超脱于对作品的简单的意义接受的被迫理解状态,而进入了观众主动参与的多元多义的理解态。

  因此可以说,装置艺术通过上述二元超越,促使艺术由对传统架上艺术的关注转向对实在世界的艺术意义的再现与表现,转向关注艺术与观众与社会的对话和交流。

  装置艺术的这种转变是通过艺术家把非艺术的现成品加工利用(所谓错位化或授予)进而创造出一个主体性的实在世界来实现的。因此,装置艺术最重视媒介材料的潜在艺术表现力的选择,重视对媒介材料的艺术表现可能与这种材料原有的生活意象之间的关联。木板、铁皮、玻璃、橡胶、沙子、鞋帽衣物等媒介从工具性材料通过艺术家的艺术构想而升华为艺术性话语,成为艺术人文精神与创造精神的载体。

  无论现成品的艺术化是由于艺术家身份的“授予”,还是公共艺术场所的“惯例”处理,装置品的艺术表现的“陌生化”目的正在于此。它突破了人们惯常的有限而单向的思维框架,导向了媒介与语言、艺术与生活、主观与客观的二元超越,这在艺术创造与鉴赏上是一次新的解放。当然,这种超越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方面,如艺术与生活界限的模糊化,可能导致艺术规范的动摇与解体,降低艺术的品格,从而走向生活化或杂耍化的无艺术和非艺术。这也是需要我们予以研究的一个问题。

  在传统艺术中,艺术家是主宰,是创造者,画家与作品是单一的主仆关系,作品仅仅是工具性的表现载体。但是,在现代非架上艺术中,媒介材料不仅是艺术载体,而且本身就是艺术。在传统绘画中,谁能说画框油彩就是艺术,所以克罗齐有言:艺术即直觉。绘制工艺、材料等只是外在技术性因素。但在装置等综合状态下,艺术与绘制工艺、材料,乃至与艺术家本人有着合而为一的趋势。在装置艺术中,实在世界(材料现成品世界)成了艺术家主观建构了的艺术创造天地,艺术家成为被艺术品所规定的艺术活动部分。这是作者、作品、观众三者多向协同、多向交流、多向占有的结果;这时的作品,不仅是作者对实在世界的表现,是作者自我的外拓,而且是作者无法予以完全承担话语权威的对象。

  之所以这样,是由于装置艺术有着一些不同于传统样式的特殊性。首先是装置的材料语言媒介本身的广义性。装置所使用的往往是日用品、工业品等具有较明确生活意向喻指的材料,然而当它们经由艺术家创作处理之后,错位化的处理往往使它的所指变得模糊化了,从而超越了艺术家原先的意图局限。这样一来,艺术接受对象的主动参与性在整个艺术创意中就凸现出来了。

1   2   3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纽约艺术·北京空间
· [专稿] 杨乐中立象艺术展
· [专稿] 袁顺0计划
· [专稿] 月白——李在三个展
· [专稿]凌乱的思绪--油画联展